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十 翻译
起玄黓执徐(公元632年),尽强圉作噩(公元637年)四月,凡五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下
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
春季正月乙卯朔日,发生了日食。
癸酉日,静州獠民造反,将军李子和领军征讨平定。
文武百官再次请求举办封禅,皇上说:“你们都觉得登泰山封禅是君主的盛事,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要是天下安定,户户自给、人人富足,就算没有进行封禅,又有什么害处呢?昔日秦始皇举办封禅,而汉文帝没有进行封禅,后代莫非就觉得汉文帝的贤德不如秦始皇了?而且侍奉上天扫地举办祭祀,何需非要登上泰山之顶峰,堆封几尺的泥土,之后就可以展示真诚的心意了吗?”群臣依旧不停请求,皇上也打算听从大臣们的意见,只有魏徵觉得不可以。皇上说:“你不希望我前往泰山封禅,是因为我的功劳不够高吗?”魏徵回答:“足够高了。”“那是德行不深厚吗?”答道:“足够深厚了。”“中国还没有安定吗?”答道:“已经安定了。”“四方少数民族没有归服吗?”答道:“归服了。”“年谷没有丰收吗?”答道:“丰收了。”“符命祥瑞还没到吗?”答道:“已经到了。”“那么为什么不能进行封禅礼?”答道:“尽管陛下有以上六个理由,但是隋末大乱以后,户口还没能恢复,国家府库粮仓依旧空虚,而陛下就要东巡,成千上万的骑兵车辇跟随,其辛劳开销,实在难以承受。并且陛下封禅泰山,那么各国聚集,远方夷族头领也都跟从。如今自伊水、洛水起东至大海、泰山,荒无人烟,满眼都是茂密的草木,这会将戎狄引入我大唐腹地,并暴露我方的虚弱。何况赏赐无数,也难以满足这些远道而来之人的欲望。几年免去徭役,也难以补偿百姓的辛劳。推崇虚名而实际有害于国家,陛下如何能够采用这样的策略呢?”恰逢黄河南北地区数州县暴发洪灾,因此封禅一事就此停止。
皇上即将前往九成宫,通直散骑常侍姚思廉劝谏阻止。皇上说:“我有气喘病,暑气一重就会马上发作并越发严重,前往那里是为了避暑。”赏赐姚思廉五十匹绢。
监察御史马周上疏,认为:“东宫位于宫城之中,而大安宫位于宫城之西,修建的规模和陛下宫殿相比较的话,还相对狭小,这在天下人的眼里,有所欠缺。应当扩建增修,来满足中外人士的观瞻。再者,太上皇年纪已高,陛下应该朝夕侍奉膳食。而今九成宫与京城相距三百余里,要是太上皇一时思念陛下,陛下怎么能够赶得回来呢?此外,这一次皇上外出,为的是避暑。可是太上皇依旧留在暑气之中,而陛下却一个人在凉爽之处安居,依照礼制,儿女服侍父母,要确保他们冬暖夏凉,我因陛下的作法而感到不安。如今已经确定行期,不能中止,希望能够尽快明确归期,来消除大家的疑惑。还有,王长通、白明达全是乐工,韦槃提、斛斯正也仅仅能够驯马,就算他们有着卓越的技能,也能够赏赐金银珠宝,但怎么能够破格授以官职爵位,让他们佩戴玉饰、曳文履,与士大夫们并肩站立、同座而餐呢?我以与他们为伍而觉得耻辱。”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
皇上由于新颁敕令没有设置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官,在二月丙戌日,下诏特设三师官。
三月戊辰日,皇上亲临九成宫。
庚午日,吐谷浑入侵兰州,州内将士将他们击退。
长乐公主即将下嫁,皇上由于公主为皇后亲生,所以特别疼爱,敕令相关部门为公主准备的嫁妆比永嘉长公主的多一倍。魏徵进谏说:“昔日汉明帝打算分封皇子,说:‘我的儿子怎么能与先帝的儿子相比呢?’因此下令分封楚王、淮阳王封地的一半。如今公主的嫁妆,比长公主多一倍,难道不是和汉明帝的意思差得太远了吗?”皇上认为他说得有理,入宫将此事告知皇后。皇后感慨道:“我多次听到陛下称赞魏徵,却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如今看到他引证礼义来抑制君主的私情,才知道这的确是辅佐陛下的股肱之臣呀!我和陛下是结发夫妻,曲意蒙受恩宠礼待,每一次说话尚且还要察言观色,不敢轻易触犯您的威严。况且大臣和陛下相对疏远,还可以如此违抗陛下的圣意,陛下不可以不听从他的建议。”因此皇后请求皇上派宦官前往魏徵家中,赏赐他四百缗钱,四百匹绢,并且转告他说:“听闻您非常正直,如今得以见到,所以赏赐这些。希望您能够一直秉持忠心,不要有所转变。”皇上曾有一次罢朝回到宫中,气愤地说:“以后找机会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皇后问因谁而生气,皇上说:“魏徵经常在朝堂上侮辱我。”皇后退下,身穿朝服立于院中,皇上吃惊地问其缘由。皇后说:“我听闻君主圣明则臣下耿直,现在魏徵耿直敢言,正是由于陛下圣明,我怎么敢不祝贺呢?”皇上因此很高兴。
夏季四月辛卯日,襄州都督邹襄公张公谨过世。第二天,皇上前往悼念。相关部门上奏称,辰日忌讳哭泣。皇上说:“君与臣如同父子,哀伤哭泣出自真情实感,怎么能够避讳辰日呢?”因此痛哭一场。
六月己亥日,金州刺吏酆悼王李元亨过世。辛亥日,江王李嚣过世。
秋季七月丙辰日,焉耆王突骑支派使者进献贡品。起初,焉耆来到中原王朝要经过沙漠,隋朝末年塞北地区关闭,因此改道高昌。突骑支请求重新开通沙漠故道以方便往来,皇上同意了这件事。高昌因此心生怨恨,派兵偷袭焉耆,大肆劫掠后离开。
辛未日,朝廷在丹霄殿设宴犒赏三品以上官员。皇上从容说:“中外安定,全是各位的功劳。但是隋炀帝的威势加在夷、夏之地,颉利跨有北部荒漠地区,统叶护占领西域一带,如今全都覆灭,这是我与大家亲眼所见的,希望你们不要由于一时强大而骄傲自满!”
西突厥肆叶护可汗出兵攻打薛延陀,被薛延陀打败。
肆叶护性格残忍狠毒,喜欢听信谗言。有个乙利可汗,功劳最多,肆叶护因为他并不是本族,因此杀了他,自此各部落都无法自保。肆叶护还忌恨莫贺设的儿子泥孰,暗中谋划将他除掉,泥孰得知此事之后赶忙投靠焉耆。设卑达官与弩失毕二个部落攻打肆叶护,肆叶护带领轻骑兵逃向康居,很快就死去。西突厥人到焉耆迎回泥孰,立作可汗,这就是咄陆可汗,咄陆派使者前往唐朝请求归附。丁酉日,朝廷派鸿胪寺少卿刘善因前往突厥,将咄陆立为奚利邲咄陆可汗。
闰八月乙卯日,皇上在丹霄殿设宴款待亲近的大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徵二人,从前是陛下的仇敌,没有想到如今能够和他们同桌共饮。”皇上说:“魏徵、王珪二人尽心尽力侍奉之前的主人,所以我能器重他们。但是魏徵每次进谏,我都不听从,我和他说话,他也总是不回答,这是为什么呢?”魏徵回答道:“我觉得事情不可行,因此谏止;陛下没有听从劝谏而我要是回答,那么事情就会施行,所以不敢回答。”皇上说:“暂时先回答之后再去谏阻,又有什么妨害呢?”魏徵回答道:“昔日舜帝告诫群臣:‘你们不许当面服从,退下之后却另说一套。’要是我心中明知不正确但是嘴上却同意陛下的意见,这就是当面服从。难道这是稷、契服侍舜帝的本意吗?”皇上大笑说:“人人都说魏徵行为举止粗疏傲慢,我看他倒是更觉得他妩媚,就是因为如此呀!”魏徵离开坐席起身,拜谢道:“陛下让我畅所欲言,所以我得以竭尽愚诚;要是陛下不能够接受忠言,我又如何敢数次冒犯直谏呢?”
戊辰日,秘书少监虞世南呈递《圣德论》,皇上赏赐手书诏令,称:“你的评价太高了。我怎么敢和上古帝王相比?只是比起近代来稍微强些而已。但是你仅仅刚刚看到开头,还不知道其最后的结果。要是我真的能做到善始善终,那么此论可以流传后世;要是并非如此的话,恐怕只能让后世嘲笑你。”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