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唐纪 » 唐纪十八 > 唐纪十八 翻译 > 第2节

唐纪十八 翻译 第2节

戊戌日,下敕令:“文武官员三品以上穿紫色服装,佩金玉带;四品穿深红色服装,佩金带;五品穿浅红色服装,佩金带;六品穿深绿色服装,七品穿浅绿色服装,都佩银带;八品穿深青色服装,九品穿浅青色服装,都佩黄铜带;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穿黄色服装,佩铜铁带。其他不是平民百姓的,不必穿黄色服装。”

九月癸丑日,朝廷命令恢复长孙晟、长孙无忌的官爵,让长孙无忌的曾孙长孙翼继承赵公爵位,允许将长孙无忌的遗体从流放地送回到长安,陪葬在昭陵。

甲寅日,皇上登上翔鸾阁,观看大宴饮。将乐队为东、西两部分,让雍王李贤负责东半部,周王李显负责西半部,东、西两部分互相角逐胜负来取乐。郝处俊对皇上规劝说:“雍王和周王年纪尚幼,志趣还没有定型,正是互谅互让、亲密无间的时候。如今分成两部分互相夸耀竞争,歌舞戏子,言语没有法度,为了争夺胜负,互相讥讽失去礼节,这不是推崇礼义,鼓励和睦的做法。”皇上震惊地说:“您的远见卓识,不是其他人能赶得上的。”于是立刻停止比赛。

这一天,卫尉卿李弼在宴会上暴毙,为了悼念他,大宴饮停止一天。

冬季十一月丙午朔日,皇上从京师出发;己酉日,在华山下的曲武原打猎;戊辰日,抵达东都洛阳。

箕州录事参军张君澈等诬告箕州刺史蒋王李恽与他的儿子汝南郡王李炜发动叛乱,皇上命令通事舍人薛思贞乘驿站的马车前去调查。十二月癸未日,蒋王李恽害怕,上吊自杀。皇上知道他没有罪,深感惋惜,于是将张君澈等四人处死。

戊子日,于阗王尉迟伏阇雄前来朝见。

辛卯日,波斯王卑路斯前来朝见。

壬寅日,天后上表,认为:“国家圣业的开始,出自玄元皇帝,请求皇帝命令王公以下各级官员都要学习《老子》,每年明经时,加试《老子》,考试办法跟《孝经》《论语》一样。”又请求:“从现在开始父亲还在世的,为死去的母亲服齐衰三年。又,八品以上在京官员,应该适当增加俸禄。”还有其他应办的事情,一共十二条。皇上下诏对天后给予褒奖,她的建议全部被采纳。

这一年,有个名为刘晓的人,上疏讨论选拔人才事宜,认为:“如今吏部以考查功过为手段,以书法和判文作为获取人才的方法,却不知道考察人的德行才能。况且假借他人的书法和判文的人太多了。还有,礼部选取士人,只凭文章定等次,所以天下的士人,都舍弃道德品行而追逐写作技巧,于是有早晨考取甲等进士而晚上便因犯法而被治罪的人。这样的人,即便每天能诵读上万言,跟治道又有什么关系呢!能在七步之内写好文章,未必就能教化好百姓。何况将心思全用在花草树木上面,将笔墨全耗费于描绘山水景色,这种情况竟能形成风气,岂不是太荒谬了!人们仰慕的声名,好比水一定向下流一样,在上位的人喜欢什么,在下位的人喜欢的程度就一定会超过他们。陛下若要选拔人才首先应该考虑他们的道德品行,写作技艺放在后面,这样众多的士人就会迅速地修养德行,四方百姓都会闻风响应!”

二年(乙亥,公元675年)

春季正月丙寅日,朝廷在于阗国设立毗沙都督府,将于阗国分割成十个州,任用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为毗沙都督。

辛未日,吐蕃派遣大臣论吐浑弥去唐朝求和,并且请求跟吐谷浑恢复睦邻关系;皇上没有允许。

二月,刘仁轨在七重城击败新罗的部队,又让靺鞨渡海攻下新罗南部地区,斩杀俘虏很多敌军。刘仁轨带领军队返回。朝廷下诏任命李谨行为安东镇抚大使,屯兵在新罗的买肖城,作为经营策略之地,李谨行打了三仗都取得胜利,于是新罗派遣使者去唐朝进贡,并且向皇上谢罪;皇上加以赦免,并恢复新罗王金法敏的官职和爵位。金法敏的弟弟金仁问中途返回唐朝,改封为临海郡公。

三月丁巳日,天后于邙山之南祭祀蚕神,朝廷官员与各州使者均出席陪祭。

皇上受到风眩病的困扰,商量由天后代为处理国家政事。中书侍郎、同三品郝处俊说:“皇帝治理外朝,皇后治理内务,这是自然的道理。从前魏文帝曹丕曾立下法令,虽然皇帝幼小,但也不许太后去朝廷听政,为的是杜绝祸乱的发生。陛下怎么不将高祖、太宗的天下传给子孙而委托给天后呢!”中书侍郎昌乐人李义琰说:“郝处俊说的话很忠心,陛下应当听取!”皇上于是停止原来的计划。

天后广泛招募如著作郎元万顷、左史刘祎之等文人学士,让他们撰写《列女传》《臣轨》《百僚新戒》《乐书》,总共一千多卷。朝廷的奏议与各部门的表疏,经常暗中让他们参与决断,以此来分减宰相的权力,当时的人称这批人为北门学士。刘祎之,是刘子翼的儿子。

夏季四月庚辰日,朝廷任命司农少卿韦弘机为司农卿。韦弘机兼管东都洛阳屯田事务,接受诏令维修东都的宫殿园林。如果有宦官在皇家园林里犯法,韦弘机先行杖打,之后上奏。皇上认为他有才能,赏赐他数十匹绢布,说:“日后再有犯法的人,你就加以拷打,不必再上报。”

起初,左千牛将军长安人赵瓌娶高祖之女常乐公主,所生的女儿即周王李显的妃子。常乐公主得到皇上的厚待,天后对此不满。辛巳日,周王的妃子因为犯罪被废黜,禁闭在内侍省,送去的食物都是生的,派人监视她的烟囱是否冒烟,后来发现有几天不出烟,开门一看,尸体已经开始腐烂了。赵瓌也由定州刺史贬为栝州刺史,还命令常乐公主跟他前去赴任,不许他们回京师朝见。

太子李弘性情仁爱孝顺、谦虚恭谨,皇上非常喜欢他;他礼待士大夫,获得朝廷内外的爱戴。天后当时刚刚得志,太子李弘奏事数次违背她的旨意,所以天后不喜欢他。义阳、宣城两位公主,是萧淑妃的女儿,因受母亲的原因而获罪,被囚禁在别宫里,年过三十还没出嫁。太子李弘见到这种情况既吃惊也很同情,立即上奏请求准许她们出嫁,皇上批准。天后很生气,当日便将她们分别嫁给正在值班的翊卫权毅、王遂古。己亥日,太子李弘于合璧宫过世,当时人们认为是天后用毒酒害死的。

壬寅日,皇上回到洛阳宫。五月戊申日,皇上下诏说:“我正计划把帝位禅让给太子,而他突然一病不起,现在重申以前的命令,给予尊贵的名号,可将谥号定为孝敬皇帝。”

六月戊寅日,朝廷立雍王李贤为皇太子,大赦天下。

天后不喜欢慈州刺史杞王李上金,有关部门奉承她的旨意奏报他有罪;秋季七月,李上金因罪被解除职务,并被安置在澧州。

八月庚寅日,朝廷将孝敬皇帝安葬在恭陵。

戊戌日,朝廷任命戴至德为右仆射,庚子日,朝廷任命刘仁轨为左仆射,两人依然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张文瓘担任侍中,郝处俊担任中书令,李敬玄担任支部尚书兼左庶子,依然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

刘仁轨、戴至德每天轮流接受诉状,刘仁轨经常以好听的言词答应递讼诉人的要求,戴至德一定根据道理进行辩难诘问,不曾轻易定夺,的确有冤枉的,才暗中奏报皇帝解决。所以,当时的美誉全归于刘仁轨。有人问戴至德原因,他说:“作威作福都是皇帝的权力,臣子怎么能盗用呢!”皇上听说这句话之后,很看重他。曾有老妇人想要找刘仁轨呈递讼辞,错误地拜访了戴至德。戴至德还没有看完讼辞,老妇人说:“本以为是懂事的仆射,原来是不懂事的仆射!快把讼辞还我!”戴至德笑着把讼辞还给老妇人。当时人都说他是位恭谨忠厚的人。张文瓘当时兼任大理卿,囚犯们听闻他改任待中,没有不痛哭的。张文瓘个性严厉刚正,对于各个部门的奏书,经常加以纠正或提出异议,皇上很信任他。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