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十九 翻译
起玄黓敦牂(公元682年),尽柔兆阉茂(公元686年),凡五年。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
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
春季二月,朝廷在蓝田建造万泉宫。
癸未日,更改年号,大赦天下。
戊午日,朝廷将皇孙李重照立为皇太孙。皇上准备为他开设府署,设立官属,询问吏部郎中王方庆的建议,王方庆回应说:“晋和齐都曾立过皇太孙,太子的官属就是皇太孙的官属,不曾听说太子还在东宫而又另立皇太孙的事情。”皇上说:“从我开始,可以吗?”回答说:“三代的礼仪不互相承袭,有什么不可以!”于是王方庆奏请为皇太孙设置师傅等官。后来皇上忧虑如此做不合古法,始终没有任命。王方庆,是王褒的曾孙,名,字方庆,以字通行。
西突厥阿史那车薄率领西突厥十姓部众发动叛乱。
夏季四月甲子朔日,发生了日食。
皇上因为关中地区发生饥荒,米价每斗涨至三百钱,准备前去东都;丙寅日,从京师长安出发,留下太子监理国家政事,派刘仁轨、裴炎、薛元超辅佐他。当时因为皇上出行匆忙急迫,随行人员有饿死在路上的。皇上考虑到路上有很多草野盗贼,便命令监察御史魏元忠在皇帝车驾前后检查。魏元忠接受命令之后,即检查长安万年县监狱,从中找出一名神采和语言都跟一般人不同的盗贼囚犯,命令解除他的枷锁,让他外面套上官服,骑马相从,与他一起食宿,把整治盗贼的任务托付给他,这个囚犯微笑着答应。待到抵达东都洛阳,以万计的士卒马匹,一文钱都没有遗失。
辛未日,朝廷任命礼部尚书闻喜宪公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右金吾将军阎怀旦等三总管分道征讨西突厥。军队还没出发,裴行俭就去世了。
裴行俭有甄别人才的本领,他刚做吏部侍郎的时候,前进士王勮、咸阳尉栾城人苏味道都还没有出名。裴行俭第一次见到他们,就跟他们说:“你们两位日后一定先后担任掌管选拔官吏的职务,我有年少的儿子,愿意托给你们照顾。”那时王勮的弟弟王勃和华阴杨炯、范阳卢照邻、义乌骆宾王都因文才而有美名,司列少常伯李敬玄尤其看重他们,认为他们将来一定飞黄腾达。裴行俭说:“读书人堪当重任,应当首先在于度量见识,之后是才艺。王勃等虽有文章才华,但是气质轻浮,哪里是享受爵位俸禄的材料!杨炯稍微沉静,应该可以担任县令、县长;其余的人能得善终就很幸运了。”后来王勃渡海时落水而亡,杨炯死在盈川县令任上,卢照邻因患顽症不能治愈,投水自杀,骆宾王因叛乱被处死,王勮、苏味道都任掌管栓选官吏的职务,正如裴行俭预言的那样。裴行俭担当将帅,所提拔的将佐如程务挺、张虔勖、王方翼、刘敬同、李多祚、黑齿常之,后来大多成为名将。
裴行俭曾命令身边随从取犀角、麝香,结果遗失了。皇帝下令赏赐裴行俭马和鞍,礼部令史在送给他的时候因马跑得太快,结果跌倒,弄破马鞍。这两个人均畏罪逃走,裴行俭派人召回他们,对他们说:“你们都错了,为什么把我看得这么小气!”对待他们仍跟从前一样。击败阿史那都支的时候,获得一个玛瑙盘,二尺多宽,他让将士观赏,军吏王休烈捧着盘子走上台阶时,跌了一跤将盘子摔碎了,王休烈非常恐惧,叩头直至流血。裴行俭笑着说:“你不是故意的,何必如此呢!”不再有惋惜的神色。皇上下诏将阿史那都支等人的三千多件资产金器和三千多头各种牲畜赐给他,他都分给亲戚朋友和属下将领们,没几天全部送光。
阿史那车薄包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翼带领军队援救,在伊丽水击败敌人,斩杀一千多首级。不久三姓咽面与车薄会合兵力抵抗王方翼,双方在热海交战,流箭射穿王方翼的手臂,他用佩刀将箭杆砍断,身边的人都不知道他中箭。他所带领的军队中的胡兵谋划逮捕他以响应阿史那车薄,王方翼听闻这一情况后,将他们全部召来开会,假装拿出军用物资要赏赐他们,其实则是依次将他们拖出去斩首,正好遇上大风,王方翼让人猛击金鼓以盖住他们的喊声,杀死七十多人,而他们的同伴都没有发觉。接着王方翼又分别派遣副将袭击阿史那车薄、咽面,大败对方,擒获酋长三百人,于是西突厥得以平定。阎怀旦最终也没有领兵出发。王方翼随后任夏州都督,被召入京,商量边境的事务。皇上看见他的衣服上有血渍,询问他,他才详细陈述了热海苦战的情况,皇上见了他的伤口不禁叹息;但最终因为他是已废皇后的近支亲属,不可重用而让他返回夏州。
乙酉日,皇上来到东都洛阳。
丁亥日,朝廷任命黄门侍郎颍川人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情、秘书员外少监兼检校中书侍郎鼓城人郭正一、吏部侍郎鼓城人魏玄同一并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皇上想重用郭待举等人,对崔知温说:“郭待举等人的声望和经历还浅,暂且让他们参与政事,还不能跟你们诸位有相同的官号。”从此以后,宫外官署四品以下主持政事的人,开始以平章事为名。岑长倩,是岑文本哥哥的儿子。
先前,魏玄同担任吏部侍郎之时,上书指出铨选官吏中的弊病,认为:“君主的本务,是委任人才并督责他成就事业,所委任的人合适,则被使用的人自然精干。所以周穆王任命伯冏为太仆正,说:‘谨慎选择你的属官。’这是让各个部门积极寻找职位低的官员,而天子任命职位高的官员。到了汉代,得到人才都是先由州县授官,由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大将军等五府征召任用,之后提升进入朝廷,从魏、晋以来,选官才专门委托吏部。以天下之广大,士人之众多,而交付于几个人之手,用个人写的公文来衡量他的才能,根据官府的文书簿册去考察他的品行,即便公平如秤,明澈就如同水和镜子,能力还是有限,观察还是有所不周,再说所委托的人不适当,而带来愚昧无知和阿谀自私的弊病呢!希望大致根据周代、汉代的办法,以挽救魏、晋以来的缺失。”上奏皇帝,却没有被采纳。
五月,东都下起连绵大雨。乙卯日,洛水泛滥,淹没一千多户居民。关中地区先发生水灾,后又发生旱灾、蝗灾,接着又发生瘟疫,一斗米的价格涨至四百钱,两京之间的路上死尸相互枕藉,甚至发生人吃人的情况。
皇上在泰山封禅之后,又想将五岳全部封禅,秋季七月,在嵩山南面营造奉天宫。监察御史里行李善感进谏说:“陛下封禅泰山,向上天报告太平,招致很多吉兆,可以跟三皇、五帝相比。近几年以来,粮食歉收,饿死的人太多了,四夷交相侵犯,兵车连年出动;陛下应该恭敬静默地思考治国之道以祈祷消除上天降下的灾害,却又广造宫室,劳役没有休止的时候,天下百姓没有不失望的。我作为国家的耳目,私下很为这件事担忧!”皇上虽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但也宽容他。自从褚遂良、韩瑗死后,朝廷内外的官员都很忌讳多说话,没人敢违背皇帝的意思而直言规劝,这种情况持续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到李善感开始进谏的时候,天下人都很高兴,称之为“凤鸣朝阳”。
皇上派遣宦官沿着长江运送奇异的竹子,准备种在宫苑里。宦官们征用船只以便装载竹子,所到之处恣行暴虐。路过荆州的时候,荆州长史苏良嗣将他们囚禁起来,上疏肯切地劝谏,认为:“为了获取远方的奇异物品,烦扰沿路百姓,恐怕不是圣人爱护百姓的心意。同时,小人擅自耍弄威权,也有害皇帝的圣明。”皇上对天后说:“我因为约束不严,果然被苏良嗣责备。”于是亲自下旨安慰,并命令苏良嗣将竹子抛入江中。苏良嗣,是苏世长的儿子。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