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唐纪 » 唐纪十九 > 唐纪十九 翻译 > 第2节

唐纪十九 翻译 第2节

黔州都督谢祐迎合天后的心意,逼零陵王李明自杀,皇上为之惋惜,黔州都督府官属都因此而被免职。后来谢祐留宿于平阁,与十多个婢妾在一起,某天夜里,全部掉了脑袋。垂拱年间,李明的儿子零陵王李俊、黎国公李杰被天后杀死,有关部门将其家产没收,得到谢祐的头颅,已被涂上漆做成便器,题款为“谢祐”,于是才知道是李明之子当年派刺客取走了他的脑袋。

太子留守在京师,时常游猎,薛元超上疏规劝;皇上听说之后,派使者慰问薛元超,同时将太子召到东都。

吐蕃将领论钦陵进犯唐朝柘、松、翼等州。皇上命令左骁卫郎将李孝逸、右卫郎将卫蒲山征发秦、渭等州士兵分道抵御。

冬季十月丙寅日,朝廷任命黄门侍郎刘景先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这一年,突厥余党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等聚集流散余众,占据黑沙城发动叛乱,侵入并州及单于都护府北部边境,将岚州刺史王德茂杀死。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薛仁贵领兵在云州攻击阿史德元珍,突厥人问唐朝大将是谁,回答道:“是薛仁贵!”突厥人说:“我们听说薛仁贵流放至象州,已经死去很长时间了,为什么骗我!”薛仁贵脱去头盔露出自己的脸,突厥人面面相觑,大惊失色,连忙下马列队行礼,并稍作退却。薛仁贵乘机奋力攻击,大败对方,斩首万余人,俘获二万多人。

吐蕃入侵河源军,军使娄师德率领士兵在白水涧反击,作战八次全部取胜。皇上任命娄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说:“你有文武才干,不要推辞!”

弘道元年(癸未,公元683年)

春季正月甲午朔日,皇上来到奉天宫。

二月庚午日,突厥侵犯定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将他们击退。乙亥日,又进犯妫州。三月庚寅日,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包围单于都护府,擒获司马张行师,并将其杀死。朝廷派遣胜州都督王本立、夏州都督李崇义带兵分道援救。

太子右庶子、同中书门下三品李义琰改葬父母,让他舅舅家迁移旧坟。皇上得知后,大怒说:“李义琰仰仗权势,欺负舅舅,不可以再让他掌管政事!”李义琰听到后,内心不安,便以脚病为理由请求退休。庚子日,朝廷任命李义琰为银青光禄大夫,并批准退休。

癸丑日,守中书令崔知温去世。

夏季四月己未日,皇上回到东都洛阳。

绥州步落稽白铁余,把铜佛埋在地下,时间长了,上面长满杂草,他哄骗同乡人说:“我在这里数次看见佛光。”于是择日聚集众人挖地,果然获得铜佛,他便说:“能看见圣佛的人,什么病都会好。”远近各处的人都闻讯而来。白铁余以几十层不同颜色的口袋将铜佛盛起来,获得优厚的施舍,才拿去一层口袋。几年的时间,归附他的信徒很多,于是阴谋叛乱。他占领域平县,自称为光明圣皇帝,设置各种官职,袭击绥德、大斌二县,杀死官吏,焚烧百姓住房。朝廷派遣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与夏州都督王方翼征伐他们,甲申日,攻克他们占领的城邑,擒获白铁余,剩下的叛党也都平定了。

五月庚寅日,皇上前去芳桂宫,走到合璧宫,遭遇大雨只好返回。

乙巳日,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侵扰唐朝蔚州,将刺史李思俭杀死,丰州都督崔智辩带兵在朝那山北截击,战败,被突厥人俘虏。朝廷商议想废除丰州,将丰州百姓迁移至灵、夏二州。丰州司马唐休璟进言,认为:“丰州以黄河为屏障,位于敌人的要害地带,自秦、汉以来,都设置郡县,土地适合放牧耕种。隋朝末年祸乱,将当地百姓迁移至宁、庆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灵、夏二州为边境。贞观末年,招募百姓充实人口,西北才获得安宁。现在若废除它则黄河边上的土地将再次被胡寇占据,灵、夏等州百姓无法安居乐业,这不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朝廷这才停止废除丰州。

六月,突厥别部进犯岚州,偏将杨玄基将他们击退。

秋季七月己丑日,朝廷将皇孙李重福封为唐昌王。

庚辰日,皇上下诏定于今年十月在嵩山封禅;不久之后皇上身体不适,又改为明年正月。

甲辰日,朝廷改封相王李轮为豫王,改名李旦。

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患有哑病,乞求告老还乡;获得批准。

八月己丑日,皇上因将要在嵩山封禅,召集太子赴东都,留唐昌王李重福守京师,让刘仁轨担任他的副手。冬季十月己卯日,太子来到东都。

癸亥日,皇上到奉天宫。

十一月丙戌日,皇上下诏停止明年封禅嵩山,因为他病重的缘故。皇上苦于头部昏重,不能看东西,召来侍医秦鸣鹤诊视,秦鸣鹤请求用针刺头使它出血,可以痊愈。天后在帘中,她不希望皇上的病治好,生气地说道:“此人可以斩杀,竟然敢在天子头上刺出血!”秦鸣鹤磕头请求保全性命。皇上说:“只管刺,未必就不好。”于是用针刺百会、脑户两个穴位。皇上说:“我眼睛似乎可以看清了。”天后举起手放在额头上说:“这是上天的赐予!”亲自背负彩缎百匹赐给秦鸣鹤。

戊戌日,朝廷任命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招抚征伐阿史那骨笃禄等。

皇上下诏令太子监理国事,任命裴炎、刘景先、郭正一为同东宫平章事。

皇上自从在奉天宣病重,连宰相都不得晋见。丁未日,返回东都,在天津桥南接见百官。

十二月丁巳日,更改年号,大赦天下。皇上想上则天门楼宣布赦免令,由于气喘而不能乘坐马车,便召集百姓到殿前宣布赦令。这天夜里,皇上召裴炎入宫,接受遗诏辅佐朝政,皇上在贞观殿去世。他在遗诏中命令太子在他灵柩前即帝位,军事政治大事有不能决断的,可以让天后一并处理。废除万泉、芳桂、奉天等宫。

庚申日,裴炎上奏说太子还没有即位,不应当由他直接发布命令,有需要紧急处理的重要事情,希望发布天后的命令,再由中书省、门下省执行。甲子日,唐中宗即皇帝位,尊天后为皇太后,一切政事均由她决定。太后因为泽州刺史韩王李元嘉等地位尊贵,德高望重,担心他们发动叛乱,便都给他们加三公等官衔以抚慰他们的情绪。

甲戌日,朝廷任命刘仁轨为左仆射,裴炎为中书令;戊寅日,任命刘景先为侍中。

依据旧例,宰相在门下省议事,称为政事堂,所以长孙无忌任司空,房玄龄任仆射,魏徵任太子太师,都主管门下省政务。等到裴炎升任中书令,才将政事堂迁至中书省。

壬午日,朝廷派遣左威卫将军王果、左监门将军令孤智通、右金吾将军杨玄俭、右千牛将军郭齐宗分别去并、益、荆、扬四大都督府,跟各大都督府负责官员共同主持镇守事务。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郭正一被任命为国子祭酒,罢除政事。

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上

光宅元年(甲申,公元684年)

春季正月甲申朔日,更改年号为嗣圣,大赦天下。

朝廷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将皇后父亲韦玄贞从普州参军提升为豫州刺史。

癸巳日,朝廷任命左散骑常侍杜陵人韦弘敏为太府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宗想要任命韦玄贞为侍中,又想要授给乳母的儿子五品官职;裴炎坚持不同看法,中宗生气地说道:“我将天下送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可以!难道还吝惜侍中这个职位么!”裴炎害怕,报告太后,暗中图谋废掉中宗另立皇帝。二月戊午日,太后于乾元殿召集百官,裴炎跟中书侍郎刘祎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带兵进入宫中,宣布太后命令,将中宗废为庐陵王,扶着他走下宫殿。中宗说:“我犯了什么罪?”太后说:“你想将天下交给韦玄贞,怎么还说没有罪!”于是将他幽禁在别宫里。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