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二十四 翻译
起旃蒙大荒落(公元705年)二月,尽强圉协洽(公元707年),凡二年有奇。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
二月辛亥日,皇帝率领文武百官前往上阳宫向太后请安,问候她平时的生活状况。自此每十日来问候一次。
甲寅日,恢复国号为唐。郊庙、社稷、陵寝、百官、旗帜、服色、文字等全部恢复唐高宗永淳年间以前的旧制。神都恢复旧名为东都,北都恢复旧名为并州,仍将老君称作玄元皇帝。
乙卯日,朝廷将凤阁侍郎、同平章事韦承庆降职为高要尉;将正谏大夫、同平章事房融除名并流放到高州;将司礼卿崔神庆流放到钦州。又将杨再思任命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
太后移居上阳宫时,太仆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元之独自一人伤心流泪。桓彦范、张柬之对他说:“现在哪是您悲哀哭泣的时候!恐怕从今日起您的祸患就要开始了。”姚元之回答说:“元之服侍则天皇帝很久,如今突然要分开,心中的悲痛难以忍受。况且元之前几天追随诸公将恶逆之徒诛灭,尽的乃是臣子的本分;今日辞别旧主,也是在尽臣子的本分。就算因此获罪,也是我心甘情愿的。”在这天,姚元之被派出担任亳州刺史。
甲子日,皇帝立妃子韦氏为皇后,大赦天下。后将韦后之父韦玄贞追赠为上洛王,将韦后之母崔氏追赠为上洛王妃。
左拾遗贾虚己呈上奏疏,认为:“异姓的人不封王,是从古至今通行的规定。如今中兴刚刚开始,百姓无不神往,观看陛下怎样治理国家。而陛下却先将皇后的父亲追赠为王,这并非在全国推广陛下贤德的办法。况且高宗时将皇后的父亲武士彟追赠为太原王,这个教训距此时并不遥远,陛下一定要从点滴之事开始预防。如果认为已经发布的命令无法收回,陛下应当让皇后坚定地推辞,这样更能增加皇后谦虚自持的美名。”皇帝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起初,韦皇后生下邵王李重润和长宁、安乐两位公主,在皇上被放逐到房陵时,安乐公主生在路上,因此皇上对她尤其宠爱。皇上与韦皇后在房陵被一起幽禁,共同经历了艰难困苦,因而两个人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每当皇上听到太后所派使者到来的消息,就惶恐地想要自杀,韦皇后制止他说:“祸福不是一成不变的,最多只是一死,您何必如此着急!”皇上曾经私下向韦皇后发誓说:“日后我若能再见天日,必然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约束。”因此当韦氏重新成为皇后,便开始干预朝政,就像武皇后在高宗朝时一样。桓彦范上表,认为:“《周易》说‘妇女不犯过失,在家中管理家务,吉’,《尚书》说‘如果母鸡司晨打鸣,这个家就会败落’。我发现每当陛下临朝,皇后一定会坐在帷帐后面干涉军国大事。我观察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哪个同妇人一起执政而不导致国破身亡的。再说阴凌驾在阳之上,是不符合自然法则的;妇人欺凌丈夫,是不符合人伦之道的。希望陛下遍览古今治乱兴衰的经验引以为戒,时刻将社稷与百姓放在心上,让皇后只在中宫居住,把精力放在女子的教化上,不要到外朝来参与朝政。”
在这以前,胡僧慧范借助虚妄的邪说与权贵结交,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关系很好,韦皇后对他也很重视。等到张易之被诛杀,韦皇后又称慧范也参预了诛杀张易之等人的谋划,于是慧范因功被任命为银青光禄大夫,并赐上庸县公爵位,使他能够出入皇宫,皇上也多次身着便衣前往他的住所。桓彦范又上表指控慧范凭借邪门歪道扰乱朝政,请求处死他。皇上对这些建议都拒绝采纳。
起初,武皇后诛杀李唐宗室时,是有德有才的人先被杀掉,惟独吴王李恪之子郁林侯李千里心胸狭窄,性情急躁,没有才能,外加数次向武皇后进献祥瑞,于是得以幸免。皇上即位后,将李千里封为成王,让他担任左金吾大将军。被武皇后诛杀的李唐诸王、王妃、公主、驸马等,全都没有人埋葬,这些人的子孙有的被流放到岭南,有的已经被拘禁在狱中数年,有的躲藏在民间为富人充当苦工。到了这时,朝廷颁布诏书,命各州县寻访这些已经死去的宗室贵族的灵柩,以死者身份为依据礼制规定改葬,并恢复这些死者的原任官爵,将他们的子孙召回,让他们继承父辈的爵位,对那些没有子孙的人,就替他们选择后嗣以使其香火得以承续。不久,在各地散落的宗室子孙陆续抵达东都,皇上全都予以召见,众人哭泣着向皇上行了舞拜礼,皇上分别以血缘关系的亲疏为依据赐给他们不同的官职和爵位。
张易之、张昌宗已被诛灭,洛州长史薛季昶对张柬之和敬晖说:“两个元凶虽然已被除掉,然而吕产、吕禄这样的人仍然存在,斩草没有除根,终究还会再次长出。”张柬之、敬晖回答说:“此时大局已定,你说的那些人只是案板上的肉罢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如今所杀之人已经很多,不可再多杀了。”薛季昶叹息着说:“我不知道将死在何处了。”朝邑尉武强人刘幽求也对桓彦范和敬晖说:“武三思仍然没有得到惩罚,你们诸位终究会死无葬身之地。若不尽早防范,等到祸患降临时就会后悔莫及。”桓彦范和敬晖也并未听从他的建议。
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下嫁给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上官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死后,她没入后宫,她聪慧善辩,会写文章,对官府事务又十分熟悉。武则天对她十分喜爱,自圣历年间以后,经常让她参与处理各衙门所上的表章奏疏。等到皇上即位,对她越发信任,又让她专管草拟皇帝命令之事,将她封为婕妤,让她在宫中处理事务。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私通,因此对武氏有所偏袒,她又在韦皇后面前举荐武三思,引武三思入宫,皇上于是与武三思商量政务,张柬之等人从此都受制于武三思。皇上让韦皇后和武三思一起玩双陆,自己则坐在旁边为他们数筹码。武三思于是与韦皇后私通,因此武氏的势力重新强大起来。
张柬之等人多次劝说皇上将诸武诛灭,皇上都没有听从。张柬之等人说:“唐被改为周的时候,李唐宗室几乎都被诛杀。如今依靠天地神灵的庇佑,陛下再次登上帝位,但武氏把持着他们所窃取的官爵职位,安居如故,这样的情形难道符合朝野之士的愿望吗!希望陛下削减他们的俸禄,剥夺他们的官爵,以示对天下人的告慰之意!”皇上仍然并不听从。张柬之等人有的拍案叹息愤恨,有的弹击手指直至出血,都说:“皇上昔日身为英王,人们称赞他勇武刚烈,我们之所以未将诸武诛灭,目的是让皇上亲自诛杀他们,以使天子的声威得到宣扬。如今皇上却反过来重用武氏,大势已去,谁知道后来会怎样呢!”
皇上多次身穿便服前往武三思家中,监察御史清河人崔皎呈上秘密奏疏劝谏说:“陛下刚刚恢复权力,则天皇帝仍然居住在西边的上阳宫,依然有人打算依附她。武周时期的旧臣,仍然在朝中任职,陛下怎么可以轻易到宫外游幸,看不到白龙身着鱼服而遭到打鱼的豫且射中的灾祸吗!”皇上泄露了密疏的内容,武三思及其党羽对崔皎切齿怨恨。
丙寅日,朝廷将太子宾客武三思任命为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
左散骑常侍谯王李重福,是皇上的庶子,他的王妃,是张易之的外甥女。韦皇后对李重福十分厌恶,便向皇上诬告他说:“李重润的死,是李重福在武皇后面前诬陷导致的。”于是,皇上将李重福贬为濮州员外刺史,不久又让他改任均州刺史,时常命令州官防范他。
丁卯日,朝廷将右散骑常侍、安定王武攸暨任命为司徒、定王。
辛未日,相王李旦坚决要求将太尉及宰相职务辞掉,皇上予以批准。皇上又想立相王李旦为皇太弟,因相王坚决辞让而罢休。
甲戌日,朝廷将国子祭酒始平人祝钦明任命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将黄门侍郎、知侍中事韦安石任命为刑部尚书,同时将其宰相职务罢免。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