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二十四 翻译 第2节
丁丑日,武三思和武攸暨坚定地推辞刚被授予的新的官职以及爵位,皇上予以批准,同时加授他们开府仪同三司的头衔。
皇上将皇子义兴王李重俊立为卫王,将北海王李重茂立为温王,仍然让李重俊担任洛州牧。
三月甲申日,皇上颁布制书:“自文明年间起由于获罪而没落了的家族的子孙,全部恢复原有的资历与荫庇,唯独徐敬业、裴炎不在赦免范围内。”
丁亥日,皇上颁布制书:“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已死者追夺其官爵,仍然活着的一律流放到岭南的偏僻地带。”
己丑日,朝廷将袁恕己任命为中书令。
皇上派可以坐乘的安车抵达嵩山征召安平王武攸绪,武攸绪刚刚抵达京师,就被授予太子宾客官职。他坚决要求再次返回嵩山,皇上予以批准。
皇上颁布制书:“枭氏、蟒氏都恢复从前的姓氏萧氏、王氏。”
术士郑普思和尚衣奉御叶静能都借助怪异荒诞的邪说得到皇上的信任和倚重,夏季四月,皇上亲笔书写敕书将郑普思任命为秘书监,将叶静能任命为国子祭酒。桓彦范与崔玄坚持认为不可以这样做,皇上说:“已经任用了他们,不可以这么快就更改。”桓彦范说:“陛下刚刚即位的时候,在颁布的昭书中说:‘行政措施与法令一律依照贞观时期的旧例定制。’贞观时期,魏徵、虞世南和颜师古担任秘书监,孔颖达担任国子祭酒,这些人难道是郑普思和叶静能所能相比的吗!”庚戌日,左拾遗李邕上疏,认为:“《诗经》三百篇,以一句话概括,就是‘思想纯正’。若是真有神仙能让人长生不老,那么早就被秦始皇与汉武帝找到了;如果佛祖真能让人得到福利,那么梁武帝也早就得偿所愿了。尧、舜能成为历代帝王的典范的原因,也只是由于他们能努力修治世上的各种事情罢了。陛下尊宠郑普思和叶静能这样的人,对于国家的治理有什么益处呢!”皇上对上述建议都不听从。
皇上即位那天,用驿车将魏元忠从高要县召回。丁卯日,魏元忠来到东都,皇上将他任命为卫尉卿、同平章事。
甲戌日,朝廷将魏元忠任命为兵部尚书,将韦安石任命为吏部尚书,将李怀远任命为右散骑常侍,将唐休璟任命为辅国大将军,将崔玄任命为检校益府长史,将杨再思任命为检校杨府长史,将祝钦明任命为刑部尚书,上述这些人都同时兼任同中书门下三品。魏元忠等人都是由于曾在皇上作太子时任东宫僚属而得到这样的褒奖。
乙亥日,皇上将张柬之任命为中书令。
戊寅日,皇上追赠已经亡故的邵王李重润为懿德太子。
五月壬午日,皇上将武周七庙的神主迁到西京崇尊庙,颁布制书:“对于武太后及其父、祖的名讳,上奏言事的臣民一律禁止冒犯。”
乙酉日,皇上在东都设立太庙、社稷。
皇上把张柬之等人及武攸暨、武三思、郑普思等十六人全都当成有功的大臣,赏赐他们铁券,规定如果这些人没有犯下反叛之罪,可以每人免除十次死罪。
癸巳日,敬晖等人率领文武百官上表,认为:“五德之运交替兴起,并无两德同时盛大之事。天授年间改换朝代之际,李唐宗室几乎都被诛杀流徙,哪里有权利与武氏同殿受封!如今上天再次眷顾李姓,但武氏仍然和从前一样受封,同李姓宗室一起在京师居住,这种道理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希望陛下为大唐江山考虑,顺应朝野士民的心愿,将他们的王爵削夺以安抚内外。”皇上没有批准。
敬晖等人畏惧武三思的谗言,便把考功员外郎崔湜当成耳目,以打探武三思有何举动。崔湜见皇上同武三思亲近而对敬晖等人有所猜忌,便把敬晖等人的所有想法都告诉了武三思,反而为武三思效力。武三思推荐崔湜担任中书舍人一职。崔湜,是崔仁师的孙子。
在这之前,殿中侍御史南皮县人郑愔对张易之和张昌宗逢迎巴结,二张事败身死后,被降职为宣州司士参军,又由于犯下贪赃罪,逃至东都,私下前往武三思处拜见。郑愔刚见到武三思时,哭得十分悲伤,过了一会儿又大笑。武三思一向身份贵重,对郑愔的表现感到非常奇怪,郑愔解释说:“我刚与大王相见时痛哭,是为大王将会遭戮尸灭族之祸感到悲哀。悲哀后又大笑,是为大王能从郑愔这里得到帮助从而得以免祸而感到高兴。大王您虽然得到了天子的欢心,然而张柬之、敬晖、桓彦范、崔玄及袁恕己五人都有将相的大权,并且每个人的胆略都超乎常人,以至于废掉太后的帝位都易如反掌。大王您自己认为您与太后相比谁的权势、地位更重?那五个人对您切齿痛恨,甚至想吃下大王您的肉,如果不能把大王灭族,是不会令他们心满意足的。大王您要是不尽快将这五个人除掉,您就会像清晨的露水一样生活在危险中,然而您却还能怡然自乐,认为自己像泰山一样安稳,这就是我郑愔为什么会替大王您痛心的原因。”武三思很高兴,与郑愔一同上楼,向他请教怎样能使自己安然无恙,并推荐他担任了中书舍人,与崔湜一起充当自己的谋主。
武三思和韦皇后每天都在唐中宗面前对敬晖等人加以诬陷,说他们“倚仗功劳专权,将不利于大唐的江山社稷”。皇上相信了他们的话。武三思等人趁机为皇上出谋划策:“不如将敬晖等人封为王爵,同时将他们担任的职务免除,如此一来,对外不失为尊宠功臣,而实际上却剥夺了他们的权力。”皇上认为这个办法很好。甲午日,皇上将侍中齐公敬晖封为平阳王,将桓彦范封为扶阳王,将中书令汉阳公张柬之封为汉阳王,将南阳公袁恕己封为南阳王,将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博陵公崔玄封为博陵王,同时免除他们的宰相职务,以金帛鞍马赏赐上述五人,只要求他们每月在初一、十五这两日前来朝拜天子。又赐桓彦范姓韦氏,让他成为韦皇后的同族。不久皇上又将崔玄
任命为检校益州长史、知都督事,后来又将他改任为梁州刺史。武三思命令文武百官恢复则天皇后时期的政策,所有拒绝趋附武氏的人都会遭到迫害。那些被张柬之、桓彦范等五王贬逐的人又一次被起用,大权全都掌握在武三思手中。
五王请求皇上将武氏的王爵削除,曾找人替他们拟表,朝臣中没有人愿意做这件事。中书舍人岑羲代他们拟好表章,用语激烈恳切。中书舍人偃师人毕构按次序正轮到宣读这一表章,言语和神色显得十分严厉。等到武三思得志,便将岑羲改任为秘书少监,将毕构外放为润州刺史。
易州刺史赵履温,是桓彦范的妻子的兄长。桓彦范将张易之、张昌宗等人诛杀后,称赵履温也参与了诛杀二张的谋划,皇上征召他到京中担任司农少卿,赵履温送给桓彦范两个婢女。等到桓彦范被免除宰相职务,赵履温又将两个婢女要了回来。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