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唐纪 » 唐纪十二 > 唐纪十二 翻译

唐纪十二 翻译

起重光赤奋若(公元641年),尽昭阳单阏(公元643年)三月,凡二年有奇。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中

贞观十五年(辛丑,公元641年)

春季正月甲戌日,朝廷任命吐蕃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皇上赞赏禄东赞善于应答,把琅邪公主的外孙女段氏嫁给他为妻。禄东赞推辞说:“我在本国自有妻子,是父母为我聘娶的,不能抛弃她。况且赞普还没有拜见公主,我作为陪臣怎么敢先娶呢?”皇上更觉得他贤能,虽然想要用大恩来抚慰他,最终也没有如愿。

丁丑日,皇上命令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持符节护送文成公主到吐蕃。赞普非常高兴,见到李道宗,完全按照女婿的礼节行事,他仰慕中原的服饰、仪仗的盛美,为公主另外修筑城郭宫室而让她居住在那里,自己穿着精美丝织品做的衣服去见公主。该国人都用红土抹脸,公主厌恶这种做法,赞普就下令禁止这样做。他还逐渐改变其猜忌粗暴的性情,派子弟进入国子学,学习《诗经》《尚书》等典籍。

乙亥日,突厥俟利苾可汗开始率领部落渡过黄河,在原定襄城建立牙帐,拥有三万户,军队四万人,战马九万匹,于是上奏说:“我过分蒙受恩宠,成为部落的首领,希望子子孙孙为国家效犬马之劳,守卫北方的门户。如果薛延陀前来侵犯,请准许我的家属进入长城以内。”朝廷下诏批准。

皇上将要亲临洛阳,命令皇太子监理国政,留下右仆射高士廉辅佐他。辛巳日,皇上来到温泉。卫士崔卿、刁文懿不想在外服役,希望皇上受到惊吓而停止出行,就在夜里朝行宫射箭,有五箭射入寝宫的庭院中,二人都以大逆之罪论处。

三月戊辰日,皇上亲临襄城宫,当地天气闷热,又有很多毒蛇。庚午日,朝廷撤销襄城宫,把房屋分赐给百姓,将阎立德免官。

夏季四月辛卯朔日,朝廷下诏宣布来年二月将在泰山举行祭祀。

皇上认为近代以来的阴阳杂书,有太多错误和伪造的内容,命令太常博士吕才和众术士刊定其中可以通行的,共编成四十七卷。己酉日,书编修完毕,进献给皇上。吕才为每本书撰写序言,用经史来验证。他为《宅经》作序,指出:“近代以来巫师胡乱以五音划分姓氏,比如以张姓、王姓为商音,武姓、庾姓为羽音,似乎是取其押韵,至于以柳姓为宫音,以赵姓为角音,又不符合这一规律。有时同出于一个姓,却分别属宫音、商音。有时复姓的几个字,不能分辨属于徵音还是羽音。这就是没有考察古事,从而背离义理的情况。”他为《禄命》作序,指出:“关于俸禄和命数的书,多说总有能说中的,人们就相信。然而长平之战中赵国士兵被坑杀,没听说他们的八字都犯三刑。南阳地区出现过很多贵人,哪里一定要遇上六合吉日?现在也有年岁相同官禄相同而最终贵贱相差悬殊,命运与共一母所生而寿命长短不同的情况。按这种说法鲁庄公应该贫穷卑贱,又瘦弱矮小,只是能长寿。按这种说法秦始皇不应该有官爵,纵使得到俸禄,也少有奴婢,为人没有起始而有终结。按这种说法汉武帝、北魏孝文帝都不应该有官爵。宋武帝的官禄与命数应该都是空无的,只能有一个长子,即使有次子,按这种说法也会死得很早。这些都是官禄和命数不灵验的明证。”他为《葬》作序,指出:“《孝经》说:‘占卜选择墓地然后安葬。’大概是因为人死后,身体和魂魄要永远安息,可是朝代更替,泉水与石块交相侵蚀,不能预知,所以要通过占卜来预测。近代选择年月,勘察墓地,认为一件事有差错,就会产生涉及生死的祸患。查考《周礼》,天子、诸侯、大夫下葬都有规定的月数。这说明古人不选择年月。《春秋》说:‘九月丁巳日,安葬定公,下雨,没能够安葬,戊午日,太阳西斜,才得以安葬。’这说明下葬不选择日期。郑国安葬简公,有司墓的房屋挡路,拆毁它就可以在早晨下葬,不拆则要到中午才能下葬,子产没有拆毁房屋,这说明下葬不选择时辰。古代下葬都在国都的北面,墓地有固定的地方,这说明下葬不选择地点。现在关于丧葬的书上说子孙富贵、贫贱、短命或长寿,都是因为占卜选择墓地的缘故。子文三次为令尹而三次被罢免,柳下惠三次做士师而三次被免职,估计他们的坟墓,也没有迁移过。而乡野村俗没有见识,巫师术士胡乱解说,在捶胸顿足的时候,选择下葬地点而希望能得到官爵。在悲伤痛苦的时候,选择下葬时辰而希望得到财利。有人说每逢辰日不能哭泣,于是微笑着面对前来吊唁的客人。有人说家中对亲临坟墓有禁忌,于是身穿着礼服不去为他的父母送葬。如此伤风败俗,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术士都厌恶吕才的话,可是有识之士都认为很精辟。

丁巳日,果毅都尉席君买率领精锐骑兵一百二十人,袭击吐谷浑丞相宣王,击败敌人,将其兄弟三人斩首。当初,丞相宣王独掌国政,密谋袭击弘化公主,劫持国王诺曷钵投靠吐蕃。诺曷钵得到消息,率领轻装骑兵投奔鄯善城,他的大臣威信王带兵迎接,所以席君买替他讨伐宣王。该国人受到惊扰,朝廷派户部尚书唐俭等人前去安抚他们。

五月壬申日,并州百姓来到朝廷请求皇上在泰山祭天后,返回时亲临晋阳,皇上同意了。

丙子日,百济派人前来报告国王扶馀璋的死讯,朝廷派使者册命他的儿子扶馀义慈继位。

己酉日,有彗星在太微垣附近闪耀,太史令薛颐进言说“不可以去东方祭天”。辛亥日,起居郎褚遂良也说起这件事。丙辰日,朝廷下诏不去封禅。

太子詹事于志宁的母亲去世,但他很快就被征召重新任职。太子修建宫室,妨碍农事,又喜爱靡靡之音,于志宁劝谏,他不听。太子又宠信亲近宦官,经常有宦官围在身边,于志宁上书,认为:“自从易牙以后,宦官导致国家灭亡的事例就不止一件。现在殿下亲近这类人,导致他们欺凌士大夫,这种风气不可以助长。”太子役使太仆寺的驾车人,半年不允许他们轮流值班,又私下带突厥人达哥友进入宫中,于志宁上书直言劝谏,太子非常生气,派刺客张思政、纥干承基去杀于志宁。二人进入于志宁的宅第,见到于志宁睡在草席上,最终不忍心杀他而作罢。

西突厥沙钵罗叶护可汗多次派使者进宫纳贡。秋季七月甲戌日,皇上命令左领军将军张大师持符节按照他现有的名号册立他为可汗,赐给他旗鼓。皇上又命令使者多带财物,在沿途各国购买好马,魏徵劝谏说:“可汗之位还没有确定而先去买马,他们一定认为陛下的想法是买马,只是用册立可汗为名义罢了。假如可汗得以册立,他们蒙受的恩德一定浅薄。若是可汗没有被册立,他们的怨恨就很深了。各国听说这件事,也会轻视中原。买卖可能都做不成,做成也不算完美。如果能使他们安定,那么各国的马,不用买就会自动送上门来了。”皇上欣然采纳而停止买马的事。

乙毗咄陆可汗和沙钵罗叶护相互攻伐,乙毗咄陆的势力逐渐强大,西域各国大多依附于他。不久,乙毗咄陆指使石国的吐屯攻打沙钵罗叶护,将其擒获后押送过来,把他杀死。

丙子日,皇上指着宫殿对身边的近臣说:“治理天下就像建造这些房屋,营建完毕后,不要多次改变移动。如果更换一根椽子,整理一片屋瓦,踩踏摇动,一定会有所损伤。如果贪求新奇,改变法度,不长久持守道德,搅扰百姓的事情就确实太多了。”

皇上派职方郎中陈大德出使高句丽,八月己亥日,从高句丽返回。陈大德最初进入高句丽境内时,想要了解当地的山川名胜和风土民俗,他经过一座城镇,把精美的丝织品送给当地官员,说:“我平素喜好山水,这里如果有名胜,我想要去游览。”当地官员非常高兴,引导他去游览,走遍了当地名胜,经常能见到中原人,自称“家在某郡,隋末随军作战,留在高句丽,高句丽把离家远游的女子嫁给我为妻,和高句丽人杂居在一起,我这样的人大概接近当地人的一半了”。他们顺便询问亲戚的生死,陈大德欺骗他们说:“都没病没灾。”他们都流着眼泪相互转告。几天后,隋朝遗民见到陈大德就哭泣的,遍布郊野。陈大德向皇上进言说:“该国听说高昌灭亡的消息,非常害怕,频繁到驿馆问候,次数超过以往。”皇上说:“高句丽本来只是汉朝四郡之地罢了,我调发几万士兵攻打辽东,他们一定会倾尽全国兵力相救。如果另外派水军从东莱出发,从海路直奔平壤,水陆两路合围,攻取该国并不难。只是山东各州县民生凋敝尚未恢复,我不想再搅扰人民了。”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