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隋纪 » 隋纪三 > 隋纪三 翻译

隋纪三 翻译

起上章滩(公元600年),尽昭阳大渊献(公元603年),凡四年。

高祖文皇帝中

开皇二十年(庚申,公元600年)

春季二月,熙州人李英林造反。三月辛卯日,隋文帝任命扬州总管司马河内人张衡担任行军总管,率领五万步兵、骑兵讨伐李英林,平定了叛乱。

贺若弼又获罪被捕入狱,隋文帝数落他的罪状说:“你有三种心理过于猛烈了:嫉妒的心理过于猛烈;自以为是、贬抑别人的心理过于猛烈;目无君上的心理过于猛烈。”但是不久又把他释放了。一天,文帝对侍臣说:“贺若弼在讨伐陈国的时候,对高颎说:‘陈叔宝是可以讨平的。能不遭受飞鸟灭绝、良弓收藏的下场吗?’高颎说:‘一定不会这样。’等到平定陈国后,贺若弼就急着索求内史的官职,又索求仆射的官职。我对高颎说:‘功臣只应该授予勋官,而不应该参与朝政。’贺若弼后来对高颎说:‘皇太子对我,即使是机密的事情,都无所不言,言无不尽。您终究需要依靠我的势力,何必有话却不说呢!’贺若弼早就想图谋广陵,还想图谋荆州,这两个地方都是适合作乱的地方,他的意图一直都没有改变。”

夏季四月壬戌日,突厥达头可汗侵犯边境,隋文帝诏令晋王杨广、大将杨素从灵武道出兵,汉王杨谅、大将史万岁从马邑道出兵,攻打突厥军队。

长孙晟率领归降的军队,担任秦州行军总管,接受晋王杨广的节制调度。长孙晟因为突厥人习惯饮用泉水,容易在水中下毒,于是拿了很多毒药投入上游,突厥人和牲畜喝了有毒的水,死了很多,因此大为惊讶地说:“上天降下恶水,难道是要灭绝我们!”于是乘夜逃走。长孙晟领兵追击,杀了一千多人。

史万岁率领军队离开关塞,走到大斤山,与突厥军队相遇。达头可汗派遣使者询问:“隋朝的将领是谁?”隋军候骑报告:“是史万岁。”使者又问:“莫不是当年戍守敦煌的那位将军?”候骑回答:“是的。”达头可汗因此恐惧,率领军队离去。史万岁领兵纵马飞驰追赶了一百多里,纵兵攻击,大败突厥军,斩杀了数千人;并追击败兵,进入大漠数百里,直到突厥军逃到了很远的地方才回师。文帝下诏书派遣长孙晟再次回到大利城,安抚新近归附的百姓。

不久,达头可汗再次派他弟弟的儿子俟利伐从大漠的东面攻打启民可汗,隋文帝再次出兵协助启民可汗守卫军事要道;俟利伐只得退兵进入大漠。启民可汗向隋文帝上表陈述谢意说:“大隋圣人可汗怜悯养育百姓,您的恩德就像天无不覆照、地无不承载一样。染干承蒙您的恩惠,就如同枯萎的树长出新叶,枯干的骨长出新肉一样,愿意千世万代,常替大隋掌管蓄养牛马的事情。”文帝又派遣赵仲卿为启民可汗修筑金河、定襄二城。

秦孝王杨俊长期患病,不能起床,派遣使者向隋文帝奉表陈情谢罪。文帝对他的使者说:“我竭尽全力创建大业,制定了典章制度,垂示模范,希望臣下都能遵守。你作为我的儿子,却想要败坏它,我不知道应该如何责罚你!”杨俊惭愧恐惧,病情更加严重,文帝于是再次任命杨俊为上柱国;六月丁丑日,秦孝王杨俊去世。文帝伤心地哭了几声,就停止了。杨俊生前制作的奢侈华丽的东西,文帝下令全部焚毁。王府的幕僚官佐请求给杨俊立碑,文帝说:“如果想要追求名节,一卷史书就足够了,哪里需要立碑!如若子孙们不能保住家业,碑只是给别人做镇石罢了!”杨俊的儿子杨浩,是崔王妃所生;庶子名叫杨湛。群臣为了迎合文帝的旨意,上奏说:“汉代栗姬的儿子刘荣,郭皇后的儿子刘彊都因为他们的母亲获罪而被废黜,如今杨俊的两个儿子的母亲都有罪,所以不应该继承嗣位。”文帝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以秦孝王封国内的官员为丧主,主持祭祀。

起初,隋文帝让太子杨勇参与决策军务、朝政大事,他时常提出增减、修正的建议,文帝都采纳了。杨勇为人宽厚,直率热情,非常坦诚,没有弄虚作假的行为。文帝崇尚节俭,杨勇曾经把蜀人制作的非常精美华丽的铠甲再加装饰,文帝看到后非常不高兴,告诫他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喜好奢侈而能长久的。你作为储君,应该以节俭为先务,这样才能奉承宗庙。我过去的衣服,各自留下一件,经常拿出来看,来告诫自己。恐怕你如今以皇太子自居,而忘记从前的事情,所以赏赐给你我旧时佩带的刀一把,以及酱菜一盒,是你旧日为上士时经常吃的。如果你还能记得从前的事,就应该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后来到了冬至,百官都去拜见杨勇,杨勇设乐接受百官的祝贺。文帝得知了此事,就问朝臣:“最近听说在冬至那天,朝廷内外百官互相带头去朝见太子,这是什么礼法?”太常少卿辛亶回答:“在东宫,是祝贺,不能说朝见。”文帝说:“如果是祝贺,应该三数十人,随意各自前去,为什么由有关部门征召,集中起来一同前去!太子身穿礼服,设乐来接待百官,这样做可以吗?”文帝因此下诏说:“礼法有等级的差别,君臣是不能杂乱的。皇太子虽然是帝位的继承人,但是从礼义上讲,兼有臣子的身份,但是朝廷内外的大臣在冬至那天前去朝贺,进献自己辖地的特产,分别送给东宫;这就不符合典章法则了,应该全部停止断绝。”从此,文帝对杨勇的恩宠开始衰减,渐渐产生了猜疑和戒心。

杨勇宫内有很多姬妾,昭训云氏格外受宠爱。杨勇的妃子元氏不受宠,突然得了心疾,两天就死了,独孤皇后认为这里面还有其他缘故,非常责怪抱怨杨勇。从此以后,云昭训常常独揽东宫的内务,她生了长宁王杨俨、平原王杨裕、安成王杨筠;高良娣生了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王良媛生了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成姬生了颍川王杨煚;其他宫人生了杨孝实、杨孝范。独孤皇后更加愤恨不满,经常派人窥视察看,寻求杨勇的过失与罪过。

晋王杨广得知此事后,更加小心地矫饰自己,只和萧妃生活在一起,后宫有了子女都不去养育,独孤皇后因此多次称赞杨广贤明。朝廷中凡是掌权的重臣,杨广都全心全意地同他们交往。文帝和独孤皇后每次派左右的人到杨广的住处,来人无论高低贵贱,杨广一定和萧妃一起在门口迎接,给他们摆设盛宴,并赠送丰厚的礼物;于是来往的奴婢仆人都称颂杨广的仁德和孝心。文帝和独孤皇后曾经来到杨广的府第,杨广把他的美姬全都藏匿到别的房间,只留下年老貌丑的,穿着朴素无华的衣服,在左右侍候;房间里的屏帐都改用白色的丝绢;故意弄断琴瑟丝弦,不拂去上面的灰尘。文帝看到这一切,认为杨广不喜欢声乐女色,回到皇宫后,告诉侍臣,心里十分高兴。侍臣们都称赞庆贺,从此,文帝特别喜欢杨广,与别的儿子不一样。

文帝暗中命令善于看相的来和把所有儿子都看了一遍,来和回答说:“晋王杨广眉上的双骨隆起,非常尊贵。”文帝又问上仪同三司韦鼎:“在我的这些儿子中,哪一个可以继承帝位?”韦鼎回答说:“陛下和皇后最喜欢的儿子应该继承帝位,这不是我敢预先测知的。”文帝笑着说:“你不肯说明白啊!”

晋王杨广容貌俊美,仪态优雅,聪明机警,深沉持重;喜欢学习,擅长作文;恭敬地结交朝臣士人,待人礼貌谦卑;因此他的名声很高,在文帝的其他儿子之上。

杨广担任扬州总管,入朝拜见文帝,即将返回扬州,便进入内宫向独孤皇后辞行,伏在地上流泪,独孤皇后也伤心地流下眼泪。杨广说:“我的天分见识愚劣低下,时常守住平时兄弟之间的情意,不知哪里得罪了皇太子,常常满怀怒气,想要诬陷加害我。我经常恐惧谗言污蔑,使最亲近的人动摇了信念,担心酒具食器中被投入毒药的事情发生,因此忧劳挂念,恐惧蹈入危亡的境地。”独孤皇后生气地说:“地伐越发让人不能忍受了,我替他娶元氏的女儿,他竟然不以夫妻之礼对待她。单单宠爱阿云,使她生下了这么多孩子。先前,新娶的妇人被毒害而死,我也没有追究到底,为什么他对你又生出这种念头!我在的时候,他尚且如此,我死后,要把你当作鱼肉来残害吗!我每次想到东宫皇太子竟然没有嫡长子,等你们皇父百年之后,让你们兄弟向阿云的儿子跪拜问候,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啊!”杨广又拜在地上,悲泣呜咽,不能抑制,独孤皇后也悲伤得不能自禁。从此独孤皇后便下定决心废掉杨勇而改立杨广。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