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四十 翻译
起旃蒙大荒落(公元765年)闰十月,尽昭阳赤奋若(公元773年),凡八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中之上
闰十月乙巳日,郭子仪朝见天子。郭子仪认为灵武刚被收复,百姓生计困窘,戎人部落尚未安定,请求皇上派朔方军粮使三原人路嗣恭前往灵武镇守。河西节度使杨志烈已经死去,郭子仪上奏请求派使者到河西地区巡视安抚,并设置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等州长史。皇上全部听从。
丁未日,群臣上奏请求缴纳官员职田的税粮充当军粮;皇上批准。
戊申日,皇上将户部侍郎路嗣恭任命为朔方节度使。路嗣恭披荆斩棘,设立军府,威令畅行无阻。
己酉日,郭子仪返回河中。
起初,剑南节度使严武上奏请求让将军崔旰担任利州刺史。当时蜀中刚发生了骚乱,山中贼寇将交通的道路堵住,崔旰前往征讨,将骚乱平息。等到严武再次出任剑南节度使,向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行贿以求得崔旰。张献诚让崔旰上书称自己解职,前往严武那里。严武将他任命为汉州刺史,派他率领军队在西山进攻吐蕃,连续攻克吐蕃的几座城邑,夺取土地数百里。严武制造七宝车迎接崔旰入成都以显示对他的尊宠。
严武去世后,行军司马杜济主管剑南节度军府的事务。都知兵马使郭英干,是郭英乂的弟弟,同都虞候郭嘉琳一起上奏请求将郭英乂任命为剑南节度使;崔旰当时正担任西山都知兵马使,他与部下一起上奏请求将大将王崇俊任命为剑南节度使。刚好朝廷已经将郭英乂任命为剑南节度使,郭英乂因而对崔旰等人怀恨在心,他到成都后几天,就诬陷王崇俊有罪而将其杀掉。郭英乂召崔旰回成都,崔旰则以防备吐蕃为托辞,说不可返回,郭英乂更为气愤,便断绝粮饷让崔旰越发困窘。崔旰转移到深山中,郭英乂又亲自领兵攻打崔旰,声称协助崔旰抵抗吐蕃。刚好天降大雪,山谷中的积雪达数尺深,很多士兵和战马都被冻死。崔旰率军队反击,郭英乂大败,收集残余士卒,只得到一千人返回。
郭英乂施政严酷暴虐,骄纵奢侈,从不体恤士卒,以致众心离散怨恨。玄宗从蜀地离开以后,将所居住的行宫改成道观,还用铜铸造玄宗本人的肖像。郭英乂喜爱观中的竹林茂盛幽美,上奏请求将观当作自己的军营,于是将玄宗肖像挪走,自己住在里面。崔旰宣称郭英乂造反,如果不是,他为什么要将玄宗的肖像迁走,自己到那里居住。于是崔旰率领部下五千多人攻打成都。辛巳日,双方在城西交战,郭英乂大败。于是崔旰来到成都城内,将郭英乂全家杀掉。郭英乂独自骑马逃往简州。普州刺史韩澄将郭英乂杀掉,把他的头颅献给崔旰。邛州牙将柏茂琳、泸州牙将杨子琳、剑州牙将李昌巎分别率军征讨崔旰,蜀中大乱。崔旰,卫州人。
华原县令顾繇上书说,元载之子元伯和等人揽权收受贿赂,十二月戊戌日,顾繇由此获罪被流放锦州。
自安、史之乱以来,国子监的厅堂房舍十分破败,军士大多借住在这些房子里。国子祭酒萧昕进言说:“学校不应当因此荒废。”
大历元年(丙午,公元766年)
春季正月乙酉日,皇上下敕重新补招国子监学生。
丙戌日,皇上将户部尚书刘晏任命为都畿道、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湖南道、荆南道、山南东道转运使、常平使、铸钱使、盐铁使等,将侍郎第五琦任命为京畿道、关内道、河东道、剑南道、山南西道转运使等,分别负责国家财政赋税的管理。
周智光回到华州后,更为骄纵蛮横,皇帝召见,他也不去。皇上让杜冕跟随张献诚前往山南躲避他;周智光派兵在商山阻截杜冕,未能截到。周智光知道自己罪孽深重,便聚集了一批亡命之徒、无赖子弟,人数多到好几万,任凭他们烧杀虏掠以讨得他们的欢心,又擅自将漕运到关中的二万斛大米截留,对于各藩镇进献朝廷的物品,周智光常杀掉使者夺取。
二月丁亥朔日,皇上在国子监举行释奠礼。命令宰相率领常参官、鱼朝恩率领六军将领前往听讲,子弟们一律身穿紫红衣服做学生。鱼朝恩既已尊贵显要,便学习讲演经典,写作文章,只能执笔识别章节句读,就立即称自己是文武双全,他人都没有胆量与他争辩。
辛卯日,皇上命令相关部门维修国子监。
元载独揽大权,恐怕上奏论事的人揭露他的私心,就上奏请求说:“只要百官有事论奏,都要先报告长官,由各长官报告宰相,然后才可上奏陛下。”他还拿皇上的旨意告诉百官说:“近日各部门上奏论事繁多,所说大多属于谗言诋毁的话,因此委托长官、宰相首先判定所说的事能否上奏。”
刑部尚书颜真卿上疏,认为:“郎官、御史,都相当于陛下的耳目。如今让上奏论事的人先报告宰相,是陛下自己将耳目堵塞。如果陛下担心群臣进谗言,为什么不对他们所言的真假进行观察呢!如果所说的是假话就应当杀掉他们,是真话就应当赏赐他们。陛下若不尽力这样做,就会使天下人说陛下厌烦于听览臣下的奏章,将这一点作为借口堵塞臣下进谏的道路,我私下为陛下惋惜。太宗编著的《门司式》中说:‘那些不具备出入宫门凭证的人,若有紧急事务上奏,都命令掌管宫门的人以及执掌仪仗宿卫的人引导奏报,禁止阻挠。’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雍塞蒙蔽。天宝以后,李林甫为宰相,对上奏论事的人非常讨厌,人们在道路上只以目光交流。致使皇上的意图无法传达到下面,而下面的情况也不能使皇上了解。皇上遭受蒙蔽,臣下闭口不言,终于酿成玄宗向蜀地奔逃的大祸。国家衰败到如今这样的程度,由来已久了。即使人主大开直言不讳的道路,大臣也不敢畅所欲言,更何况先让宰相大臣裁决和抑制,那么陛下能够听到和看到的人不过三四个了。天下有见识的士人从此闭口不言,陛下看到没有人再上奏议论事务,就会觉得天下并无可以争论的事,这真像李林甫现在又复活了一样!从前李林甫虽然专权,大臣中仍有不向宰相征求意见而上奏论事的,对这种情况,李林甫只能以其他事为借口,暗中伤害他们,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命令各有关部门上奏论事都一定要先报告宰相。陛下如果不及早觉悟,就会逐渐被孤立,过后即使心中懊悔,也来不及了!”元载得知颜真卿上疏对他十分怨恨,上奏说颜真卿诽谤。乙未皇上将颜真卿降职为峡州别驾。
己亥日,皇上派大理少卿杨济出使吐蕃修好。
壬子日,皇上将杜鸿渐任命为山南西道、剑南东川、剑南西川副元帅、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往蜀地平定叛乱。
皇上指定由四镇、北庭行营节度使马璘兼任邠宁节度使。马璘将段秀实任命为四镇、北庭和邠宁三节度使都虞候。马璘的士卒中有一人能拉开二百四十斤重的弓,由于盗窃应当处死,而马璘打算免除他的死罪,段秀实向马璘进言说:“将领有自己的喜爱和憎恶,执法就会不统一,就算韩信、彭越也治理不好军队。”马璘很赞赏段秀实的议论,最终将那个士卒杀掉。有时,马璘对事情的处理不合理,段秀实就据理力争。有时马璘很生气,身边的人都因害怕而战栗,段秀实说:“如果我的罪应当杀头,为什么要生气!如果无罪而杀人,恐怕违背道理。”马璘气得拂衣站起,段秀实则从容地走了出去;过了很久,马璘摆列酒宴召见段秀实向他道歉。从此,军州的事务,马璘都征询段秀实的意见后才施行。于是马璘在邠宁,声名很好。
癸丑日,皇上命令山南西道节度使张献诚兼任剑南东川节度使,任命邛州刺史柏茂琳为邛南防御使,任命崔旰为茂州刺史,代理西山防御使。三月癸末日,张献诚与崔旰在梓州交战,张献诚战败,只独自逃脱,节度使的旌节都被崔旰得到。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