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梁纪 » 梁纪一 > 梁纪一 翻译

梁纪一 翻译

起玄黓敦牂(公元502年),尽阏逢涒滩(公元504年),凡三年。

高祖武皇帝一

天监元年(壬午,公元502年)

春季正月,南齐和帝萧宝融派遣兼侍中席阐文等人前往建康慰劳。

大司马萧衍下令:“凡是东昏侯时不必要的开支,除了用于操习礼乐法度、修缮武器装备的,其余一概禁绝。”

戊戌日,萧衍迎宣德太后入宫,让她临朝摄政,行使皇帝的权力,萧衍停止执政。

己亥日,宣德太后任命宁朔将军萧昞监管南兖州诸军事。萧昞是萧衍堂叔的弟弟。

壬寅日,宣德太后升任萧衍为都督中外诸军事,特别准许他可以佩剑穿鞋上殿,在朝见赞拜时可以不称名。

己酉日,宣德太后任命大司马王亮担任中书监、尚书令。

当初,大司马萧衍与黄门侍郎范云、南清河太守沈约、司徒长史任昉都在竟陵王的西官邸,彼此交情甚笃,来往密切,到这时,萧衍就引见范云担任大司马谘议参军、领录事,沈约担任骠骑司马,任昉担任记室参军,遇事都让他们参与策谋商议。前任吴兴太守谢朏、国子祭酒何胤之前都弃官回家,萧衍上奏征召他们担任军谘祭酒,但是谢朏与何胤都没来就任。

大司马萧衍心中有受禅即位的志向,沈约稍稍挑明,但是萧衍没有回应;有一天,沈约又进言说:“如今与古代不同了,不可以期望人人还保持着淳古的风气。士大夫们攀龙附凤,都期望能立下尺寸功劳。如今连小孩子都知道齐朝的国运已经终结了,明公应当取而代之;而且天象预兆已经非常明显了。天意不可违背,人心不可错失。倘若天道是如此安排的,您虽然想要谦逊礼让,也是不可能办到的。”大司马萧衍说:“我正在考虑这件事。”沈约又说道:“明公起初在樊、沔兴兵举事,在那时是应该思考;而如今王业已经达成,还考虑什么呢!倘若不早点完成大业,哪怕有一人提出异议,就会使您的威德受到损害。况且人非金石,时事难测,如果您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可以仅仅把建安郡公这么一个封爵留给子孙后代啊!倘若天子回到京城,公卿们全都在列,则君臣之间的名分就已经确定了,他们就不会再生异心了,贤明的君主在上,忠心的臣子在下,哪里还会有人再与您一起当反贼呢!”大司马萧衍认为沈约说得很有道理。沈约出去之后,大司马又召来范云,向他说出自己的心思,范云的回答与沈约的意旨大略相同。大司马说:“智者所见,不谋而合。你明天早晨带着沈休文再来这里!”范云出来之后,将萧衍的话对沈约说了,沈约说:“您一定要等我!”范云答应了,但是,第二天沈约却提前去了。大司马命令他起草有关受命登基的诏书,沈约便从怀中取出早已写好的诏书以及人事安排的名单,大司马看过之后,没有作任何改动。不久,范云从外面赶来,到了殿门口,因为要等待沈约一同进入,就在寿光生僻字_古文自编15895号外徘徊,嘴中不时地发出“咄咄”的声音。沈约出来了,范云这才明白沈约赶在自己的前面进去了,就问他:“对我是如何安排的?”沈约举起手向左一指,意思是安排范云担任尚书左仆射,范云就笑着说:“与我所希望的差不多。”不久,大司马召范云进去,当着范云的面称赞沈约才智纵横,并且说:“我起兵至今已经三年了,各位功臣将领确实出了不少力气,但是帮助我成就帝业的人,只有你们俩人啊。”

甲寅日,宣德太后诏令大司马萧衍进位相国,总百揆,担任扬州牧,并封他十郡为梁公,加九锡之礼,设置梁公国的各种官员,解除录尚书的称号,依旧担任骠骑大将军。二月辛酉日,梁公萧衍方才接受诏命。

齐湘东王萧宝晊是安陆昭王萧缅的儿子,非常爱好文学。东昏侯死后,萧宝晊看到人心都归向自己,于是坐等登基。等到王珍国把东昏侯的首级送给梁公萧衍,自己被任命为太常时,萧宝晊心中就开始不安了。壬戌日,梁公声称萧宝晊反叛,把萧宝晊并同其弟弟江陵公萧宝览、汝南公萧宝宏一起杀掉。

丙寅日,宣德太后诏令梁国选任各种要职官员,全部依照朝廷的制度。于是,任命沈约担任吏部尚书兼右仆射,范云担任侍中。

梁公萧衍纳娶了东昏侯的余妃,非常妨害政事,范云有所进言,但是梁公却没有理会。范云又与侍中、领军将军王茂一起入见萧衍,范云说:“过去沛公刘邦入关,不亲近女色,这正是范增之所以敬畏他志向远大的原因。如今明公您刚刚平定建康,天下众人对您的名声非常景仰,您怎么可以沿袭那种乱身亡国的行迹,受到女色的拖累呀!”王茂也跪拜说道:“范云说得很有道理。您一定要以天下为重,不适宜将这个女人留在身边。”梁公听了,沉默无语。范云就请求萧衍把余氏赏赐给王茂,梁公认为他们的意见很对,就同意了。第二天,萧衍分别赐给范云、王茂一百万钱。

丙戌日,宣德太后诏令给梁公增封十郡,进爵为王。癸巳日,萧衍接受了诏令,并且下令将建康城内以及各府州死刑以下犯人全部赦免。

辛丑日,诛杀南齐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

梁王萧衍即将杀害南齐诸王,但是看管措施还不够严密。鄱阳王萧宝寅家中的宦官颜文智与左右心腹麻拱等人秘密谋划,在夜间挖通墙壁,把萧宝寅送出去,又在长江岸边准备了一艘小船。萧宝寅身穿黑布短衣,腰里系着一千多钱,偷偷地跑到江边。他穿着草鞋.徒步前行,致使双脚全都磨破了。天亮之后,看守的人发现萧宝寅不见了,就去追赶,萧宝寅伪装成钓鱼人,与追赶的人一起在江中并舟前行了十多里,追赶的人都没有怀疑他。等到追赶的人离开之后,萧宝寅就在西边靠岸,投奔到百姓华文荣的家中,华文荣与族人华天龙、华惠连舍弃家业,带着萧宝寅向山沟里逃遁,他们租了一头毛驴,让萧宝寅骑着,昼伏夜行,赶到了寿阳的东城。驻守在这里的北魏戍主杜元伦急忙把情况向扬州刺史任城王元澄禀报,元澄派车马侍卫迎接萧宝寅。当时,萧宝寅只有十六岁,由于徒步前行,导致面容非常憔悴,看到他的人还以为他是被掠卖来的人口。元澄以待客之礼招待萧宝寅,萧宝寅向元澄求取为皇帝服丧所穿的生麻布做的丧服,元澄派人向萧宝寅晓示了一番情理,最后只给了他为兄长服丧穿的熟麻布制的丧服。元澄带领手下的官吏们亲赴萧宝寅的住所吊丧,萧宝寅的言行表现得与居君父之丧完全一样。寿阳有很多受过南齐旧恩的故旧,都来萧宝寅处吊唁,唯独不见夏侯一族的人前来,这是因为夏侯详跟从了梁王萧衍的缘故。元澄非常器重萧宝寅。

南齐和帝萧宝融即将东归建康,他任命萧憺担任都督荆、湘等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荆州经历战争之后,公私两方在财用方面都非常匮乏,萧憺励精图治,广泛屯田,减省劳役,抚慰阵亡兵丁的家属,供应救济他们。他自认为年纪轻却居于高位,所以特别用心,对手下的官员们说:“政事倘若没有办理好,大家应该共同努力。如今我向你们开诚布公,希望你们也不要有所隐瞒!”于是人人都得以尽情施展,办事效率提高,有诉讼的民众站在一旁等待处理,很快就能得到决断,官署中没有积压的事务,荆州的士民因此非常高兴。

南齐和帝到达姑孰,丙辰日,下诏禅让皇位给梁王。

丁巳日,庐陵王萧宝源去世。

鲁阳的蛮人鲁北燕等人起兵攻打北魏颍州。

夏季四月辛酉日,宣德太后下令说:“西边的诏令已经到达,皇帝效仿前代,恭敬地把皇位禅让给梁王,明天早晨我要前往殿前,派使者恭敬地授予梁公印玺,然后返回别宫居住。”壬戌日,宣德太后发布策书,派遣兼太保、尚书令王亮等人奉送皇帝的印玺前往梁宫。丙寅日,梁王萧衍在南郊即皇帝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天监。在这一天,萧衍追赠兄长萧懿为丞相,封为长沙王,谥号宣武,依据晋代安葬安平献王的先例重新安葬了萧懿。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