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一 翻译
起著雍摄提格(公元618年)正月,尽七月,不满一年。
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上之上
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
春季正月丁未朔日,隋恭帝诏令唐王可以佩带宝剑穿鞋上殿,朝见行礼时不必呼名。
唐王攻克长安之后,就以公函通知各郡县,于是东起商洛,南到巴、蜀,各地的郡县长官以及盗贼首领、氐羌酋长,纷纷派子弟入朝谒见唐王,请求归顺,有关部门每天都要回复数以百计的信函。
王世充统领东都的兵马,在洛水之北攻打李密的军队,将他们打败,于是驻扎在巩县北。辛酉日,王世充命令各军各自建造浮桥,渡过洛水去攻打李密,先搭好桥的军队先进攻,因此各军前后不一致。虎贲郎将王辩攻破李密军的外层营墙,李密营中惊扰混乱,将要溃败。但是王世充并不了解这一情况,鸣金收兵。李密乘机率领敢死兵士进攻,王世充的军队大败,士兵争相过桥,因此在洛水溺死的有一万多人。王辩战亡,王世充仅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洛北各军全部崩溃。王世充不敢返回东都,领兵向北退走河阳。当天夜里,刮大风下大雨,士兵渡河时浑身上下都打湿了,一路上冻死的人以万计数。王世充只与数千人到达河阳,然后把自己关进监狱,请求治罪,隋越王杨侗派人赦免了他,召他返回东都,赐给他金钱、锦缎、美女,来安慰他。王世充聚合逃散的旧部,得到一万多人,屯守在含嘉城,不敢再出战。
李密乘胜进兵占据金墉城,修整金墉城的城门、城堞以及房屋,驻军城内,战鼓的声音可以传到东都。不久,李密拥有兵士三十万,在北邙排布阵势,南边逼近东都的上春门。乙丑日,隋金紫光禄大夫段达、民部尚书韦津率领军队抵御李密。段达一看到李密军势强盛,心中畏惧,率先逃回城中。李密派兵追击,隋朝的军队于是溃败,韦津战死。于是隋偃师、柏谷及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检校河内郡丞柳燮、职方郎柳续等人都率领部下向李密投降。窦建德、朱粲、孟海公、徐圆朗等都派使者奉表劝说李密称帝,李密的僚属裴仁基等也上表请求他登基。李密回答:“东都没有平定,还不能谈论这件事。”
戊辰日,唐王任命世子李建成担任左元帅,秦公李世民担任右元帅,带领各路军队十多万人救援东都。
东都粮食匮乏,隋太府卿元文都等人招募守城而不领公粮的人,授予二品散官,于是手持象牙笏板上朝的商人不可胜数。
二月己卯日,唐王派太常卿郑元领兵从商洛出兵,攻取南阳。派左领军府司马安陆人马元规攻取安陆及荆州、襄州。
李密派房彦藻、郑颋等人向东出发前往黎阳,分别招慰各州县。李密任命梁郡太守杨汪为上柱国、宋州总管,又给他写亲笔信道:“从前在雍丘时,虽然您奉命追捕我,但是齐桓公不计较管仲的射钩之仇反而让他当宰相,晋文公不怨恨被寺人披追杀时斩断衣袂,我不敢和他们相比,但是愿意效法他们的做法。”杨汪派使者与李密联系,李密也极尽笼络。房彦藻写信给窦建德,让他来见李密。窦建德回信,言辞谦卑,又送来厚礼,却以罗艺南侵,请求保卫北方边界为由推托,不去见李密。房彦藻回来,走到卫州,贼兵首领王德仁截击并杀了他。王德仁拥有徒众数万人,占据林虑山,四出抄袭劫掠,成为附近几个州县的祸患。
三月己酉日,唐王任命齐公李元吉担任镇北将军、太原道行军元帅、都督十五郡诸军事,听任他随机行事。
隋炀帝到达江都,更加荒淫,在宫中修建了一百多间房屋,每个房间的摆设都极尽豪华,有美女居住,每天由一房的美女作主人。江都郡丞赵元楷负责提供酒菜,炀帝与萧皇后以及宠妃们依次到每个房间饮酒作乐,炀帝酒杯不离口,随行的一千多名美女,也时常喝醉。但是炀帝看到天下危乱,内心也忧虑不安,下朝后经常头戴幅巾,身穿短衣,手拿拐杖,走遍行宫的楼台馆舍,一直到夜晚才止步,不停地观赏四周的景色,害怕没有看够。
炀帝通晓占卜术,喜欢说吴语。经常在半夜设置酒食,抬头看星象,对萧皇后说:“外面有不少打我主意的人,但是我不失为长城公,你也不失为沈后,姑且一起畅饮吧!”然后倒满酒杯,喝得大醉。还曾经拿着镜子照自己,回头对萧皇后说:“好一个头颅,当由谁斩下来呢?”萧皇后吃惊地问他为什么这样说,炀帝笑着说:“贵贱苦乐,本就是循环更替的,还有什么可伤感的?”
炀帝看到中原已经大乱,不想回到北方,想要在丹阳建都,据守保卫江东,命令群臣在朝堂上讨论迁都之事。内史侍郎虞世基等人都认为很好。右候卫大将军李才极力反对,请炀帝返回长安,并与虞世基争论得非常激烈,且中途离开。门下录事衡水人李桐客说:“江东地势低洼,气候潮湿,地势险要,地域狭小,对内要补给朝廷,对外要供奉三军,百姓负荷不了,恐怕最后也会起来造反。”御史弹劾李桐客非议朝政。于是公卿都曲意阿比炀帝的心意说:“江东百姓仰望陛下已经很久,陛下能来江东,抚慰治理百姓,这是大禹一样的作为。”于是炀帝下令修造丹杨宫,打算迁都丹杨。
这时江都的粮食已经吃完,跟随炀帝南来的骁果大多是关中人,他们长期在外,心怀故乡,看到炀帝没有回长安的打算,大多谋划叛逃回乡。郎将窦贤便率领部下向西逃走,炀帝派骑兵追赶,把他杀了,但是仍然不能禁止骁果逃跑,炀帝因此十分忧虑。虎贲郎将扶风人司马德戡平时就很得炀帝宠信,炀帝派他率领骁果驻扎在东城,司马德戡与平时交好的虎贲郎将元礼、直裴虔通商量说:“如今骁果人人想要逃跑,我想要报告,恐怕先被杀头;不说的话,一旦事情发生了,也不免被灭族,应该怎么办呢?又听说关内沦陷,李孝常献出华阴叛变,皇帝囚禁了他的两个弟弟,准备杀掉。我们这些人的家属都在西边,哪能不担忧呢?”元、裴二人都惊慌恐惧,问:“事情既然如此,应该如何打算呢?”司马德戡说:“倘若骁果逃亡,我们不如同他们一齐逃跑。”元、裴二人都说:“好主意!”于是相互招引同党,内史舍人元敏、虎牙郎将赵行枢、鹰扬郎将孟秉、符玺郎牛方裕、直长许弘仁、薛世良、城门郎唐奉义、医正张恺、勋侍杨士览等人都与他们同谋,早晚聚在一起,在大庭广众之下商议叛变的计划,毫无顾忌。有一位宫女报告萧皇后说:“外面人人想要造反。”萧皇后说:“就由你去报告吧。”宫女便对炀帝汇报情况,炀帝非常生气,认为这不是宫女应该说的话,就杀了这个宫女。后来又有宫人向萧皇后报告,萧皇后说:“天下事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办法挽救了,说了又有什么用?只是徒增皇帝的担忧罢了!”从那以后,再也没人说起外面的情况。
赵行枢与将作少监宇文智及一向很亲厚,杨士览,是宇文智及的外甥,赵、杨二人把他们的谋划告知宇文智及,宇文智及非常高兴。司马德戡等人约定在三月月圆那天结伴向西逃遁,宇文智及说:“虽然皇上无道,但是威令尚在,你们逃跑,正与窦贤自寻死路是一样的。现今实在是上天要灭亡隋朝,英雄并起,具有相同谋反心思的已有数万人,借此机会起大事,正是帝王的功业。”司马德戡等人赞同他的意见。赵行枢、薛世良都推举宇文智及的兄长右屯卫将军许公宇文化及为首领,已经缔结盟约,才告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为人驽钝怯弱,听说此事后,吓得脸色都变了,直冒冷汗,不久还是听从了众人的安排。
司马德戡派许弘仁、张恺进入备身府,对认识的人说:“陛下听说骁果想要叛变,便酿造了很多毒酒,打算利用酒宴,把他们毒死,只与南方人留在这里。”骁果人人恐慌,互相转告,叛变的计划加速了。乙卯日,司马德戡招集所有骁果军吏,宣谕他们应该如何行事,军吏们都说:“全听将军的命令!”这一天,一整天都风沙弥漫,天昏地暗。黄昏时分,司马德戡盗取御用的军马,暗中磨快了武器。这天晚上,元礼、裴虔通在直值夜,专门负责殿内事宜。唐奉义负责关闭城门,与裴虔通等约定好,各个门都关上而不上锁。到了三更时分,司马德戡在东城聚集数万人马,点火做信号与城外相呼应。炀帝看到火光,又听到宫外的喧哗声,问左右发生了什么事。裴虔通回答说:“草坊失火,外面的那些人在救火呢。”当时宫廷内外已经隔绝,炀帝相信了他的话。宇文智及与孟秉在宫城外面聚集了一千多人,劫持了巡夜的候卫虎贲冯普乐,分配兵力分别守住各街道。燕王杨倓察觉有异,当夜穿过芳林门边的水闸入宫,到了玄武门,诈称:“我突然中风,马上就要死了,请让我当面向皇上辞别。”裴虔通等人不通报,并把杨倓抓住关了起来。丙辰日,天还没有亮,司马德戡交给裴虔通兵马,来代替各门的卫士。裴虔通从宫门带领数百名骑兵来到成象殿,值宿卫士高呼有贼。于是裴虔通又返回关闭各门,只打开东门,逼迫殿内的宿卫离开殿内,宿卫都放下武器散走。右屯卫将军独孤盛对裴虔通说:“天子在这里,你们竟然敢逞凶!”裴虔通说:“这是形势所逼,不关将军的事,请您不要轻举妄动!”独孤盛大骂:“老贼,怎敢说这种话?”顾不上披上铠甲,就与身边十几个卫兵一起抵抗,被乱兵杀死。独孤盛,是独孤楷的弟弟。千牛独孤开远带领数百殿内兵来到玄览门,叩门说:“武器完备,足以打败贼人。陛下如果能亲自指挥作战,人情自然安定;否则的话,祸事就在眼前!”竟然没有人应声,军士慢慢散去。叛变者抓到独孤开远,又被他的忠义行为所感动而释放了他。起初,炀帝挑选勇猛矫健的官奴数百名安排在玄武门,称他们“给使”,用来预防突发之变,对他们待遇优厚,甚至把宫女赏赐给他们。司宫魏氏是炀帝的亲信,宇文化及等人结交魏氏为内应。这一天,魏氏假称圣旨听任全体给使出宫,导致仓促之间玄武门没有一个给使在场。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