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二十六 翻译 第2节
宦官闾兴贵有事托付长安令李朝隐,李朝隐逮捕他关入狱中。皇上得知此事后,专门召见了李朝隐,慰问他说:“您担任京师万年县的县令,能够这样做,我还担心什么呢!”皇上还来到承天门,召集文武百官和从各州前来的朝集使,将李朝隐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并且颁布制书说:“从古至今,宦官每当遇到宽厚柔弱的君主,一定会玩弄权势,作威作福。每当我读前代的历史,都对这种现象感慨颇多。真正能够与我的心意相符的,是李朝隐这样的人,可以为他进一阶,任命为太中大夫,把他的考核成绩定为中上,并且赐给他一百匹绢。”
壬辰日,奚人和人入侵边塞,大肆掳掠渔阳、雍奴二县后,从卢龙塞离开。唐幽州都督薛讷派军队追击,未能取胜。
唐代旧制规定,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称为册授,五品以上官员的任命称为制授,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称为敕授,一律委托尚书省拟定后上奏皇帝,文官经吏部拟定,武官经兵部拟定,两部的尚书称中铨,侍郎称东、西铨。唐中宗末期,大权由受皇帝宠爱的奸佞小人执掌,官吏的任用鱼龙混杂,不再遵循纲纪。到了这时,皇上将宋璟任命为吏部尚书,将李乂、卢从愿任命为吏部侍郎,他们都是不畏强暴的人,请托告求的途径从此堵塞。候选官员有一万多名,经过三铨后留下的不足两千,人们都十分叹服他们的公正无私。皇上又将姚元之任命为兵部尚书,将陆象先、卢怀慎任命为兵部侍郎,对武官的选拔任用也得到了治理。卢从愿,是卢承庆的同族兄弟的儿子;陆象先,是陆元方的儿子。
侍御史藁城人倪若水,上奏对国子祭酒祝钦明、国子司业郭山恽扰乱常规、更改旧制,为揣摩迎合中宗、韦皇后的意愿而损害中宗圣德的行为加以弹劾。皇上因此将祝钦明贬为饶州刺史,将郭山恽贬为括州长史。
侍御史杨孚在上奏弹劾纠察违法的事情时不畏惧权贵,权贵纷纷诋毁他,皇上说:“在老鹰与狡兔搏击时,一定要尽快帮助它,不然它将反被狡兔咬伤。御史对奸诈邪恶之徒的纠察检举弹劾也是如此。如果得不到君主的多方庇护,他同样会被奸诈邪恶之徒咬伤。”杨孚,是隋文帝杨坚的侄孙。
皇上设置河西节度、支度、营田等使,管理凉、甘、肃、伊、瓜、沙、西等七州,治所位于凉州。
姚州的各个蛮族部落,先是依附吐蕃,代理监察御史李知古请求派军队前往讨伐。各蛮族部落向朝廷归降后,李知古又请求在姚州筑城,设置州县,向他们征收很重的税。黄门侍郎徐坚认为不能这么做,但他的意见并未被采纳。李知古从剑南道调集兵马修筑城池,又打算借机将蛮族各部落的豪杰铲除,掠夺他们的子女充当奴婢。蛮族各部落十分愤恨,部落酋长傍名引来吐蕃的军队攻打李知古并将他杀死,然后用他的尸体祭祀上天,于是姚、嶲州一带与内地相通的道路断绝,连续多年也没能打通。
唐安西都护张玄表掠夺吐蕃北部边境,吐蕃虽然对此事十分不满,但却没有断绝与唐朝的和亲,于是他们向唐鄯州都督杨矩行贿,请求皇上将河西九曲的土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送给吐蕃。杨矩向皇上奏明,劝他答应吐蕃的要求。
二年(辛亥,公元711年)
春季正月癸丑日,突厥可汗默啜派使者来到朝中求和,皇上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己未日,皇上将太仆卿郭元振、中书侍郎张说二人任命为同平章事。
皇上将温王李重茂改封为襄王,让他充任集州刺史,并派中郎将率领五百士兵驻扎在集州防范他。
乙丑日,皇上颁布诏书追立妃子刘氏为肃明皇后,将她的陵墓命名为惠陵;追立德妃窦氏为昭成皇后,将她的陵墓命名为靖陵。皇上为这两位妃子都进行了招魂,然后将她们安葬在东都洛阳城南,并为她们在京师立庙,号称仪坤庙。窦氏,是太子李隆基的母亲。
太平公主和益州长史窦怀贞等人结为朋党,打算对太子李隆基不利,于是指使她的女婿唐晙将韦安石请到自己的家里,韦安石坚决拒绝,并未前往。皇上曾经秘密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中官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您应当多留心这件事。”韦安石回答说:“陛下是从什么地方听到这种亡国之言的呢!这必然出于太平公主的谋划。太子对宗庙社稷有很大的功劳,而且素来仁慈明智,孝顺友爱,这是全天下都知道的,希望陛下不要受到谗言的蛊惑。”皇上听到这话之后吃惊地说:“我知道了,您不要再说了。”当时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后面偷听,事后便散布流言蜚语陷害韦安石,想收捕并审讯他,幸亏得到郭元振救助,才得以幸免。
太平公主还曾经乘坐辇车在光范门内将宰相拦住,向他们暗示应当改立皇太子,众宰相全都惊慌失色,宋璟大声质问说:“太子为天下立下大功,是宗庙社稷的真正主人,公主为何忽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宋璟和姚元之秘密地向皇上进言说:“宋王李成器是陛下的嫡长子,豳王李守礼是高宗皇帝的长孙,太平公主在这二人与太子之间互相构陷,将会导致东宫的地位不稳。请陛下外放宋王和豳王两人担任刺史,将岐王李隆范和薛王李隆业所担任的左、右羽林大将军职务免除,将他们任命为太子左、右卫率以侍奉太子。将太平公主和武攸暨送往东都洛阳安置。”皇上说:“我已没有兄弟了,只剩下太平公主这一个妹妹,怎么能将她安置到遥远的东都呢?至于诸王则由你们任意安排。”于是先颁布制命说:“诸王、驸马今后不得统领禁军,现在担任这类职务的都要改任其他职务。”
不久,皇上对身边的侍臣说:“占卜的人说不出五天宫中将会突发战乱,你们要为我严加戒备。”张说说:“这一定又是奸邪小人用谗言离间陛下与太子的关系。希望陛下命令太子代为处理政务,那么各种流言自然就会消失。”姚元之说:“张说所说的办法,是安定社稷的最好策略。”皇上听后很高兴。
二月丙子朔日,皇上将宋王李成器任命为同州刺史,将豳王李守礼任命为豳州刺史,将左羽林大将军岐王李隆范任命为左卫率,将右羽林大将军薛王李隆业任命为右卫率,又将太平公主送到在蒲州安置。
丁丑日,皇上诏令由太子李隆基代为处理政务,规定所有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和对犯徒刑罪以下罪犯的审讯等事务,全由太子处理。
殿中侍御史崔莅、太子中允薛昭素向皇上进言说:“斜封官都是先帝任命的,制命早已经颁布和施行,如今却在姚元之等人的建议下立即全部剥夺,这就使先帝的过错被彰显,同时为陛下召来大量怨言。如今全国各地怨声载道,恐怕会引发不一般的变故。”太平公主也用同样的观点劝说皇上,皇上觉得他们的话都有道理。戊寅日,皇上颁布制命:“所有因为斜封别敕任命的原因被停任的官员,都可以根据才能大小加以选用。”
太平公主得知姚元之和宋璟的计策之后非常愤怒,并以此对太子李隆基加以责备。太子十分害怕,便向皇上奏称姚元之和宋璟在自己与姑母太平公主和兄长宋王李成器、豳王李守礼之进行挑拨,并请求严厉惩处二人。甲申日,皇上将姚元之降职为申州刺史,将宋璟降职为楚州刺史。丙戌日,任命宋王李成器和豳王李守礼为刺史一事也被取消。
皇上将中书舍人、参知机务刘幽求罢职后任命为户部尚书,又将太子少保韦安石任命为侍中。韦安石和李日知将姚元之、宋璟二人取代,开始在朝中主持政务,朝廷纲纪从此变得紊乱,再次恢复为唐中宗景龙年间的样子。前任右卫率府铠曹参军柳泽上疏,认为:“斜封官都是由中宗身边的小人们引进而被任用的,怎么能说是出于孝和皇帝的本意呢!陛下将这些人全部废黜,天下人都觉得很明智。如今却又反过来将这些人全都收录叙用,善恶不能确定,命令朝夕更改,陛下的政令为什么这样前后不一呢!街谈巷议都说太平公主指使胡僧慧范对这些人多方拉拢,欺骗惑乱陛下。我担心这样下去会使小恶积成大祸。”皇上并未采纳他的意见。柳泽,是柳亨的孙子。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