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纪四 翻译 第2节
王游说杨谅说:“大王统领的将领官吏,家属都在蒲津关以西,倘若任用这些人,就应该长驱直入,直接据守京城,这就是所谓的迅雷不及掩耳;如果只打算据守过去北齐的土地,就应该任用关东的人。”杨谅不能决断,于是兼用这两条计策,声称杨素谋反,要诛灭杨素。
总管府兵曹闻喜人裴文安劝谏杨谅说:“井陉以西的地方全在大王的掌控之中,崤山以东的士兵战马也是我们的,应该全部发动;分派残弱的兵力屯守要害,同时命令将领随时攻城略地,并且率领精锐部队直接进入蒲津关。我请求作为前锋,大王率领大军跟在后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驻军霸上。咸阳以东的地方,可以从容指挥,加以平定。如此一来,京师受到了震动侵扰,没有时间齐集军队,上下彼此猜疑,大家离心震骇;我们陈列军队,发号施令,谁敢不听从呢!十天之内,大事就可以告成了。”杨谅非常高兴,于是派遣他任命的大将军余公理率领军队从太谷出发,开赴河阳,大将军綦良率领军队从滏口出发,开赴黎阳,大将军刘建率领军队从井陉出发,攻取燕、赵之地,柱国乔钟葵率领军队从雁门出发,署任裴文安为柱国,与柱国纥单贵、王聃等人率领军队直指京师。
炀帝任命右武卫将军洛阳人丘和为蒲州刺史,镇守蒲津关。杨谅选拔精锐骑兵数百名,戴着女人用的头巾,谎称是杨谅的宫人回到长安,守城的门卫没有发觉,杨谅的军队便直接进入蒲州,城里的豪杰也有响应的;丘和觉察到发生了变故,越墙逃回长安。蒲州长史渤海人高义明、司马北平人荣毗都被叛军抓住。裴文安等人距离蒲津关一百多里的时候,杨谅忽然改变计划,命令纥单贵拆断黄河上的桥,据守蒲州,而把裴文安召回。裴文安到达的时候,对杨谅说:“兵机诡谲迅速,本来想要出其不意地出兵。大王既然没有前行,又把我召回来了,使他们制定好对策,如今大势已去。”杨谅没有回答。他任命王聃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薛粹为绛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代州总管天水人李景发动军队抵抗杨谅的军队,杨谅派将领刘暠袭击李景;李景把他打败杀死。杨谅又派乔钟葵率领三万精兵攻打代州,李景的士兵不过几千人,加上城池不坚固,受到乔钟葵的攻打,城墙相继崩塌毁坏,李景一边作战一边筑城,士兵们都殊死战斗;乔钟葵屡次被击退。代州司马冯孝慈、司法吕玉都骁勇强悍,仪同三司侯莫陈乂有很多谋略计策,擅长防御坚守的战术,李景知道这三人可以重用,对他们诚心任用,自己不加干预,只是在内坐镇,不时地抚慰巡视而已。
杨素带领五千轻骑兵在蒲州袭击王聃、纥单贵,夜里,到达河边,收集了几百艘商人的船只,在船内放置很多草,人踩在上面没有声音,士兵们口中衔枚,渡过河;天快要亮的时候,突然袭击杨谅的军队;纥单贵战败逃走,王聃畏惧,献城投降。炀帝诏令征召杨素回去。起初,杨素将要出征时,曾经计算好打败叛军的日期,结果都与他所估计的一样,因而炀帝便任命杨素为并州道行军总管、河北道安抚大使,率领几万军队前去讨伐杨谅。
杨谅当初起兵时,他的妃子的哥哥豆卢毓担任汉王府的主簿,苦苦谏止杨谅,杨谅不听,就私下对他的弟弟豆卢懿说:“我单人匹马回朝,当然能够免除祸患,这是为我自己打算,不是为国家。不如暂时假装附从他,然后慢慢地窥伺时机行事。”豆卢毓是豆卢的儿子。豆卢毓的哥哥显州刺史豆卢贤对炀帝说:“我弟弟豆卢毓平时就有抱负、气节,一定不会随从反叛,必定是迫于叛逆的威逼,不能顺遂自己的意愿。我请求随从军队,与豆卢毓里应外合,杨谅就无法图谋作乱了。”炀帝应许了。豆卢贤秘密派家人把皇帝的诏书送到豆卢毓的住处,同他商议大事。
杨谅出了城,将要前往介州,命令豆卢毓与总管属朱涛留守。豆卢毓对朱涛说:“汉王造反,不久就会失败,我们怎么可以坐等被夷灭,同时还辜负国家呢!我应当与您出兵抗拒杨谅。”朱涛吃惊地说:“汉王把大事委托给我们,怎么能说这样的话!”于是拂袖而去,豆卢毓追上去把他斩杀。又把皇甫诞从狱中放出来,同他商议,并与开府仪同三司宿勤武等人关闭城门抗拒杨谅。豆卢毓还没有部署安排好,有人把此事报告给杨谅了,杨谅随即领兵袭击豆卢毓。豆卢毓看到杨谅到达,便欺骗他的部众说:“这是贼军!”杨谅攻打城的南门,稽胡人防守南门,他们不认识杨谅,用箭射击,箭纷纷落下,就像下雨一样;杨谅于是转移攻打西边的城门,守兵认识杨谅,当即打开城门让杨谅入城,豆卢毓、皇甫诞都被杀死。
綦良攻打慈州刺史上官政,没能攻克,于是领兵进攻代理相州事务的薛胄,又没有攻克,于是从滏口攻打黎州,阻塞白马津。余公理从太行山来到河内,炀帝任命右卫将军史祥为行军总管,驻军在河阴。史祥对军吏说:“余公理轻率而没有谋略,仗恃人多而骄横,想要打败他非常容易。”余公理屯守在河阳,史祥在南岸准备好船只,余公理便集中兵力抵挡他的进攻。史祥挑选精兵从河的下游秘密渡河,余公理听到这个消息就领兵抵抗,双方在须水交战。余公理的军队还没有排列好战阵,史祥已经攻了过来,大败余公理。史祥领兵向东进逼黎阳,綦良的军队没有作战就溃散了。史祥是史宁的儿子。
炀帝将要征调幽州的军队,怀疑幽州总管窦抗有反叛之心,就问杨素谁能取代窦抗,杨素举荐前江州刺史渤海人李子雄,炀帝任命李子雄为上大将军、广州刺史。又任命左领军将军长孙晟为相州刺史,发动崤山以东的军队,与李子雄共同谋划处理此事。长孙晟因为他的儿子长孙行布在杨谅所统领之处,于是推辞任命,炀帝说:“您能够体谅国家如此深远,一定不会因为儿子而损害大义,朕今天以重任相托付,就不要推辞了。”李子雄骑马到达幽州,就停留在驿站,招募军队,得到一千多人。窦抗来见李子雄,李子雄埋伏好士兵,把窦抗逮捕了。窦抗是窦荣定的儿子。
李子雄于是出动幽州的军队,步兵、骑兵共计三万人,从井陉向西攻打杨谅。当时刘建在井陉围攻戍守的将军京兆人张祥,李子雄在抱犊山下打败刘建,刘建逃走。李景被杨谅包围了一个多月,炀帝诏令朔州刺史代人杨义臣去救援李景。杨义臣率领两万骑兵和步兵在夜间从西陉出发,乔钟葵派出全部兵力抵抗杨义臣。杨义臣因为自己兵少,就集中军中所有牛、驴,一共数千头,又下令数百名士兵,每人拿一面鼓,暗中驱赶牛驴隐蔽在山谷间。傍晚,杨义臣又与乔钟葵作战,两军刚交兵,杨义臣就命令驱赶牛、驴的士兵迅速前进,一时间敲响战鼓,尘埃弥漫天空,乔钟葵的军队不知实情,认为对方埋伏的军队出击了,因此奔逃溃散;杨义臣纵兵攻击,把乔钟葵打得大败。晋、绛、吕三州城池都由杨谅的军队驻守,杨素各派两千人牵制各城,然后离去。杨谅派遣将领赵子开率领十多万人,沿途设立栅栏,来断绝交通,在高岭上屯兵据守,排列布阵,军阵长达五十里。杨素命令手下的将领们把军队开到那里,自己则率领突击的军队潜入霍山,沿着悬崖山谷前进。杨素在谷口扎营,自己坐在营外,派军司马到军营里精选三百人留下来防守军营,军士们畏惧杨谅军队的强大,不想出战,大多愿意守营,因此延误了时间。杨素责问延误的缘由,军司马据实回答,杨素立刻把留下来守营的三百人召唤出来,全部斩首;再次命令挑选留守人员,大家都不愿意留下来。杨素于是带领军队驰马前进,出现在杨谅军队的北面,直接指向他们的营地,鸣鼓放火;杨谅的军队不知所措,互相蹂躏践踏,死伤了几万人。杨谅所署任的介州刺史梁修罗屯兵在介休,听到杨素要到了就弃城逃跑了。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