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八 翻译 第2节
丁未日,北周为天元皇帝发丧。周静帝进入天台居住,下令将正阳宫的名称废除。静帝又宣布大赦,将修建洛阳宫的工程停止。庚戌日,周静帝下诏将阿史那太后尊称为太皇太后,将李太后尊称为太帝太后,将杨皇后尊称为皇太后,将朱皇后尊称为帝太后,陈皇后、元皇后和尉迟皇后出家为尼姑。又将汉王宇文赞任命为上柱国、右大丞相,只有虚名的尊称,实际没有管理事务的权力。同时将杨坚任命为假黄钺、左大丞相,将秦王宇文贽任命为上柱国。命令朝中官员都必须统领下属听命于左丞相。
杨坚起初接受辅政命令时,就让邗国公杨惠对御正下大夫李德林说:“朝廷赐给我总掌文武大权的命令,治理国家要承担重大的责任。我想和你共同谋划大事,你千万不要推辞。”李德林回答说:“我甘心追随您,虽死也不推辞。”杨坚非常高兴。起初,刘昉、郑译商量由杨坚担任大冢宰,郑译自己要求担任大司马,刘昉又要求出任小冢宰。杨坚私下向李德林询问说:“你说我该怎么办?”李德林说:“您应当担任大丞相、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若不这样做,就无法镇服众人之心。”等天元皇帝的丧事办完,杨坚就按照李德林说的去做了。用正阳宫作为丞相府。
当时众位官员和将帅并未全部归心于杨坚,杨坚把负责宫廷宿卫的司武上士卢贲安排在自己左右。杨坚将要到东宫去,百官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杨坚暗中命令卢贲安排宿卫禁兵,同时召见公卿大臣,对众人说:“希望得到富贵的人请追随我。”公卿大臣们窃窃私语,有的表示希望追随杨坚,有的则希望留在朝廷。这时,卢贲率领武装好的宿卫禁兵来到,公卿大臣们谁也不敢再表示想要离去。杨坚带领朝中官员们走出宫廷东门崇阳门,到达东宫,守门的禁兵却不允许杨坚进入,卢贲上前把情况告知他们,可是禁兵仍然不肯撤离;卢贲瞪大双眼,厉声叱责他们闪开,守门禁兵于是退到一旁,杨坚得以进到东宫内。卢贲于是掌管了丞相府的警卫。卢贲是卢辩弟弟的儿子。杨坚将郑译任命为丞相府长史,将刘昉任命为司马,将李德林任命为府属。郑译、刘昉二人从此对李德林心怀怨恨。
北周内史下大夫勃海人高颎,明智敏捷,为人大度,熟习军事,智谋广博。杨坚想要请他到丞相府中任职,于是派杨惠将相邀之意转告给高颎。高颎接受了邀请,欣然说:“愿意为杨公奔走。纵使杨公未能成就大业,我也无惧灭族之祸。”杨坚于是将高颎任命为丞相府司录。
当时汉王宇文赞正在宫中居住,每天都和周静帝一同坐在帐中。刘昉就向宇文赞进献一些经过打扮的美貌歌女,宇文赞十分高兴。刘昉乘机劝宇文赞说:“大王您是先帝的弟弟,是众望所归之人。小皇帝还很年幼,怎么能担负治理天下的重任呢!只是此时先帝刚刚驾崩,人心还很纷乱。请您暂时先返回自己的府中,等到事情安定,就迎接您入宫为天子,这是万无一失的计策。”宇文赞年少,才识庸碌低下,相信了这些话,于是出宫返回府中。
杨坚将陈宣帝严苛残酷的政令革除,改为为政宽容大度。他删改旧律,制定《刑书要制》,向周静帝上奏后颁行;他还提倡俭朴,并且亲力亲行,于是得到朝廷内外的一致称赞。
杨坚在夜间召见太史中大夫庾季才,问他说:“我平庸而缺乏才干,却被赋予辅佐幼主的重任。观察天时和人事,你认为会怎样?”庾季才回答说:“天道精奥微妙,很难观察出来。我只根据人事来预测,认为符命征兆已定。就算我说天时和人事都不利于您,您难道还会仿效尧帝时代的许由,逃到箕山,在颍水边洗耳,而把天下让出来吗!”杨坚沉默了许久,然后说:“事情确实像你所说的那样。”杨坚的夫人独孤氏也对他说:“大事已经发展到这一步,骑虎难下,你就努力争取吧!”
杨坚认为相州总管尉迟迥向来地位很高,很有名望,恐怕他有异图,于是就派他的儿子魏安公尉迟惇带着诏书将尉迟迥召回京师参加天元皇帝的葬礼。壬子日,将上柱国韦孝宽任命为相州总管;又将小司徒叱列长义任命为相州刺史,先派叱列长义赶往邺城,韦孝宽紧随其后。
北周陈王宇文纯当时在齐州镇守,杨坚命令门正上士崔彭前往征召。崔彭带领两名骑兵来到齐州,就在供使者休息的传舍居住,派人将宇文纯召来。宇文纯到达后,崔彭请他让身边的侍卫随从退下,说有事需要秘密交谈,然后乘机下命令把宇文纯用枷锁住,并大声对外宣布:“陈王犯下罪行,皇帝诏令征他入朝,随从侍卫一律禁止乱动!”宇文纯身边的人全都惊愕而散去。崔彭是崔楷的孙子。
六月,赵、陈、越、代、滕等五王全部抵达长安。
庚申日,北周恢复佛、道二教。从前的和尚、道士中诚心修行的,下令恢复他们的宗教徒身份。
北周尉迟迥知道丞相杨坚将要对帝室不利,谋划起兵征讨。韦孝宽到达朝歌,尉迟迥派其部下大都督贺兰贵拿着他亲笔写的信来迎接。韦孝宽留下贺兰贵,与他谈话,根据贺兰贵的言谈话语,韦孝宽怀疑尉迟迥会有变故,于是就以生病为由缓慢而行;一面派人前往相州寻医买药,秘密侦察尉迟迥的行动。韦孝宽的侄子韦艺,当时正担任魏郡太守,尉迟迥就派韦艺去迎候韦孝宽。韦孝宽向他询问尉迟迥的情况,韦艺与尉迟迥是同党,没有对韦孝宽说出实情。韦孝宽很生气,要斩首韦艺。韦艺畏惧,就对韦孝宽说出尉迟迥的全部密谋。于是韦孝宽带着韦艺一起向西逃跑,每到一个亭驿,就赶走驿站中所有供使者换乘的传马,并对驿司说:“蜀公尉迟迥就要到了,快些准备酒宴款待。”很快,尉迟迥派仪同大将军梁子康率领骑兵数百人追赶韦孝宽,每追到一处驿站,就有丰盛的酒宴招待,又没有可以替换的传马,于是停止追赶。韦孝宽和韦艺因此得以幸免。
杨坚又命令候正破六韩裒前往邺城,对尉迟迥表明自己并无他图,同时秘密携带自己的亲笔信给相州总管府长史晋昶等人,让他们对尉迟迥起兵叛乱加以防备。尉迟迥得知这件事后,就将晋昶和破六韩裒杀掉;然后把相州文武官吏和百姓召集起来,登上城北门楼,对他们发布命令说:“杨坚仰仗皇后父亲的权势,将年幼的天子扶持,作威作福,这种不遵守臣道的做法,已经路人皆知。我与太祖文皇帝是舅甥关系,担任将与相的双重职位;先帝派我到相州镇守,本意是将国家的安危兴亡寄托在我身上。如今我要与你们共同纠集仁义勇敢的人士,来匡扶国家,庇佑百姓,你们觉得如何?”众人都服从尉迟迥的命令。尉迟迥于是以大总管自称,宣称秉承天子的旨意,设置各部门及官吏。当时赵王宇文招被朝廷征召到朝中,把最小的儿子留在了封地襄国,尉迟迥便尊立他为首领,并以其名义发布号令。
甲子日,杨坚征调北周在关中的军队,将韦孝宽任命为行军元帅,将郕公梁士彦、乐安公元谐、化政公宇文忻、濮阳公武川人宇文述、武乡公崔弘度、清河公杨素、陇西公李询等人任命为行军总管,率领军队讨伐尉迟迥。崔弘度是崔楷的孙子;李询是李穆兄长的儿子。
起初,北周宣帝派计部中大夫杨尚希到潼关以东各州郡安抚慰问,杨尚希来到相州后,得知宣帝去世,便同尉迟迥在相州为宣帝发丧。杨尚希从葬礼上出来,对身边的随从说:“蜀公尉迟迥哭时并不悲痛,目光中透露出不安,他一定有别的计谋。我如果不迅速从此地离开,恐怕会陷入灾难。”于是在夜晚走小路从相州逃出。天亮后,尉迟迥才有所察觉,已经来不及追赶,杨尚希得以返回长安。杨坚派杨尚希率领三千家兵到潼关镇守。
北周雍州牧毕剌王宇文贤,与赵、陈、越、代、滕五王密谋将杨坚除掉,事情泄露,杨坚把宇文贤和他的三个儿子杀掉,而将五王参与密谋一事进行掩盖,并未追究治罪。将秦王宇文贽任命为大冢宰,将杞公宇文椿任命为大司徒。庚子日,北周将柱国梁睿任命为益州总管。梁睿是梁御的儿子。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