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齐纪 » 齐纪十 > 齐纪十 翻译

齐纪十 翻译

重光大荒落(公元501年),一年。

和皇帝

中兴元年(辛巳,公元501年)

春季正月丁酉日,东昏侯任命晋安王萧宝义担任司徒,任命建安王萧宝寅担任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乙巳日,南康王萧宝融开始称相国,宣布实行大赦;任命萧颖胄担任左长史,萧衍担任征东将军,杨公则担任湘州刺史。戊申日,萧衍率领大军从襄阳出发,留下弟弟萧伟总领府州事务,萧憺守卫襄阳城附近的堡垒,府司马庄丘黑驻守樊城。萧衍进发后,州中兵力以及物资储备空虚。魏兴太守裴师仁、齐兴太守颜憎都不服从萧衍的命令,想要率领兵马袭击襄阳,萧伟与萧憺派遣部队在始平拦截阻击,大败敌军,雍州这才得以安定。

北魏咸阳王元禧担任太尉辅政,地位在群臣之上,但是他不亲自处理政务,骄奢淫侈,贪得无厌,做了很多违法之事,宣武帝对他非常不满。元禧派自己的奴仆到领军于烈那里索要一些专为皇帝担任警卫的羽林虎贲,以便在他出入时担任护卫,于烈对来者说:“皇上正在为先帝服丧,朝廷政事都归辅政大臣掌管。我身为领军,只知道做好皇上的警卫之事,没有皇上的诏令,我不敢违背规定私自给予。”元禧的奴仆没办法,只好怅然而回。元禧不肯就此罢休,他再次派奴仆对于烈转达说:“我是皇上的叔父,身为辅政大臣,有所需求而向你提出,这与皇上的诏令有什么不同呢?”于烈严厉地回答:“于烈我不是不知道王爷身份高贵,但是您怎么能指使自己的奴仆前来索要皇上的羽林!您可以拿走于烈的脑袋,而羽林却一个也得不到。”元禧因此恼羞成怒,倚仗权力任命于烈担任恒州刺史,于烈不想到外地去,坚决推辞,而元禧不应许;于烈就声称有病躲在家中不肯出来。

于烈的儿子左中郎将于忠统领直生僻字_古文自编16773号,时常在宣武帝身边,于烈就让于忠对宣武帝说:“各位王爷专横放纵,他们的心意不可预测,应该早点将他们罢黜,而由圣上亲自临朝执政。”北海王元详也暗中把元禧的罪恶行径报告给宣武帝,并且说彭城王元勰深得人心,也不宜长久地辅佐朝政。宣武帝听了,非常赞同。

临近春季祭宗庙时,各位王公们全都聚集在宗庙的东坊斋戒。宣武帝在夜里派遣于忠去对于烈说:“明天早晨觐见皇帝,将对你有所吩咐。”第二天天刚亮,于烈就到了,宣武帝命令于烈率领直生僻字_古文自编16774号六十多人,传达圣旨召见元禧、元勰、元详三人,将他们护送到皇上的住所。元禧等三人进入光极殿,宣武帝对他们说:“元恪我虽然孤陋寡闻,忝承皇位。我患病之后,的确依仗各位叔父辅理朝政,才使我得以苟延性命,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三年了。三位叔父一再表示要归政,殷勤谦逊之意不敢拂逆,因此我如今就亲自执掌朝政吧。各位叔父暂且返回府邸,等待我另外安排。”宣武帝又对元勰说:“最近南北事务繁多,使我不能顺遂您虚静的志节。元恪我是何人,怎么胆敢长期违背先帝的敕旨?如今顺遂叔父高蹈避世的心意吧。”元勰听后,向魏主谢恩说:“陛下恭敬孝顺,仰遵先帝的诏令,准许我脱身俗务,对上成就圣明之美,对下顺遂微臣的志向,抚今思往,不禁悲喜交织。”庚戌日,宣武帝诏令元勰以王爵身份归隐府第,元禧进位为太保;元详担任大将军、录尚书事。尚书清河人张彝、邢峦觉得宣武帝对三位叔父的安置不同寻常,于是离朝出逃,逃出了洛阳城,被御史中尉、中山人甄琛弹劾,宣武帝下达诏书,严厉地斥责了他们。魏主仍让于烈担任领军,又加封他为车骑大将军,从此以后,于烈经常在皇宫内当值,国家军政大事,他都能参与其中。

宣武帝元恪当时只有十六岁,不能亲自处理断决朝廷政务,就交付给身边人办理。于是,宠幸的臣子茹皓、赵郡人王仲兴、上谷人寇猛、赵郡人赵脩、南阳人赵邕以及外戚高肇等人开始揽权用事,北魏的朝政从此逐渐衰败。赵脩尤其受到宣武帝的亲近宠爱,一月之内,屡次升迁,升到光禄卿;他每升一次官,宣武帝就亲自到他家中设宴庆祝一番,王公大臣们也都要随同道贺。

辛亥日,南齐东昏侯在南郊举行祭天仪式,实行大赦。

丁巳日,宣武帝元恪在太极前殿召见群臣,告诉他们自己要亲自处理政务的意见。壬戌日,宣武帝任命咸阳王元禧兼任太尉,广陵王元羽担任司徒。宣武帝引领元羽进入内殿,当面告诉他这一任命。但是元羽坚决推辞,说:“元勰本来就不愿意担任司徒,而陛下却勉强授予他。如今他刚刚除去这一官职,而让我代替他,一定会招来众人的议论,所以我不能担任。”于是,宣武帝任命他担任司空。

二月乙丑日,南康王萧宝融任命冠军长史王茂担任江州刺史,竟陵太守曹景宗担任郢州刺史,邵陵王萧宝攸担任荆州刺史。

甲戌日,北魏实行大赦。

壬午日,南齐东昏侯派遣羽林兵攻打雍州,宣布朝廷内外戒严。

甲申日,萧衍抵达竟陵,任命王茂、曹景宗担任前军,又派中兵参军张法安防守竟陵城。王茂等人到达汉口,诸位将领商议想要合并兵力攻打郢城,并兵分两路袭击西阳与武昌。萧衍说:“汉口河道宽不到一里,如果我们在河中前进,两岸的敌人射箭,就会箭雨交织,再说房僧寄派重兵坚守汉口,与郢城成掎角之势,互相呼应配合;如果我们出动所有军队前去,房僧寄一定会派兵断绝我军的后路,到时悔恨就来不及了。所以,不如派王茂、曹景宗的军队渡过长江,与荆州方面的军队会合,逼攻郢城;我则亲自围攻鲁山,打通沔、汉水道,使郧城、竟陵的粮食能够用船运下来,江陵与湘中的军队相继赶到后,士兵众多,粮食充足,何愁攻不下这两座城池呢?夺取天下,可以不费心力就达成了。”于是,萧衍派王茂等人领兵渡过长江,驻扎在九里。张冲派遣中兵参军陈光静出城迎战,王茂等率领部众痛击,大获全胜,陈光静战亡,张冲只好据城自守。于是,曹景宗就占领了石桥浦,军队摆开战线,一直到达加湖。

荆州方面派遣冠军将军邓元起、军主王世兴、田安之统率数千人在夏首与雍州方面的兵力会合。萧衍修筑汉口城来守护鲁山,并且命令水军主义阳人张惠绍等人在长江中巡逻阻截,以便断绝郢城、鲁山两城的信使往来。杨公则统率湘州兵力与其他军队在夏口会合。萧颖胄命令荆州方面的各路兵马全都接受杨公则的指挥调度,即使是萧颖达也同样隶属他的管辖。

南康王萧宝融的相国府商议要派人去接管湘州的事务,但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西中郎中兵参军刘坦对众人说:“湘州地方的风土人情不同一般,容易骚乱,难以取信,如果派武将去,就会侵扰、鱼肉百姓;派文官去,难免威仪不够,不能推展策略;因此,要想镇守安定湘州,军民丰衣足食,没有谁比老夫我更合适了。”于是,就任命刘坦担任辅国长史、长沙太守,执掌湘州事务。刘坦过去曾在湘州居住过,当地很多人都受过他的恩惠,迎接他到来的人在路上连续不断。刘坦到任后,选派能干的吏员分赴十个郡,发动民众运送缴纳来的米粮三十多万斛,以便资助荆州与雍州的军队,从此军需粮食不再缺乏了。

三月,萧衍派邓元起进军占据南堂西边的长江岸,田安之驻扎在城北,王世兴驻扎在曲水旧城。丁酉日,张冲病逝,骁骑将军薛元嗣与张冲的儿子张孜,以及征虏长史、江夏内史程茂共同防守郢城。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