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唐纪 » 唐纪二十六 > 唐纪二十六 翻译

唐纪二十六 翻译

起上章阉茂(公元710年)八月,尽昭阳赤奋若(公元713年),凡三年有奇。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下

八月庚寅日,洛阳县吏来到裴巽家中检查审问。李重福等人突然来到,县吏勿忙跑出,向东都留守报告。东都各官员得知后全都逃走或藏了起来,唯独洛阳州长史崔日知统领兵众征讨李重福。

留台侍御史李邕和李重福相遇在天津桥,当时已有数百人追随李重福,便飞驰到东都左、右屯营的驻扎地点,对他们说:“谯王李重福在先帝时获罪,此时突然没有缘由地进入东都,这一定是打算造反。你们应当趁这个机会为朝廷立功以得到荣华富贵。”说完又去告诉守卫皇城的将领,让他们关闭所有城门。李重福先赶到左、右屯营,然而营中的将士都向他放箭,箭像雨一样射来。李重福转身来到左掖门,打算征调东都留守的军队,却又看到城门紧闭,便气急败坏地下令让手下人放火将城门烧毁,可是还没等点火,左屯营的士兵已经从营地中冲出来向他逼近。李重福无路可走,不得不催马从洛阳上东门逃出,跑到山谷中躲了起来。第二天,东都留守派出大批兵卒到山中搜捕,李重福投漕渠自尽。崔日知,是崔日用的堂兄,他因这次平定李重福叛乱的功劳被任命为东都留守。

郑愔相貌丑陋,胡须很多,既已失败,他将发髻梳起,穿上妇女的衣服,藏在车子里。被擒受审时他害怕得两腿发抖,不能应对。张灵均则神色从容自如,他回头看着郑愔说:“我与你这样胆小之辈一同举事,是应当失败的!”张灵均与郑愔一同在东都洛阳的闹市被处斩。起初,郑愔凭借顺从来俊臣而得以升迁。来俊臣被诛杀后,又依附张易之;张易之被诛杀后,又依附韦皇后;韦皇后事败后,又依附谯王李重福,最终因为李重福起事失败而遭到灭族。严善思得以免除死刑,被流放到静州。

万骑兵凭借讨伐韦氏时所立功劳,大多粗暴横行,使长安百姓深受其苦。皇上下诏将万骑兵全都派到京外任职,同时下令不再从官户奴隶中挑选万骑兵。另外设置由左、右羽林卫统领的飞骑军。

姚元之、宋璟和御史大夫毕构向皇上提议说:“应当废黜所有先朝任命的斜封官。”皇上表示同意。癸巳日,皇上将数千名斜封官免职。

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裴谈被降职为蒲州刺史。

皇上将苏安恒追赠为谏议大夫。

九月辛未日,皇上将已经退休的太子少师唐休璟任命为朔方道大总管。

冬季十月甲申日,礼仪使姚元之、宋璟上奏说:“应当将大行皇帝的神主迁入太庙袝祭,请陛下下诏将义宗皇帝的神主迁到东都,另立庙祭祀。”皇上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乙未日,皇上追复天后尊号为大圣天后。

丁酉日,皇上将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的名称就是从薛讷开始的。

太平公主觉得太子李隆基十分年轻,并未把他放在心上。不久之后又由于畏惧太子的英明威武,打算改立一个昏庸懦弱的人当太子,从而使她自己可以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和地位,多次散布流言,说“太子不是皇帝的嫡长子,所以不应被立为太子”。己亥日,皇上颁布制书对天下臣民晓谕警告,以平息各种无根据的言论。太平公主还经常派人对太子李隆基的举动进行监视,就算是一些细微的事也要向皇上报告,太子身边还被太平公主安插了很多耳目,太子心中深深地感到不安。

皇上将已故太子李重俊的谥号定为节愍。太府少卿万年人韦凑上书,认为:“对于并未得到赏赐或处罚的人,应当以其生前的所作所为作为依据赠予谥号,以褒贬他们一生的功过。故太子李重俊同李多诈等人领兵闯入宫中,导致中宗被迫登上玄武门躲避,太子却仍然神态从容地骑着马督率军队。等到他的徒众阵前倒戈,李多祚等人已被诛杀之后,才落荒逃走。如果当初在玄武门守卫的侍卫没能抵挡住,那么李重俊将会造成不堪设想的祸害!第二天,中宗皇帝泪如雨下,对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说:‘我几乎无法与诸位相见了。’当时的情形竟已如此危急。如今朝廷以礼安葬李重俊,还要以节愍作为他的谥号,我确实发自内心地感到迷惑。以臣子侍奉君主的礼节为依据,大臣经过太庙一定要下马,经过君主的宝座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小步快走。汉成帝当太子时,虽然被汉元帝紧急召见,也仍不敢从驰道横穿。太子李重俊居然敢在皇宫里起兵反叛,横刀立马于中宗皇帝面前,这实在是过于无礼。对他起兵诛杀武三思父子可以予以嘉奖,但是只有当他是为了尊崇皇帝起兵铲除奸臣的时候才可以这么做。如今他的目的是自己当皇帝,那就只能说明他和武三思一样,都是叛逆的乱臣贼子,对这样的人还有立谥嘉奖的价值吗!如果因为他是为了废掉韦皇后而起兵才嘉奖他,那么当时韦皇后还没有十分明显的造反行为,与太子之间仍然有母子君臣的大义,如果没有得到中宗的命令就自作主张起兵废掉她,这就是强迫父亲将母亲休弃,怎么可以这样呢!汉武帝时期戾太子由于被江充诬陷,发泄愤懑,起兵将江充杀死,虽然也动用了军队,但戾太子并没有对他的父亲汉武帝围困逼迫。戾太子兵败自尽后,直到他的孙子汉宣帝即位时才被改葬,但仍然将他谥为戾。何况李重俊这样的行为,陛下怎么能以节愍作为他的谥号呢!我担心李重俊这一先例会被后世的乱臣贼子援引,使违乱忤逆的行为得到方便条件,这恐怕并非有效的彰善惩恶的方法,请陛下为李重俊改赐一个谥号。李多祚等人跟从李重使起兵,也不能说一点罪过都没有。陛下现在可以将他们所犯的罪行宽宥,但以为他们平反昭雪为名,恐怕并不特别合适。”皇上以对他的意见十分赞同,然而具体主管的官员认为皇帝的制命已经颁行,所以不愿再对谥号进行改动,只是将给李多祚等人的赠官取消了而已。

十一月戊申朔日,皇上将姚元之任命为中书令。

己酉日,皇上将孝和皇帝安葬在定陵,以中宗为庙号。朝中的议论认为韦皇后犯下罪过,不应将她的灵柩和唐中宗合葬。皇上追谥已经去世的英王妃赵氏为和思顺圣皇后,派人到处寻找她的安葬之地,然而没有人知道她埋在何处,最后不得以用皇后的袆衣来为她招魂,然后将覆盖尸体的夷衾盖在袆衣上,在定陵与中宗合葬。

壬子日,侍中韦安石被罢职后任命为太子少保,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苏瓌被罢职后任命为太子少傅。

甲寅日,皇上颁诏为裴炎追复官职爵位。

起初,裴伷先自岭南逃回,又被杖责一百,流放到北庭。裴伷先到了流放地后,广聚财货,且做一些侠义之事,还经常派人前往长安打探各种消息。他事先得到武后将要派使者到京外诛杀被处以流刑的罪犯的消息,便在使者到达前逃走,来到胡人的地区躲藏。后被北庭都护派军队捉住送回,关入监狱并向武则天报告。使者到达北庭后,流刑犯全部遭到杀害,只有裴伷先由于需要等武则天的批示而并未立刻被杀。过了不久武则天又颁布诏书对流刑犯人加以安抚,规定未被处死的一律放还原籍,裴伷先于是返回长安。等到这时,皇上下令访求裴炎的后人,只有裴伷先一人仍然活着,于是让他担任詹事丞。

壬戌日,皇上为王同皎追复官职爵位。

庚午日,许文贞公苏瓌去世。皇上颁布制命,将正在为父服丧的苏瓌之子苏颋任命为工部侍郎,苏颋坚定地推辞不接受。皇上派李日知前去替自己传达旨意,李日知最终只是与苏颋相对坐着而不说话,然后回来复命,向皇上上奏说:“我看见苏颋十分悲痛,不忍和他说话,恐怕他会发生意外。”皇上这才允许苏颋为其父服满三年丧期。

十二月癸未日,皇上让他的两个女儿西城公主和隆昌公主作女道士,以助天皇太后的冥福,还准备在长安城西建造道观。谏议大夫宁原悌向皇上进言,认为:“先朝悖逆庶人以中宗和韦皇后爱女的身份骄傲自满,终于招致杀身祸患,新城公主和宜城公主作为中宗庶出的女儿谦卑而自我克制,最终得以保全。再说佛教和道教都把清净作为根本,不应当广造佛寺道观,使人力、物力被大量消耗。前有南朝梁武帝佞佛招致祸败,后有中宗广营佛寺道观致使国家多难,这样的历史教训与今日相距不远。如今西城公主和隆昌公主成为女道士,陛下将为她们建造道观,建造时不应当过分壮丽奢华,以避免朝野士民的非议。另外,先朝受到中宗皇帝宠幸的僧人们仍在陛下左右,应当全部斥退。”皇上看后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