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唐纪 » 唐纪三十九 > 唐纪三十九 翻译

唐纪三十九 翻译

起昭阳单阏(公元763年)七月,尽旃蒙大荒落(公元765年)十月,凡二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上之下

秋季七月壬寅,众臣为皇上进献尊号为宝应元圣文武孝皇帝。壬子日,朝廷大赦天下,将年号改为广德。在征讨史朝义时立下功劳的将领都各有差等地加官进爵、封赏食邑。朝廷将回纥可汗册封为颉咄登蜜施合俱录英义建功毗伽可汗,将回纥可敦册封为娑墨光亲丽华毗伽可敦,左、右杀以下官员,都有封爵和赏赐。

戊辰日,杨绾将新的科举考试条目上呈:秀才考问经义二十条,对策五道;国子监举荐的人,先由博士推荐给国子祭酒,国子祭酒考试通过后再送到尚书省,与科举制度中的乡贡法相同。明法科的考试,委托刑部负责。有人认为明经、进士这两科的考试已经实施了很久,不能立即更改。杨绾的建议虽然并未推行,却得到了有识之士的认可。

皇上将仆固玚任命为朔方行营节度使。

吐蕃进犯大震关,攻陷兰州、廓州、河州、鄯州、洮州、岷州,秦州、成州、渭州等地,占领河西、陇右等地。唐朝从武德年间以来,向外拓展疆域,地域连接西域。都分别设置都督、府、州、县等。开元年间,设置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等各节度使对西北地区进行管理,每年从山东征发壮丁充当戍守士卒,丝织品作为军用物资,开荒屯田,以提供军粮,设置监牧,蓄养牛马,在军城戍守巡逻的哨兵,万里之间连绵不绝。等到安禄山反叛,守卫边镇的精锐士卒都被抽调回国中前去支援,叫做行营。剩下在边镇留守的军队兵力单薄,吐蕃军队于是对他们一点点蚕食;数年时间,西北地区几十个州相继沦陷,从凤翔向西,邠州向北,都成为胡人统辖的地区。

起初,仆固怀恩奉皇上诏书在太原会晤回纥可汗,由于回纥可汗是仆固怀恩的女婿,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恐怕他们会合谋攻打军府,因此关闭城门自行守卫,也不犒劳军队。等到史朝义被平定,诏令仆固怀恩送可汗出边塞,往来从太原经过,辛云京都关闭城门不与通消息。仆固怀恩很生气,将这种情况禀报皇上,但是并未得到答复。仆固怀恩率领数万朔方镇兵在汾州驻扎,派其子御史大夫仆固玚率领一万士兵在榆次驻扎,副将李光逸、李怀光、张维岳等分别在祈令回纥人愤怒县、晋州、沁州驻扎。李怀光本是勃海靺鞨人,姓茹,是朔方将领,因为有功被赐姓李。

中使骆奉仙来到太原,辛云京和他深相结交,对他说仆固怀恩同回纥合谋,已露出谋反的迹象。骆奉仙在回京途中从仆固怀恩的驻地经过,仆固怀恩与他在自己母亲面前饮酒,其母亲数次对骆奉仙责问说:“你与我儿子相约为兄弟,如今又亲近辛云京,你为什么要两面结交呢!”酒兴正浓,仆固怀恩起身舞蹈,骆奉仙以缠头彩物相赠。仆固怀恩想要酬谢他,说:“等到端午节,应当再快乐地喝一天酒。”骆奉仙坚决请求返回朝廷,仆固怀恩于是藏起了他的马,骆奉仙对身边的人说:“早晨责让我,如今把我的马藏起来,他们将要杀死我。”夜里,骆奉仙跳墙逃跑;仆固怀恩大惊,立即追上去把马还给他。八月癸未日,骆奉仙返回长安,上奏说仆固怀恩有反叛的阴谋;仆固怀恩也将全部情况上奏,请求将辛云京、骆奉仙杀掉;皇上对双方都不追究,颁发优抚诏书使他们和解。

仆固怀恩自认为从战乱发生以来,他每次作战都奋力拼杀,家属中为报效朝廷而牺牲的有四十六人,女儿嫁到绝远的地方,又劝说回纥派兵相助,再次收复东西两京,平定河南、河北,功劳没有人可以相比,然而遭到谗人诬陷,怨愤也特别深,他上书为自己申冤,认为:“前些时奉诏将可汗送回国内,我倾尽家产,才使可汗上路。然而我们从太原路过时,辛云京、骆奉仙不仅将城门紧闭,不来恭敬地迎接,还派部下偷偷出来偷盗财物。所有这些行为令回纥人的愤怒,很想纵兵掳掠,我竭力解劝,才将他们送出塞外。辛云京、骆奉仙担心我先上奏论理,于是妄称预设防备,又同李抱玉彼此联合。我冷静下来思索,我有六条罪状:从前同罗叛乱,我替先帝将河曲扫清,这是第一条罪过;我儿子仆固玢被同罗擒获,后来寻机逃回,我斩首他以号令将士,这是第二条罪过;我有两个女儿嫁给远方的夷狄,为了国家而和亲,将叛军平定,这是第三条罪过;我和儿子仆固玚不惜性命,为国效力,这是第四条罪过;河北叛军近来向朝廷归附,节度使仍然手握重兵,我加以抚慰,使他们不再疑惧,这是第五条罪过;我劝说回纥,使他们派兵解救朝廷于危难,等到四方平定,我又将他们送回,这是第六条罪过。我的罪状既然有六条,确实应当斩首,只应当含恨九泉、蒙冤千古,还有什么值得辩解的呢!我深受国家大恩,夙夜都希望到陛下身边服侍,但是因为来瑱被杀,朝廷并未公布他的罪状,各路节度使谁不感到疑虑和恐惧!最近听说陛下颁诏要将几人召回,然而他们都不敢来。这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害怕宦官的谗言,担心被陛下枉杀。这难道是因为大臣们不忠吗?正是由于邪恶的小人在陛下左右的缘故。况且我前后上奏对骆奉仙的控告,所说的都是事实,陛下竟然不予处置,而且越发宠幸。这都是因为如骆奉仙这类人结党营私,使陛下受到蒙蔽。我私下听说地方派人到朝廷上奏事情,陛下都会说去与骠骑大将军程元振商议,却从未交托宰相决定是否可行。有时陛下留下使者数月不放,更增加了地方的猜疑和隔阂。以我所统领的朔方将士为例,他们的功劳最大,是先帝中兴的主要力量,又是陛下蒙尘落难时的旧部下,陛下却从未另有嘉奖,反而听信那些谗言和嫉妒的言辞。从前,郭子仪已遭到猜疑,如今我又被诋毁。古人所说的鸟尽弓藏,我相信这不是假话。陛下听信那些人托言反叛诬陷我,这与指鹿为马有什么不同呢!假如陛下不接受我忠诚的进言,并依然不改,我实在不敢说能保有家业,陛下又怎能安定国家!忠言对行事有利,只希望陛下认真考虑。我想公开返回朝廷,恐怕受到部下的阻拦。如今我假托到晋州、绛州巡视,在那里停留拖延。我恳请陛下特派一人前往绛州看我,我就同他一起入朝。”

九月壬戌日,皇上派裴遵庆前往仆固怀恩处去宣示圣旨,同时观察他的去留动向。仆固怀恩与裴遵庆相见,立即抱住他的脚,哭着申诉冤情。裴遵庆对他说皇上的恩德十分优厚,并劝令他到朝中觐见皇上。仆固怀恩应允。副将范志诚认为不可,劝说道:“如果你听信了他的甜言蜜语,入朝就会像来瑱一样,不能再回来!”第二天,仆固怀恩见到裴遵庆,以怕死为理由,请求让他的一个儿子回到朝廷。范志诚又以为不可以这样做,裴遵庆于是返回。御使大夫王翊从回纥出使回来,仆固怀恩早先同可汗有来往,担心王翊把他的事泄露出去,于是把他扣留。

吐蕃军队进犯时,守边将领告急,然而程元振不向皇上报告。冬季十月,吐蕃军队进犯泾州,泾州刺史高晖将城献出投降,于是高晖为吐番军队充当向导,带着他们深入内地。吐蕃军队从邠州经过时,皇上才知道这件事。辛未日,吐蕃军队入侵奉天、武功,京师为之惊惧。皇上下诏将雍王李适任命为关内元帅,将郭子仪任命为副元帅,前往咸阳镇守抵御吐蕃军队。

郭子仪在京师闲居日久,部下早已四散分离,到这时开始招募,只征得二十名骑兵启程。到咸阳时,吐蕃率领吐谷浑、党项、氐、羌等各二十多万兵众,弥漫数十里范围,已经从司竹园渡过渭水,沿山脉向东行进。郭子仪命令判官中书舍人王延昌到朝中上报军情,请求增派军队支援。程元振从中阻拦,王延昌竟然未能得到皇上的召见。癸酉日,渭北行营兵马使吕月将率领两千精锐士兵,在盩厔以西将吐蕃军队打败。乙亥日,吐蕃军队入侵盩厔,吕月将又一次与敌军奋力死战,士兵全部战死,吕月将被敌军生擒。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