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八 翻译
上章困敦(公元580年),一年。
高宗宣皇帝下之上
太建十二年(庚子,公元580年)
春季正月癸巳日,北周天元皇帝前往太庙祭祀。
戊戌日,南陈朝廷将左卫将军任忠任命为南豫州刺史,掌管沿江地区的军事防御。
乙卯日,北周向出入集市的每个人征一文钱的税。
二月丁巳日,北周天元皇帝巡幸露门学校,摆列酒食祭祀先圣先师。
戊午日,突厥派人来到北周进贡,同时迎娶千金公主。
乙丑日,北周天元皇帝改称自己所下的制书为天制,改称敕书为天敕。壬午日,北周将天元皇太后尊称为天元上皇太后,将天皇太后尊称为天元圣皇太后。癸未日,又颁布诏令将皇后杨氏与朱氏、元氏、陈氏三位皇后一律称为太皇后,将司马皇后直称为皇后。
北周行军总管杞公宇文亮,是天元皇帝的从祖堂兄。宇文亮之子西阳公宇文温的妻子尉迟氏是蜀公尉迟迥的孙女,容貌美丽,以皇族大夫妇人的身份进入朝中。天元皇帝让她喝酒,并强行奸污了她。宇文亮得知此事后,十分害怕。三月,他率军自淮南返回,军队行进到豫州时,密谋对征南行军元帅韦孝宽发动攻击,夺取他的军队,然后再将自己父辈的人推举为首领,拥兵击鼓向西进发。宇文亮的国官茹宽知道了他的谋划,事先通知了韦孝宽,韦孝宽便在暗中进行部署。一天夜里,宇文亮带领骑兵数百名对韦孝宽军营进行偷袭,未能攻克,被迫撤退。戊子日,韦孝宽率军追击,斩首宇文亮,宇文温也因受到牵连被杀。天元皇帝随即召宇文温的妻子进入后宫,册封为长贵妃。辛卯日,天元皇帝又将宇文亮的弟弟永昌公宇文椿立为杞公。
北周天元皇帝来到同州,增派承担候望车驾职责的候正、承担先行安排职责的前驱以及承担在车驾前开路职责的式道候等达三百六十重,自皇宫应门起,一直到长安北边的赤岸泽,数十里之间,幡旗连绵,遮天蔽日,音乐奏鸣。又派虎贲卫士持戟乘马,在沿途戒严,不许过往行人通行。乙未日,天元皇帝下令改称他所居住的同州宫为成天宫。庚子日,天元皇帝返回到长安。颁布诏书命令身处天台内的侍卫官吏,都要穿五色及红色、紫色、绿色衣服,用杂色作边缘装饰,命名为“品色衣”,当有重大事情发生时,可以和公服轮流穿。壬寅日,天元皇帝又颁布诏书命令宫廷内外妇人中有封号的在上朝时手中都要持笏板,到宗庙或天台朝拜时,都要像男人那样俯身跪拜。
天元皇帝想要册封五位皇后,向小宗伯狄道人辛彦之征询意见。辛彦之回答说:“皇后和天子同等尊贵,不宜册封五位。”太常博士西城人何妥说:“古时帝喾的妃子共有四位,虞舜的妃子共有两位。可见前代的皇后数目,并无成规。”天元皇帝十分高兴,就将辛彦之的官职罢免。甲辰日,天元皇帝颁布诏书说:“妇人以大地为法则,土地分五类,因此除了四位太皇后,可以另外增置一位天中太皇后。”于是将陈氏册封为天中太皇后,将尉迟妃册封为天左太皇后。天元皇帝又命令建造五座帐篷,让五位皇后分别在其中一座中居住。他又把宗庙里祭祀用的器具陈列于前,亲自拿起祝版宣读祝文,来祭告祖先。天元皇帝也经常用玄辂、夏篆、夏缦、墨车和车等五种车子乘载妇人,自己带领身边的随从徒步跟从。他还喜欢在车上倒挂活鸡,或者向车上投掷碎瓦,看着那些车上的妇女因害怕而号叫,以此为乐。
夏季四月癸亥日,尚书左仆射陆缮去世。
己巳日,北周天元皇帝前往太庙祭祀;己卯日,举行雩祭仪式求雨;壬午日,又前往仲山求雨;甲申日,回到宫中,命令京城的百姓在街巷上表演歌舞迎候。
五月癸巳日,朝廷将尚书右仆射晋安王陈伯恭任命为尚书仆射。
北周杨皇后生性温顺柔婉,不妒忌,因此受到其他四位皇后及后宫中的九嫔、侍御等人的爱戴和尊重。天元皇帝日益昏庸残暴,喜怒不定,曾经毫无缘由地责备杨皇后,想给她强加罪名。但是杨皇后举止安祥,言辞和态度没有屈服的迹象,因此天元皇帝十分生气,要赐死杨皇后,强逼他自杀。杨皇后的母亲独孤氏得到消息后,赶紧来到宫内,替杨皇后说情,叩头直到流血,杨皇后才被免除一死。
杨皇后的父亲杨坚担任大前疑之职,拥有尊崇的地位和名望。天元皇帝对他有所猜忌,有一次发怒时对杨皇后说:“我一定要让你全家灭族!”于是传令把杨坚召入宫中,对身边的侍从说:“他如果变了脸色,就立即杀死他。”杨坚到来后,神色从容,天元皇帝便没有杀他。内史上大夫郑译,与杨坚是少年时的同学,惊奇于杨坚的相貌,于是诚心结交他。杨坚已经被天元皇帝猜忌,心中很是不安,有一次在宫中的长巷内与郑译相遇,就偷偷告诉他说:“我早就想到朝廷之外镇守一方,你很清楚这一点,希望你可以为我留意这样的机会!”郑译说:“凭借您的德高望众,天下归心。我也希望有远大的前程,岂敢忘记您的托付!我很快就会启奏皇帝。”
天元皇帝打算派郑译领兵攻打南陈,郑译请求任命一人担任元帅。天元皇帝问道:“你认为什么人合适?”郑译回答说:“如果希望平定江东,不任命朝廷的懿戚重臣担任统帅,不易镇抚。请下命让随公杨坚随军同往,以寿阳总管的身份统领前线军事。”天元皇帝批准了。己丑日,天元皇帝将杨坚任命为扬州总管,命令郑译调遣军队到寿阳与杨坚会合。即将出发时,正巧杨坚突然患有脚病,结果未能成行。
甲午日夜里,天元皇帝备好车驾,来到天兴宫。乙未日,由于生病返回。小御正博陵人刘昉素来凭借狡黠谄媚受到天元皇帝的宠爱,和御正大夫颜之仪同为天元皇帝信任的人。天元皇帝把刘昉、颜之仪召到卧室,想把后事托付给他们,但由于生病而发音困难,无法说话。刘昉见静帝年幼,而杨坚是杨皇后的父亲,有显赫的名声,于是同领内史郑译、御饰大夫柳裘、内史大夫杜陵人韦谟、御正下士朝那人皇甫绩商量,将杨坚请来辅政。杨坚坚定地推辞不接受。刘昉就对他说:“您要是想干,就尽快上任;如果不想干,我就亲自去做。”杨坚这才答应,对外则宣称接受天元皇帝的诏命,让他到宫中居住侍奉疾病。柳裘是柳惔的孙子。
当天,天元皇帝去世。宫中秘不发丧。刘昉和郑译又假传诏令,让杨坚统领朝野内外的军队。颜之仪知道这并非天元皇帝的旨意,便拒绝服从。刘昉等人将诏书起草完毕并分别把自己的名字署上后,就强迫颜之仪也把名字签上,颜之仪厉声说:“主上已经归天,继承大统的皇帝尚且年幼,总理朝政的重任应当由宗室中才能杰出的人担任。现在赵王宇文招最为年长,他是宗室至亲,德行和才能也符合担当辅政重任的要求。你们各位备受朝廷大恩,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尽忠报国,怎么能够把天下的权柄交到他姓之人手中呢!我颜之仪就算死了,也绝不能对先帝的在天之灵有所欺骗。”刘昉等人明白不能使颜之仪屈从,于是代替颜之仪把名字签上,然后颁布施行。北周承担保卫京师和皇宫职责的禁卫军各支军队既然全部接到天元皇帝的诏命,就都服从杨坚的调度。
杨坚担心宗室诸王在地方反叛,便借口千金公主即将远嫁突厥,将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腾王宇文逌等五王征召入朝。杨坚索要兵符玺印,颜之仪严肃地拒绝说:“此物为天子所有,自然有掌管的人,宰相为什么要索取呢!”杨坚非常生气,命令将颜之仪拉到宫外,打算把他杀掉;然而顾及颜之仪在朝廷上下都很有声望,于是就派他到西部边疆担任郡守。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