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三十三 翻译
起阏逢敦牂(公元754年),尽柔兆涒滩(公元756年)四月,凡二年有奇。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下
天宝十三载(甲午,公元754年)
春季正月己亥日,安禄山入朝。这个时候杨国忠进言说安禄山一定会反叛,并且说:“陛下试着召见他,他一定不来。”于是皇上派人召见安禄山,安禄山听到命令就立即赶来。庚子日,安禄山在华清宫见皇上,哭着说:“我本来是一个胡人,受到陛下的宠信才有今天的地位,却被杨国忠所憎恨,我死期不远了!”皇上可怜他,赏赐他很多财物,从此更加亲近和相信安禄山,杨国忠的话就听不进去了。太子也知道安禄山一定会反叛,向皇上进言,皇上不听。
甲辰日,太清宫奏报:“学士李琪见到玄元皇帝乘紫云,告诉他国运长久。”
唐朝初期,诏书敕令都由中书省、门下省有文采的官吏来撰写。乾封年间以后,朝廷开始召集文士元万顷、范履冰等人草拟各种文书,他们经常在北门等候差遣,当时人称他们为“北门学士”。中宗在位时,上官昭容专管这些事情。皇上即位后,开始设置翰林院,靠近宫廷,招揽天下擅长写文章的士人,下至僧人、道士、书家、画家、琴师、棋士、精通数术的人全部召集进来,被称为“待诏”。刑部尚书张均和弟弟太常卿张垍都在翰林院供职。皇上想要加授安禄山同平章事头衔,已经命令张垍草拟制书。杨国忠进谏说:“安禄山虽然有战功,但是不认识字,怎么可以做宰相呢!如果朝廷颁布这一制书,恐怕四方蛮夷将要轻视唐朝。”皇上于是作罢。乙巳日,朝廷加授安禄山左仆射头衔,赏赐他的一个儿子三品官、一个儿子四品官。丙午日,皇上返回宫中。
安禄山请求兼任闲厩使、群牧使。庚申日,朝廷任命安禄山为闲厩、陇右群牧等使。安禄山又请求兼任群牧总监。壬戌日,朝廷让他主管总监职事。安禄山奏请任命御史中丞吉温为武部侍郎,充任闲厩副使,杨国忠从此厌恶吉温。安禄山暗中派亲信在健壮马中挑选能够上阵作战的几千匹,单独饲养它们。
二月壬申日,皇上祭告太清宫,上圣祖尊号为大圣祖高上大道金阙玄元大皇太帝。癸酉日,皇上向太庙进献祭品,上高祖谥号为神尧大圣光孝皇帝,太宗谥号为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高宗谥号为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中宗谥号为孝和大圣大昭孝皇帝,睿宗谥号为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这是因为汉朝各位皇帝的谥号都有“孝”字的缘故。甲戌日,群臣为皇帝上尊号为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大赦天下。
丁丑日,杨国忠晋升官位为司空。甲申日,皇上亲临前殿册命杨国忠。
己丑日,安禄山奏报:“我所率领的将士讨伐奚、契丹、昭武九姓、同罗等部族,建立的功勋很多,希望朝廷不拘一格,越级加以赏赐,再写好凭证交付我的军中授予他们。”于是被任命为将军的有五百多人,被任命为中郎将的有二千多人。安禄山想要反叛,所以先凭借这些收买人心。
三月丁酉朔日,安禄山告辞返回范阳。皇上解下身上的衣服赏赐给他,安禄山惊喜地接受了。安禄山担心杨国忠上奏把他留住,赶忙出关。他乘船沿黄河而下,命令船夫手持绳板在岸边拉纤,行进十五里更换一人,昼夜兼程,每天行进几百里,经过郡县也不下船。从此有说到安禄山反叛的人,皇上都会将其捆起来送到安禄山那里。因此人们都知道安禄山将要反叛,只是没有人敢说。
安禄山从长安出发时,皇上命令高力士在长乐坡为他饯行,等到高力士返回,皇上问:“安禄山满意吗?”高力士回答说:“我观察他心怀不满,一定是知道想要任命他为宰相又中途改变的缘故了。”皇上把这件事告诉杨国忠,杨国忠说:“这件事别人不知道,一定是张垍兄弟告诉安禄山的。”皇上很生气,贬张均为建安太守,张垍为卢溪司马,张垍的弟弟给事中张埱为宜春司马。
哥舒翰也为他的部将评定功劳,朝廷敕令任命陇右十将、特进、火拔州都督、燕山郡王火拔归仁为骠骑大将军,河源军使王思礼为特进,临洮太守成如璆、讨击副使范阳人鲁炅、皋兰府都督浑惟明一并为云麾将军,陇右讨击副使郭英乂为左羽林将军。郭英乂,郭知运的儿子。哥舒翰又奏请任命严挺之的儿子严武为节度判官,河东人吕为支度判官,前封丘县尉高适为掌书记,安邑人曲环为别将。
程千里擒获阿布思,献给朝廷,将其斩首。甲子日,朝廷任命程千里为金吾大将军,任命封常清暂时代理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
夏季四月癸巳日,安禄山奏报打败奚人,俘虏奚王李日越。
六月乙丑朔日,发生了日食,不是日全食而形状如钩。
侍御史、剑南留后李宓率领士兵七万任攻打南诏。阁罗凤引诱李宓深入其境内,到大和城,紧闭营寨不出战。李宓粮食用尽,士兵感染瘴疠之气而生病以及饿死的有十分之七八,于是领兵撤退。蛮人追击,李宓被擒获,全军覆没。杨国忠隐瞒战败的事实,改用捷报来上奏,增派中原士兵去征讨南诏,先后战死的将近二十万人,没有人敢说出真相。皇上曾经对高力士说:“我现在老了,把朝中的政事交给宰相,把边疆的军事交给众将,还有什么忧虑呢!”高力士回答说:“我听说云南多次损兵折将,又有边疆的将领大量聚集兵力,陛下将要用什么来处理!我担心一旦灾祸发生,就不能再挽救了,怎么能说没有忧虑呢!”皇上说:“您别说了,让我慢慢考虑。”
秋季七月癸丑日,哥舒翰奏报,在所开辟的九曲地区设置洮阳、浇河二郡以及神策军,任命临洮太守成如璆兼洮阳太守,充任神策军使。
杨国忠忌恨陈希烈,陈希烈多次上奏表请求辞官。皇上想要让武部侍郎吉温取代陈希烈,杨国忠认为吉温攀附安禄山,上奏说不可以,认为文部侍郎韦见素温和文雅容易控制,就举荐他。八月丙戌日,朝廷任命陈希烈为太子太师,免除参知政事的职务,任命韦见素为武部尚书、同平章事。
从去年起水旱灾害不断,关中地区发生严重的饥荒。杨国忠厌恶京兆尹李岘不附和自己,就把这些灾害归咎于李岘,九月,李岘被贬为长沙太守。李岘,李祎的儿子。皇上担心雨多损害庄稼,杨国忠就选取长得好的禾穗献给皇上,说:“雨水虽然多,但没有损害庄稼。”皇上认为真是这样。扶风太守房琯说他所辖地区遭受水灾,杨国忠派御史去调查。这一年,天下没有人敢说灾害的问题。高力士在一旁侍候,皇上说:“雨水连绵不绝,您可以畅所欲言。”高力士回答说:“自从陛下把大权交给宰相,奖赏惩罚毫无章法,阴阳二气紊乱失调,我敢说什么呢!”皇上沉默不语。
冬季十月乙酉日,皇上亲临华清宫。
十一月己未日,朝廷设置内侍监两名,正三品。
河东太守兼本道采访使韦陟,是韦斌的哥哥,文雅而很有名望,杨国忠担心他入朝担任宰相,派人诬告他贪污,朝廷将其下交御史台调查审问。韦陟贿赂御史中丞吉温,让他向安禄山求救,再次被杨国忠所揭发。闰十一月壬寅日,朝廷贬韦陟为桂岭县尉,贬吉温为澧阳长史。安禄山为吉温伸冤,并且说这是杨国忠的陷害和嫉妒所致。皇上两方都不追究。
戊午日,皇上返回宫中。
这一年,户部奏报天下有三百二十一个郡,一千五百三十八个县,一万六千八百二十九个乡,户数为九百六万九千一百五十四,人口为五千二百八十八万四百八十八。
十四载(乙未,公元755年)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