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十二 翻译 第2节
乙巳日,皇上对身边的近臣说:“我有两件高兴的事和一件恐惧的事。最近几年大丰收,长安一斗粟价值三、四钱,这是第一件高兴的事。北方胡虏已经臣服很长时间了,边境没有忧患,这是第二件高兴的事。政治安定就容易滋生骄奢的风气,骄奢盛行就会很快遭致危亡,这是一件恐惧的事。”
冬季十月辛卯日,皇上在伊阙狩猎。壬辰日,他亲临嵩阳。辛丑日,他返回宫中。
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世在任十六年,政令通畅而纪律严明,各族民众心悦诚服。皇上说:“隋炀帝搅扰百姓,修筑长城来防备突厥,最终毫无用处。我只是将李世
安置在晋阳就能使边境安宁,称他为长城,难道不是很壮美吗?”十一月庚申日,朝廷任命李世
为兵部尚书。
壬申日,皇上向西返回长安。
薛延陀真珠可汗听说皇上将要到东方祭天,对他的部下说:“天子去泰山祭天,兵马都会跟随前往,边境守备一定空虚,我在这个时候攻取思摩,就像摧枯拉朽一样容易了。”于是他命令儿子大度设调发同罗、仆骨、回纥、靺鞨、等部族的士兵共二十万人,渡过漠南,屯驻在白道川,占据善阳岭来攻打突厥。俟利苾可汗不能抵挡,率领部落进入长城以内,戍守朔州,派使者向朝廷求援。
癸酉日,皇上命令营州都督张俭率领部下的骑兵以及奚、、契丹军队逼近薛延陀东部边境,任用兵部尚书李世
为朔州道行军总管,率领士兵六万人,其中骑兵为一千二百人,屯驻在羽方,任命右卫大将军李大亮为灵州道行军总管,率领士兵四万人,其中骑兵为五千人,屯驻在灵武,右屯卫大将军张士贵率领士兵一万七千人,担任庆州道行军总管,从云中出发,任命凉州都督李袭誉为凉州道行军总管,从薛延陀西部进兵。
众将领辞行时,皇上告诫他们说:“薛延陀仰仗他们的强盛,穿越沙漠南下,行进几千里,战马已经疲惫瘦弱。大凡用兵的方法,就是见到有利形势赶快行动,见到不利局面迅速撤退。薛延陀不能趁思摩没有防备,急速进攻,思摩进入长城,他们又不赶快后退。我已经敕令思摩割除并烧掉秋天的牧草,对方的粮草一天天变少,在野外也掠夺不到东西。最近侦察兵来报,说他们的马把树林里的树皮枝叶都啃光了。各位应当和思摩共同牵制敌人,不用迅速出战,等到敌人将要撤退时,一举奋力攻击,就一定会击败敌人了。”
十二月戊子日,皇上返回京师。
己亥日,薛延陀派使者入京朝见,请求与突厥和亲。甲辰日,李世在诺真水打败薛延陀。当初,薛延陀攻打西突厥沙钵罗和阿史那社尔,都凭借步兵作战取胜。等到他们将要来进犯时,就大规模操练步兵战法,让五个人为一队,一个人牵马,四人前进作战,战胜就骑上马追赶。于是大度设率领三万骑兵逼近长城,想要攻打突厥,可是思摩已经逃走,他知道追不上,就派人登上城楼谩骂。正逢李世
领唐朝士兵赶到,尘土遮蔽天空,大度设感到害怕,率领他的部众从赤柯泺向北逃走。李世
挑选麾下以及突厥的精锐骑兵六千人走直路截击,跨越白道川,在青山追上敌人。大度设行军很多天,到达诺真水,停止行军转过来迎战,战阵绵延十里。突厥士兵先和他们交战,没有取胜,撤退逃走。大度设乘胜追击,遭遇唐朝士兵。薛延陀万箭齐发,唐军战马被射死很多。李世
命令士兵都下马,手执长矛径直向前冲杀。薛延陀部众溃散,副总管薛万徹出动几千名骑兵抓捕薛延陀部队小队中牵马的人。薛延陀士兵失去战马,不知道该怎么办,唐朝士兵发起猛攻,斩获三千多首级,擒获五万多俘虏。大度设脱身逃走,薛万徹没有追上。薛延陀部众来到漠北,正赶上下雪,人和牲畜有十分之八九被冻死。
李世回军到定襄。突厥居住在五台的思结部反叛逃走,当地守兵追击他们,正赶上李世
的军队回来,两面夹攻,将叛军全部诛杀。
丙子日,薛延陀的使者辞行,皇上对他说:“我和你们约定与突厥以大漠为疆界,如果有人相互侵扰,我就发兵征讨。你们仰仗自己的强大,穿越沙漠进攻突厥。李世所率领的才几千名骑兵罢了,你们就已经这样窘迫!你回去告诉可汗:‘凡事都要权衡利弊,可以选择适宜的去做。’”
皇上询问魏徵:“近来朝中大臣为什么不议论朝政?”魏徵回答说:“陛下虚心采纳众人的建议,就一定会有人言事。大臣愿意为国献身的太少,爱惜性命的太多,他们害怕获罪,所以就不言事了。”皇上说:“对。大臣代人奏事而违背圣意,动辄处以死刑,这与赴汤蹈火冲锋陷阵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大禹向提出善言的人下拜,实在是为这个原因。”
房玄龄、高士廉在路上遇到少府少监窦德素,问:“北门最近在营建修缮什么工程?”窦德素奏报这件事。皇上大怒,责备房玄龄等人说:“您只负责朝中政事,北门的小工程,与您有什么关系?”房玄龄等人下拜谢罪。魏徵进言说:“我不知道陛下为什么要责备房玄龄等人,房玄龄等人又为什么要谢罪?房玄龄等人身为陛下所器重的大臣,对朝廷内外的事情怎么能有不应该知道的道理?假使工程应该实施,他们就会帮助陛下完成这件事。不应该营建,他们就会请求陛下停工。他们询问有关部门,是理所应当的。不知道因为什么罪过而责怪他们,他们又因为什么罪过而谢罪!”皇上感到非常羞愧。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