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十八 翻译
起重光协洽(公元671年),尽重光大荒落(公元681年),凡十一年。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之下
咸亨二年(辛未,公元671年)
春季正月甲子日,皇上来到东都洛阳。
夏季四月甲申日,朝廷任命西突厥阿史那都支为左骁卫大将军兼匐延都督,以安抚招集五咄陆的部众。
起初,武元庆等人死后,皇后便上奏皇上,以她姐姐的儿子贺兰敏之作为她父亲武士彟的子嗣,承袭周国公的爵位,改姓武氏,使他连续升官到弘文馆学士、左散骑常侍。魏国夫人死的时候,皇上碰见武敏之,悲恸哭泣说:“早上我外出临朝听政的时候,她还安然无恙,退朝之时就无法抢救了,怎么死得这么突然!”武敏之只是大哭并不回答。皇后听到这个情况后,说:“这个孩子怀疑我!”从此开始憎恨他。武敏之相貌美丽,与外祖母太原王妃杨氏淫乱;后来在为杨氏守丧的时候,他又除去丧服,命歌妓奏乐歌舞。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貌美,皇上和皇后亲自选她作太子妃,婚期已定,武敏之竟强奸了她。于是皇后给皇上上书,揭露他前后所犯下的罪行,请求将他放逐至边远地区。六月丙子日,皇上命令将武敏之流放至雷州,恢复他的本来姓氏。贺兰敏之抵达韶州,被马缰绳绞死。朝廷官吏中由于曾与他交游而被流放到岭南的有很多。
秋季七月乙未朔日,高侃在安市城击败叛唐的高丽残余部队。
九月丙申日,潞州刺史徐王李元礼去世。
冬季十一月甲午朔日,发生了日食。
皇上自东都洛阳巡游许州、汝州;十二月癸酉日,在叶县围猎;丙戌日,回到东都。
三年(壬申,公元672年)
春季正月辛丑日,朝廷任命太子右卫副率梁积寿为姚州道行军总管,率领军队讨伐反叛的蛮族。
庚戌日,昆明蛮十四姓二万三千户归附唐朝,设置殷州、敦州和总州。
二月庚午日,唐朝将吐谷浑迁移至鄯州浩亹水南方。吐谷浑畏惧吐蕃的强大,在鄯州住得不安心,同时也认为鄯州土地狭小,不久又迁移至灵州,朝廷在他们的新住地设置安乐州,任命可汗诺曷钵为州刺史。吐谷浑从前的居住地都被吐蕃占领。
己卯日,侍中、永安郡公姜恪去世。
夏季四月庚午日,皇上来到合璧宫。
吐蓄派遣大臣仲琮来到朝廷进贡,皇上向他询问吐蕃的风俗,他回答说:“吐蕃的土地贫瘠、气候寒冷,风俗朴实鲁钝;但法令严谨完备,上下一心,议论政事经常是自下而上,根据人们的利益所在而实施,所以吐蕃能够长时间地存在。”皇上又指责他有关吐蕃吞灭吐谷浑、击败薛仁贵、侵逼凉州等事,他回答说:“我只是受命前来进贡而已,至于军事方面的事,不是我能回答的。”皇上赏赐他优厚的礼物并遣送他回去。癸未日,朝廷派遣都水使者黄仁素出使吐蕃。
秋季八月壬午日,特进高阳郡公许敬宗去世。太常博士袁思古提出建议:“许敬宗抛弃长子于边远地区,把小女儿嫁给夷貊。根据《谥法》中的‘名与实不符称为缪’,请把他的谥号定为‘缪’。”许敬宗的孙子太子舍人许彦伯责备袁思古与许家有私怨,请求更改其它谥号。太常博士王福畤建议,认为:“得失是一时的事情,而荣辱却是永恒的。若趁机发泄私怨是事实,应该依法定罪;如果不是这样,袁思古提的谥号按理是不能违背的。”户部尚书戴至德对王福畤说:“高阳郡公有这样高的职位和待遇,怎么还给予‘缪’的谥号?”王福畤回答说:“以前晋朝司空何曾既忠又孝,只是因为每天饮食耗费万钱,秦秀在他死之后就给予‘缪’的谥号。许敬宗的忠和孝都不及何曾,而饮食女色的耗费却超过他,给予‘缪’的谥号,对得起许敬宗了。”皇上下诏令召集五品以上官员重新进行评议,礼部尚书阳思敬建议道:“按《谥法》,有过错能改就称为‘恭’,请给他定谥号为‘恭’。”皇上听从他的建议。许敬宗曾向皇帝奏请将他的儿子许昂流放至岭南,又将女儿嫁给蛮族首领冯盎的儿子,并多收取他的财物,所以袁思古的评议提及这些事。王福畤,是王勃的父亲。
九月癸卯日,朝廷改封沛王李贤为雍王。
冬季十月己未日,皇上下诏让太子监守国家政事。
壬戌日,皇上的车驾从东都出发。
十一月戊子朔日,发生了日食。
甲辰日,皇上的车驾回到京师。
十二月,唐将高侃与高丽剩下的部众在白水山交战,高侃将他们打败。新罗派兵援救高丽,高侃也将他们击败。
癸卯日,任命左庶子刘仁轨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太子很少接见东宫的属官,典膳丞全椒人邢文伟经常减少他的膳食,并上书劝谏太子。太子回信给邢文伟,以经常生病和服侍皇上没有时间接见大臣而向邢文伟请罪,并采纳他的意见。没过多久,右史职位出现空缺,皇上说:“邢文伟侍奉我的儿子,能以撤减膳食的方式进行规劝,是正直的人。”便提升他为右史。
太子在宴集群臣时,命令宫中臣子表演“掷倒”的杂耍,轮到左奉裕率王及善表演时,他说:“表演‘掷倒’本是乐官的事,如果奉命跳的话,怕是会失去辅佐殿下的身份了。”太子向他承认了错误。皇上听说之后,赏赐给王及善缣一百匹,不久又升迁到左千牛卫将军。
四年(癸酉,公元673年)
春季正月丙辰日,绛州刺史郑惠王李元懿去世。
三月丙申日,皇上下诏令命刘仁轨等人改修国史,因为从前许敬宗等人所记之事很多不符合史实。
夏季四月丙子日,皇上的车驾来到九成宫。
闰五月,燕山道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在瓠芦河以西将高丽叛乱者击败,俘虏敌军数千人,剩下的部众投奔新罗。当时李谨行的妻子刘氏居留伐奴城,高丽带领靺鞨人来袭击,刘氏披甲带领众人镇守城池,相持一段时间之后,敌军撤退。皇上嘉奖她的功绩,将其封为燕国夫人。李谨行,是靺鞨人突地稽的儿子,武力勇猛过人,许多夷人都害怕他。
秋季七月,婺州发生水灾,溺水而亡的有五千人。
八月辛丑日,皇上因患疟疾,命令太子在延福殿接受各部门奏报。
冬季十月壬午日,中书令阎立本去世。
乙巳日,皇上的车驾返回京师。
十二月丙午日,弓月王和疏勒王前来归降。西突厥兴昔亡可汗统治的时期,各个部落叛离分散,弓月和阿悉吉全都发动叛乱。后来唐将苏定方领兵征伐西突厥,擒住阿悉吉返回唐朝,弓月便向南边勾结吐蕃,向北边招引咽面,共同进攻疏勒,疏勒投降。于是皇上派遣鸿胪卿萧嗣业发兵征讨弓月。萧嗣业带领的兵马还没到达,弓月畏惧,便跟疏勒一起来唐朝投降。皇上赦免他们的罪行,遣送他们回国。
上元元年(甲戌,公元674年)
春季正月壬午日,朝廷任命左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刘仁轨为鸡林道大总管,卫尉卿李弼、右领军大将军李谨行为刘仁轨的副手,带兵讨伐新罗。当时新罗王金法敏既接受高句丽的叛兵,又占据百济原有的土地,并派人守护。皇上对此很生气,下令削除新罗王金法敏的官爵;立他居留在京师的弟弟右骁卫大将军、临海郡公金仁问为新罗王,并派他回国就位。
三月辛亥朔日,发生了日食。
贺兰敏之获罪之后,皇后奏请从岭南召回她哥哥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继承周国公的爵位,担任尚衣奉御。夏季四月辛卯日,升迁为宗正卿。
秋季八月壬辰日,皇上追尊他的七世祖宣简公为宣皇帝,七世祖母张氏为宣庄皇后;六世祖懿王为光皇帝,六世祖母贾氏为光懿皇后;祖父太武皇帝为神尧皇帝,祖母太穆皇后为太穆神皇后;父亲文皇帝为太宗文武圣皇帝,母亲文德皇后为文德圣皇后。皇上改称天皇,皇后改称天后,以避开先帝、先后的称呼。更改年号为上元,实行大赦。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