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二十 翻译
起强圉大渊献(公元687年),尽重光单阏(公元691年),凡五年。
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下
垂拱三年(丁亥,公元687年)
春季闰正月丁卯日,朝廷封皇子李成美为恒王,封李隆基为楚王,封李隆范为卫王,封李隆业为赵王。
二月丙辰日,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进犯昌平,朝廷任命左鹰扬大将军黑齿常之带领诸军讨伐他们。
三月乙丑日,纳言韦思谦以太中大夫的身份退休。
夏季四月,朝廷任命苏良嗣守卫西京。当时尚方监裴匪躬正在西京禁苑查核政事,想卖掉苑中的蔬菜、水果以获得利润。苏良嗣说:“从前公仪休担任鲁国宰相,还能拔掉园中的葵菜、辞掉家里织帛的妇人,不愿跟百姓争利,从没听说过大国的君主卖蔬菜、水果的。匪躬这才停止不做。
壬戌日,裴居道任纳言。五月丙寅日,夏官侍郎京兆人张光辅任凤阁侍郎、同平章事。
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刘祎之私下对凤阁舍人永年人贾大隐说:“太后既然废黜昏君而改立明君,为什么还需要临朝行使皇帝权力!不如将政事还给皇帝,以安定百姓的心。”贾大隐向太后秘密上奏此事,太后很不高兴,跟身边的人说:“刘祎之是我一手提拔的,竟然敢背叛我!”有人诬告刘祎之接受归诚州都督孙万荣的黄金,又跟许敬宗的妾私通,太后命令肃州刺史王本立审讯他。王本立向他宣示太后的敕令,刘祎之说:“不经过凤阁鸾台,怎么可以称为敕令!”太后很生气,认为这是反抗君主的使者;庚午日,命他在家中自尽。
刘祎之刚被关进监狱的时候,睿宗曾为他上疏申诉办理,亲朋好友都向他祝贺,刘祎之说:“这样做是在加速我的死期。”临刑之前,他先沐浴一番,神态安然自若,亲自写了谢恩表,很快就写了好几页纸。麟台郎郭翰、太子文学周恩钧赞叹他的文章。太后听说之后,将郭翰降职为巫州司法,周思钧降职为播州司仓。
秋季七月壬辰日,魏玄同任检校纳言。
岭南俚户从前只缴纳一半赋税,交趾都护刘延祐要他们全额交纳,俚户不接受,刘延祐将他们的首领处死。他的同党李思慎等人发动叛乱,攻破安南府城,将刘延祐杀死。桂州司马曹玄静带兵讨伐李思慎等人,将其斩首。
突厥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侵犯朔州;朝廷派遣燕然道大总管黑齿常之反扑,任命左鹰扬大将军李多祚为副将,在黄花堆击败突厥人,追逐四十多里,突厥人都逃去沙漠以北。李多祚世代担任靺鞨酋长,因为军功才得以入宫担任警卫。黑齿常之每次得到赏赐,都分给将士;他有一匹好马被军士伤害了,属官要鞭打军士,黑齿常之说:“怎么能因私人的马而鞭打官府的兵呢!”最终没有追究。
九月己卯日,虢州人杨初成伪称郎将,假传太后命令在都邑招募人去房州迎接庐陵王;事情泄露后,被处死。
冬季十月庚子日,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跟突厥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交战,全军覆没,只有爨宝璧轻装骑马逃回来。
爨宝璧看见黑齿常之有军功,上表请求穷追剩余的敌寇。太后命令他与黑齿常之商量计划,遥相声援。爨宝璧想独占功劳,不等待黑齿常之便率领一万三千精兵出发,离开边塞二千多里,想出其不意袭击突厥部落;到了之后,又先派人告诉对方,使得对方可以严密地防备,与之交战,结果战败。太后处死爨宝璧;把阿史那骨笃禄的名字改为不卒禄。
朝廷命令魏玄同留守西京。
武承嗣又派人诬告李孝逸,说他自己说“名字中有兔,兔,是月亮中的东西,应当有天子的名分”。太后因为李孝逸有功劳,十一月戊寅日,减免他的死罪,废除他的名籍,流放到儋州而死。
太后想派遣韦待价带兵攻击吐蕃,凤阁侍郎韦方质上奏,请求根据从前的制度派遣御史监军。太后说:“古时贤明的君主派遣将领,朝廷之外的事情全部委托给他。最近听说御史监军,军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向他禀报。以下控制上,这不是国家的制度,况且这么做又怎能要求将领取得成功呢!”于是作罢。
这一年,天下发生大饥荒,山东、关内尤其严重。
四年(戊子,公元688年)
春季正月甲子日,朝廷在神都建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座庙,春夏秋冬祭祀的礼仪跟西京太庙的礼仪一样。又设立崇先庙以祭祀武氏祖先。太后命令相关部门讨论崇先庙的室数,司礼博士周悰请设七室,又将李唐太庙减为五室。春官侍郎贾大隐奏:“礼节规定,天子七庙,诸侯五庙,这是百代君王不变的礼义。现在周悰引用没有依据的议论,广泛地陈述异闻,只是尊崇太后临朝代理国事的威仪,不根据国家的常法。皇太后亲自承担先帝临终的托付,显扬治国的大道,崇先庙的室数应该跟诸侯相同,国家宗庙不应随意改变转移。”于是太后没有为崇先庙设立七室。
太宗、高宗在位的时候,好几次要设立明堂,儒家学者们讨论制度,不能决定才停止。等到太后行使皇帝权力,只跟北门学士讨论它的制度,不再征求学者们的建议。学者们认为明堂应该在都城南郊居中之地,三里之外,七里之内。太后认为离皇宫太远。二月庚午日,拆掉乾元殿,于原地建造明堂,任命和尚怀义为监造明堂使者,共役使民间劳力数万人。
夏季四月戊戌日,朝廷处死太子通事合人郝象贤。郝象贤,是郝处俊的孙子。
起初,太后对郝处俊不满,正赶上有奴仆诬告郝象贤谋反,太后命令周兴审问,判郝象贤灭族罪。郝象贤家里的人前去朝堂,向监察御史乐安人任玄殖申诉冤情。任玄殖上奏说郝象贤没有谋反的罪状,因此获罪被免官。郝象贤在临刑之前,极力地破口大骂太后,揭发宫中不可告人的罪恶,夺取市上百姓的木棒攻击行刑人;金吾卫士兵一起把他杀掉。太后命令肢解他的尸体,挖掘他父亲、祖父的坟墓,毁坏棺材,焚烧尸体。从那以后,直到太后死去,法官每次执行死刑,都先用木丸塞住犯人的嘴。
武承嗣派人在白石上凿上文字:“圣母临人,永昌帝业。”之后将紫石捣成粉末掺上药物将字填平。庚午日,指使雍州人唐同泰上表献石,宣称这石头是从洛水中得到的。太后很喜欢,将这石头命名为“宝图”,将唐同泰提拔为游击将军。五月戊辰日,太后下诏,将亲自祭拜洛水,接受“宝图”;在南郊祭祀,以告谢昊天上帝;祭奠结束,前往明堂,接受群臣朝见。命令各州都督、刺史以及皇族、外戚在祭拜洛水前十日于神都洛阳集合。乙亥日,太后加尊号为圣母神皇。
六月丁亥朔日,发生了日食。
壬寅日,朝廷制作神皇的三枚印玺。
东阳大长公主被削除封邑,与两个儿子一起迁居到巫州。东阳大长公主嫁给高履行,因为高氏是长孙无忌舅舅的家族,所以太后很讨厌她。
江南道巡抚大使、冬官侍郎狄仁杰因吴、楚地方滥设许多祠庙,奏告太后焚烧其中的一千七百多所,只留下夏禹、吴太伯、季札、伍员四祠。
秋季七月丁巳日,大赦天下。将“宝图”更名为“天授圣图”;洛水更名为永昌洛水,封洛水神为显圣侯,加特进,禁止在洛水上钓鱼,祭祀洛水的礼仪跟四渎一样。将天授圣图出现的地方称为“圣图泉”,泉的旁边设置永昌县。又将嵩山改称为神岳,封嵩山神为天中王,授给太师、使持节、神岳大都督的官衔,禁止在山上放牧打柴。又因为这之前在汜水县得到瑞石,所以将汜水县改为广武县。
太后暗中计划改朝换代,逐渐清除皇室成员。绛州刺史韩王李元嘉、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轨、邢州刺史鲁王李灵夔、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和李元嘉的儿子通州刺史黄公李、李元轨的儿子金州刺史江都王李绪、虢王李凤的儿子申州刺史东莞公李融、李灵夔的儿子范阳王李蔼、李贞的儿子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在皇族中都因才能和德行而享有美誉,太后对他们更加嫉恨。李元嘉等人内心不安,暗中有挽救李氏江山的志向。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