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四十四 翻译
起昭阳大渊献(公元783年)正月,尽十月,不满一年。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三
建中四年(癸亥,公元783年)
春季正月丁亥日,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尚结赞在清水缔结盟约。
庚寅日,李希烈派遣他的将领李克诚偷袭并攻陷了汝州,生擒别驾李元平。李元平,原本是湖南判官,略有才学技艺,生性粗疏傲慢,敢说大话,喜欢谈论兵事。关播认为他是奇才,于是举荐给皇上,认为他有出将入相的才能,由于汝州距离许州最近,于是提升李元平为汝州别驾,并且主持州中事务。李元平到了汝州后,就立刻招募工匠和劳役整治州城。李希烈暗中派遣军中的勇士前去应募服役,入城的人有数百人之多,而李元平并没有察觉。李希烈派遣李克诚率领数百名骑兵突击来到汝州城下,应募的壮士们在城里响应,抓住了李元平,把他捆绑起来骑马离去。李元平身材矮小,不长胡须,看到李希烈,惊恐畏惧,屎尿齐下,污臭满地。李希烈大骂说:“宰相瞎了眼,竟然派你来抵挡我,怎么如此小瞧我!”李希烈于是任命判官周晃为汝州刺史,又派遣副将董待名等人四处出击抢劫财物,攻克了尉氏县,而进兵围攻郑州城,官军数次都被他们打败。李希烈手下担任巡逻的骑兵巡逻到西边的彭婆镇,东都洛阳的士绅百姓因此震惊恐慌,纷纷逃到山谷中躲藏起来。留守郑叔则也退守到西苑。
皇上向卢杞询问计策,卢杞回答说:“李希烈年轻而骁勇善战,仗恃立了军功,骄纵傲慢,他部下的将佐无人敢谏止他。如果能够选出一位温文尔雅的重臣,奉旨前往宣示圣上的恩泽,为他陈明逆为祸、顺为福的道理,李希烈一定能够改过自新,不必兴师动众而使他顺服。颜真卿是三朝元老,为人忠贞耿直,刚毅果决,名声在天下都受到推重,人们都信服他,真是出使的最适当人选!”皇上认为有理。甲午日,皇上命令颜真卿前往许州去抚慰李希烈。诏书颁下,举朝震惊失色。
颜真卿乘驿车抵达东都洛阳,郑叔则说:“如果前往,一定免不了一死,还是稍作拖延,等待以后发出的命令。”颜真卿说:“这是君主的命令,又能躲避到哪里去呢!”于是启程出发了。李勉上表说:“失去一位元老,是朝廷的耻辱,请把颜真卿留下。”李勉又派人拦截颜真卿,但是没有赶上他。颜真卿临行前给他的儿子写信,只命他“祭奉家庙,抚育所有孤儿”罢了。颜真卿到了许州,正要宣布诏旨,李希烈派他的养子一千多人把他团团围住,大声谩骂,还拨出刀剑在他面前比划,作出要把他剁碎吞食的架势。颜真卿站立着一动不动,脸色不变。李希烈急忙跑过去用身体挡在他面前,挥手命令大家退下,并把颜真卿请入馆舍,非常礼貌地对待他。李希烈本想把颜真卿放回去,正巧李元平在座,颜真卿责备了他一番,李元平惭愧地起身,写密信把这件事告诉给李希烈。李希烈于是改变了想法,拘留了颜真卿,不让他回去。
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各自分别派遣使者到李希烈那里,上表称臣,劝他称帝。使者们在李希烈面前行跪拜和舞蹈礼,劝李希烈说:“朝廷诛杀有功之臣,失信于天下。都统天赋英明威武,功勋冠盖当世,既已遭到朝廷的猜疑忌惮,必定会遭到如韩信、白起那样的灾祸,希望都统早日称帝,使天下的臣民能有所归附。”李希烈召来颜真卿,指着四镇派来的使者给他看,并且说:“如今冀、魏、赵、齐四王派遣使者来推尊我,不谋而合,太师看看这事态局势,岂止我一人受到朝廷的猜忌而无处容身吗!”颜真卿说:“这四人明明是四凶,怎能称他们为四王!相公不肯维护自己所建树的功劳业绩,做一个大唐的忠臣,反而与这些乱臣贼子交往密切,难道想和他们一齐自取灭亡吗!”李希烈很不高兴,命左右把颜真卿扶了出去。过了几天,颜真卿又与四镇的使者一起宴会,四镇的使者说:“早就听说太师德高望重,如今都统即将称帝建号的时候,太师恰好到来,这是上天要赐一个宰相给都统。”颜真卿大声呵斥四镇使者说:“说什么宰相!你们知道有个因为痛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吗?他就是我的哥哥。我活了八十岁了,只知道应该恪守气节而死,难道还会受你们这些人的胁迫引诱吗!”四镇使者不敢再说话了。李希烈于是派了十个甲士在馆舍中看守颜真卿,在庭院中挖了一个大坑,说是准备活埋他。颜真卿安然处之,见到李希烈说:“既然我的生死早已决定,你又何必玩弄花样!立刻一剑砍死我,岂不令你称心如意!”李希烈于是向他赔礼道歉。
戊戌日,皇上任命左龙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命他率领凤翔、邠宁、泾原、奉天、好畤行营的士兵一万多人讨伐李希烈,又颁布诏书命令各道共同讨伐。哥舒曜行军到郏城时,遇到了李希烈的先锋将领陈利贞,并且把他打败。李希烈军队的声威稍微受挫。哥舒曜,是哥舒翰的儿子。
李希烈派他的部将封有麟据守邓州,南方献贡的通路于是断绝了,运送的贡品以及商人旅客都无法往来。壬寅日,皇上诏令修治上津县的山路,并且设立了通邮的驿站。
二月戊申朔日,皇上命令鸿胪卿崔汉衡护送区颊赞返回吐蕃。
丙寅日,朝廷把河阳三城、怀州、卫州的将士整编为河阳军。
丁卯日,哥舒曜攻克汝州,生擒周晃。
三月戊寅日,江西节度使曹王李皋在黄梅打败了李希烈的将领韩霜露,并把他斩杀。辛卯日,曹王李皋攻陷了黄州。当时李希烈的兵马在蔡山立起栅垒,山势险要无法进攻。李皋扬言要调兵向西攻取蕲州,率领水军逆长江而上,李希烈手下的将领领兵沿着长江追击。距离蔡山三百多里的时候,李皋又下令调转船头顺流而下,急攻蔡山,终于攻克了蔡山。李希烈领兵回来救援,却已经来不及,因此失败。李皋接着进军攻取了蕲州,上表请求任命伊慎为蕲州刺史,王锷为江州刺史。
淮宁都虞候周曾、镇遏兵马使王玢、押牙姚憺、韦清暗中向李勉表示归诚之意。李希烈派遣周曾与十将康秀琳率领三万兵马攻打哥舒曜,抵达襄城以后,周曾等人密谋调转军队袭击李希烈,尊奉颜真卿为节度使,让王玢、姚憺、韦清为内应。李希烈听说此事以后,派遣别将李克诚率领骡子军三千人偷袭周曾等人,把周曾杀了,并且杀了王玢、姚憺及其党羽。甲午日,朝廷下诏追赠周曾等人官衔。最开始,韦清与周曾等人曾约定,一旦事情泄露,绝不相互牵连,所以只有他得以幸免。韦清担心最终还是不能避免祸患,于是劝说李希烈派他前往朱滔那里请求救兵,李希烈就派他去了,他到达襄邑县的时候,就逃奔到刘洽那里了。李希烈听说周曾等人发生变故,于是紧闭营垒数天。他的那些前去进犯尉氏、郑州的党羽闻知此事后,也都名自潜逃回乡。李希烈于是向朝廷上表,把所有叛逆罪名都推到周曾等人身上,自己带兵退回蔡州,表面上表示悔过,归顺朝廷,实际上却是在等候朱滔等人的援助。到了蔡州,他把颜真卿拘禁在龙兴寺中。
丁酉日,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与淮宁军在安州交战,官军大败,只有张伯仪一人幸免于难,还丧失了所持的旌节。李希烈命人把张伯仪的旌节以及俘获士兵的左耳给颜真卿看,颜真卿扑地痛哭,昏倒又醒来,从此不再与人讲话。
夏季四月,皇上任命神策军使白志贞为京城招募使,招募禁兵去讨伐李希烈。白志贞请求让那些曾经担任过节度使、观察使、都团练使的人,无论是还活着的,或是已经死了的,都勒令他们的子弟一律带领奴仆和马匹,自己备办粮食铠甲参军,授予他们五品官职。家境贫寒的人深以为苦,民心也随之动摇。
皇上命令宰相、尚书与吐蕃区颊赞在丰邑里缔结盟约,区颊赞因为清水会盟,没有确定边界,所以盟约没有缔结成功。己未日,皇上命令崔汉衡出使吐蕃,由吐蕃赞普裁决。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