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九 翻译
起重光赤奋若(公元581年),尽昭阳单阏(公元583年),凡三年。
高宗宣皇帝下之下
太建十三年(辛丑,公元581年)
春季正月壬午日,朝廷将晋安王陈伯恭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将吏部尚书袁宪任命为尚书右仆射。袁宪是袁枢的弟弟。
北周静帝将年号改为大定。
二月甲寅日,隋王杨坚开始接受相国、统领百官的职务及九锡殊礼,并为隋国建立台省、设置官吏。丙辰日,北周静帝颁布诏书,将隋王妃独孤氏晋封为王后,将隋王世子杨勇立为太子。
北周开府仪同三司庾季才劝说隋王杨坚应在本月甲子日接受天命,登上皇位。太傅李穆及开府仪同大将军卢贲也劝说杨坚这样做。于是,北周静帝颁布诏书,让位迁至别宫居住。甲子日,北周静帝命兼太傅杞公宇文椿手捧册书,大宗伯赵煚手捧皇帝的玺印,将帝位禅让给隋王杨坚。隋文帝头戴远游冠;接受册书和御玺,然后改戴白纱帽,改穿黄袍;来到临光殿内,戴上冠冕,穿上兖服,礼仪与皇帝每年正月初一日朝会群臣的元会相同。隋文帝宣布大赦,将年号改为开皇。下令让相关官员手捧册书到南郊祭天,向上天禀告隋已承天受命。又派小冢宰元孝矩接替太子杨勇到洛阳镇守。元孝矩名为元矩,对外称表字,是元天赐的孙子;他的女儿是太子的妃子。
少内史崔仲方劝说隋主将北周的六官制度废除,而恢复汉、魏时期的制度,隋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设置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与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从而分别掌管和统领各项职权政务。又设置上柱国到都督共十一等勋爵,以酬劳勤苦的功臣;设置特进到朝散大夫共七等散官,对有德行和声望的文武官员进行加封。另改称门下省长官侍中为纳言。将原相国府司马高颎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将相国府司录京兆人虞庆则任命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将相国府内郎李德林任命为内史令。
乙丑日,隋文帝颁布诏令,将皇考杨忠追尊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将皇妣吕氏追尊为元明皇后。丙寅日,又下令建造祖庙和社庙。将原隋王后独孤氏册封为皇后,将王太子杨勇立为皇太子。丁卯日,将太尉赵煚任命为尚书右仆射。己巳日,将北周静帝封为介公。原北周宗室诸王一律降为公爵。
起初,刘昉、郑译谎称奉北周天元皇帝诏命让隋主辅政,天元杨皇后虽然并未参与谋划,但是由于静帝年幼,担心政权被别族掌握,因此听说杨坚辅政后十分高兴。后来杨皇后对其父亲怀有他图、密谋篡权有所察觉,内心愤然不平,往往表现在言语态度上,等到北周静帝将皇位禅让给隋主,她十分愤怒和悲伤。隋主也觉得很对不起女儿,于是将她改封为乐平公主,过了一段时间后,隋主想让女儿改嫁,乐平公主誓死不答应,隋主只得作罢。
隋文帝与从前北周的载师下大夫北平人荣建绪是故交,在隋主即将接受禅让时,荣建绪被任命为息州刺史。在他即将赴任时,隋主对他说:“暂请耽搁一下,当同享富贵。”荣建绪正色回答说:“明公此言并非我希望听到的。”等到隋主即位,荣建绪来到朝中,文帝对他说:“你感到后悔吗?”荣建绪叩头回答说:“我虽然处在有晋、宋禅让之际东晋秘书监徐广的位置,但很像曹魏代汉后的东汉太尉杨彪。”隋文帝非常生气地说:“朕虽然不懂得书上的典故,但也明白你这话不恭敬!”
原北周上柱国窦毅之女听说隋主接受了禅让,于殿阶下扑倒,捶胸叹息说:“恨我不是个男子,以拯救舅家宇文氏的患难!”窦毅与夫人襄阳公主赶忙把她的嘴捂住说:“你不可以乱说,会招来灭族的灾祸!”窦毅因此觉得女儿超于常人。等到窦毅的女儿成年,嫁给了唐公李渊。李渊是李昞之子。
内史监虞庆则劝说隋文帝将北周帝室宇文氏斩尽杀绝,尚书左仆射高颎和邗公杨惠也违背本意地依从了。只有内史令李德林坚持争辩,认为不可以那样做。隋主变了脸色说:“你只是个书生,没有资格讨论此事!”于是,北周太祖的孙子谯公宇文乾恽、冀公宇文绚,孝闵帝宇文觉的儿子纪公宇文湜,明帝宇文毓的儿子酆公宇文贞、宋公宇文实,武帝宇文邕的儿子汉公宇文赞、秦公宇文贽、曹公宇文允、道公宇文充、蔡公宇文兑、荆公宇文元,宣帝宇文赞的儿子莱公宇文衍、郢公宇文术,全都斩杀。由于这件事,李德林的官品职位再也没有得到升迁。
乙亥日,南陈宣帝亲自耕种藉田。
隋文帝封皇弟邵公杨慧为滕王、安公杨爽为卫王,封皇子雁门公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秀为越王、杨谅为汉王。
隋文帝给并州总管李穆颁赐诏书说:“您既素有德望,且与家父又是的同辈好友。您劝我顺应天命的来函,我不敢不遵从。已经在本月十三日恭敬地接受了天命。”不久李穆自并州来到朝中,文帝将李穆任命为太师,特别准许他在朝拜时不用称名;李穆的子孙就算仍在襁褓中,也一律授予仪同三司,于是,李穆家族中手持牙笏身居官位的人有一百多,贵盛无比。隋文帝又将上柱国窦炽任命为太傅,将幽州总管于翼任命为太尉。李穆上表请求退休,隋文帝颁布诏书说:“古时姜太公吕尚百岁之时还能辅佐周文王、武王建功立业,张苍一头白发时担任汉文帝的丞相,才能高的人佐命当世,不可以常礼约束。”于是鉴于李穆年迈,敕令将正常朝会免除,遇有重大事务,便派人前往府中咨询。
美阳公苏威是苏绰之子,少年时即有美名,北周晋公宇文护强把女儿嫁给他做妻子。后来苏威见宇文护在朝中专权,担心他一旦失势将会使自己受牵连,于是就到山寺中隐居,以读书消遣时光。北周高祖得知他很贤能,就将他任命为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不久又将他任命为稍伯下大夫,然而苏威都以生病为由不接受任命;宣帝时又将他任命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主担任丞相时,高颎推荐苏威,隋主就召见他并和他交谈,对他非常欣赏。苏威在长安居住了一个多月,得知隋将接受禅让,于是便逃回故里。高颎请求把苏威追回来,隋主说:“他这样做是不希望参与我的事,暂时不用管他。”等到接受禅让后,文帝便征召并任命苏威担任太子少保,将他的父亲苏绰追封为邳公,让苏威继承爵位。
丁丑日,隋朝将晋王杨广任命为并州总管。三月戊子日,又将上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任命为吴州总管,到广陵镇守;将和州刺史河南人韩擒虎任命为庐州总管,到庐江镇守。当时隋主有吞并江南的志向,询问高颎谁可为将帅,高颎将贺若弼和韩擒虎推荐给他,于是隋文帝派他们两人到南面边境驻守,让他们暗中经营策划。
戊戌日,隋朝让太子少保苏威兼任纳言、度支尚书的职务。
当初,苏绰在西魏时,由于国用不足,因此制定了很重的税收制度,颁行后他慨叹说:“我此时制定的重税法,就好像张满的弓,只是为了在战乱的时期满足国家用度,并不是治理太平之世的做法。后世的君子,谁能放松弓弦阿!”苏威听到父亲的话后,就把此事当成了自己的使命。如今他出任了度支尚书一职,于是上奏请求对赋税徭役加以减免,尽可能从轻从简,隋主接受了他所有的建议,苏威因此日益受到隋主的信任和倚重,与高颎共同掌管朝政。隋主曾经对一个人很恼怒,打算杀了他;苏威来到殿阁劝谏,文帝不听,想要亲自出去将那人杀掉,而苏威挡在文帝面前不让开;文帝打算避开他出去,苏威再次上前拦阻。于是文帝拂衣返回宫中,很久之后,文帝才召苏威相见,对他道歉说:“你能如此做,我就无须担忧了。”并赏赐给他两匹马,十余万钱。不久,又任用苏威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的职务,原有官职不变。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