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唐纪 » 唐纪四十九 > 唐纪四十九 翻译 > 第2节

唐纪四十九 翻译 第2节

戊申日,吐蕃带领羌族、浑族的大批人马进犯陇州,营地连绵数十里,京城震惊恐慌。九月丁卯日,朝廷派神策军将领石季章戍守武功,决胜军使唐良臣戍守百里城。丁巳日,吐蕃在汧阳、吴山、华亭一代大肆掳掠,杀害年老体弱的人,有的砍去手臂,有的挖掉双眼,之后将他们丢弃,吐蕃军将一万多成年壮丁都驱赶往安化峡的西面,将他们分别归属于羌族和浑族,还告诉他们说:“允许你们向着东方哭泣来告别家乡。”众人放声痛哭,从山崖跳下深谷的死者和伤者共有一千多人。没过多久,吐蕃众军再次来袭,围攻陇州,陇州刺史韩清沔与神策军副将苏太平在夜里派出兵马将他们击退。

皇上对李泌说:“从前每年各道贡献,共计值钱五十万缗,今年仅得到三十万缗。我谈论此事当然有失体统,但宫里的费用实在不够。”李泌说:“古时候天子不私自谋求钱财,现在请让我每年供给宫中钱一百万缗,希望陛下不要接受各道进贡的物品,并取消下旨索取钱财用物的做法。如有必须的需求,请陛下下达敕令,将所需物品折合成赋役,以免贪官污吏趁机榨取盘剥。”皇上依从这一建议。

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多次求和,而且请求通婚。皇上没有答应。正好遇上边疆的将领报告马匹匮乏,朝廷又没有马匹供给,李泌便对皇上说:“陛下如果能采用我的计策,几年以后,马匹的价格比现在便宜十倍。”皇上说:“为什么?”李泌回答说:“希望陛下能够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此事,委屈自己,屈从他人,为国家社稷着想,我才敢说出来。”皇上说:“你怎么会有这样的疑虑!”李泌回答说:“我希望陛下在北面与回纥结盟,在南面与云南沟通,在西面结交大食和天竺,这样一来,吐蕃自然便会陷入困境,马匹也容易获得了。”皇上说:“对于云南、大食、天竺三国,就按照你说的做吧,而回纥绝不可以。”李泌说:“我本来就知道陛下是这样的,所以不敢早说。为当前考虑,应该把回纥排在首位,其他三国还可以稍缓。”皇上说:“只有回纥你不要再说了。”李泌说:“我充任宰相的职位,所建议的事情可行与不可行取决于陛下,可是怎么至于不让我说话呢?”皇上说:“对于你所说的话,我完全听从了,而回纥最好等等待子孙辈去解决;我在位时期,那是肯定不行!”李泌说:“莫不是还是因为陛下在陕州受到的耻辱吧!”皇上说:“是啊。韦少华等人由于我的缘故蒙受羞辱而死,我怎么敢忘记那些事情呢?当时恰逢国家多难,没有时间来报复他们,至于通好,那是肯定不行的。你不要再说了!”李泌说:“害死韦少华的是牟羽可汗,陛下即位时,他发兵前来进犯,还没有走出国境,现在的合骨咄禄可汗便把他杀死。这样说来,现在的可汗对陛下是有功劳的,应当受到加封受赏,为什么还要怨恨他呢?后来张光晟杀了突董等九百多人,合骨咄禄竟不敢诛杀朝廷的使者,既然这样,合骨咄禄当然是无罪的了。”皇上说:“你认为与回纥和好是对的,那我坚持不肯就是不对的了?”李泌回答说:“我是站在国家社稷的角度说这番话的,如果我去迎合陛下以求容身,还有什么脸面到天上去见肃宗和代宗呢!”皇上说:“让我慢慢考虑一下吧。”从此李泌大约奏对了十五次以上,没有一次不提及有关回纥的事情,但皇上始终没有答应。李泌说:“既然陛下不肯答应跟回纥和好,希望允许我辞去官职。”皇上说:“不是我不接受规劝,只是我想与你将道理谈个明白罢了,你怎么又至于忽然就离我而去呢?”李泌回答说:“陛下允许我讲清道理,那实在是国家的福气啊。”皇上说:“我并不顾惜委屈自己去跟回纥和好,但我不能够辜负了韦少华这些人。”李泌回答说:“依我看来,是韦少华这些人辜负了陛下,并不是陛下辜负了他们啊。”皇上说:“为何这么说?”李泌回答说:“从前回纥叶护领兵协助朝廷征伐安庆绪时,肃宗只不过让我在元帅府设宴慰劳他们,先帝并未曾接见过他们。就是叶护坚持邀请我去他的营垒,肃宗仍不答应。等到大批的军队将要出发的时候,先帝才跟他们见面。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戎狄豺狼成性,他们发兵进入中原内地,我们不得不特别小心防备。陛下在陕州的时候,年纪还很小,韦少华这些人不能深谋远虑,竟让天子径直前往回纥营垒,并且之前没有跟回纥商定相见的礼仪,导致他们得以凶暴恣意,这难道不是韦少华这些人辜负了陛下吗?就是他们死了,也是无法清除罪责的。并且香积寺取胜的时候,叶护准备带兵进入长安,先帝亲自在他马前施礼来制止他,于是叶护便不敢开进长安城了。当时见到这一情景的有十万多人,他们都叹息着说:‘广平王真是华夏与蛮夷的君主啊!’这样说来,先帝对人屈尊时较少,而向人施展才能抱负时却比较多。叶护,便是牟羽的叔父。牟羽身为可汗,动员全国兵力救助中原的危难,所以他不免趾高气昂,是敢于向陛下要求礼遇的。而陛下天赋英明神武,不肯屈服于他。在那个时候,我不敢说别的,若是牟羽可汗将陛下留在营中,畅饮十天酒,难道天下百姓能不感到痛心吗?然而,陛下如天的威严所至之处,豺狼也温驯起来,可汗的母亲向陛下双手献上貂皮衣服,斥退周围的人,并亲手送陛下乘马而归。陛下以香积寺的事情来看,说成委屈自己是对的呢?还是说成没有委屈自己是对的呢?这是陛下向牟羽屈服了呢?还是牟羽向陛下屈服了呢?”皇上对李晟和马燧说:“故人旧交最好不要再见面。我素来痛恨回纥,如今听李泌讲香积寺的事情,我觉着自己理亏。你们二人怎么看?”二人回答道:“如果真像李泌说的那样,回纥似乎是可以原谅的。”皇上说:“你们二人也不赞成我的做法,那我该怎么做呢?”李泌说:“我认为回纥并不可恨,可恨的是近年来的宰相。如今回纥可汗杀死牟羽,而回纥人又立下两次协助收复京城的功勋,还有什么罪过呢!而吐蕃庆幸我国发生灾祸,攻陷河陇地区几千里地,还率领军队进入京城,导致先帝流亡陕州,这才是一定要报的仇怨,更何况当时的赞普尚且在位呢!宰相不向陛下把这件事情分辨明白,就准备跟吐蕃和好,以便进攻回纥,以前宰相的可恨之处就在于此。”皇上说:“我跟回纥结下的怨仇为时已久,他们又听闻吐蕃在会盟时作乱,现在前往与他们讲和,不会再次拒绝我们,惹来夷狄之人的耻笑吗?”李泌回答说:“不可能的事。从前我在彭原时,现在的可汗当时任胡禄都督,他与现在的国相白婆帝一起跟随叶护前来,我对他们甚是优待,所以,他们听闻我出任宰相,便向我们请求和好,怎么能再次拒绝我们呢?现在请让我写一封书信跟他们约定:让可汗称臣,当陛下的儿子,每次来使不得超过二百人,互市的马匹不能超过一千匹,不可以携带汉人以及胡族商人去往塞外。如果回纥可以遵守五条约定,那么,陛下就一定要答应与他们和好。这样,陛下不仅可以威震北部荒远的地方,从侧面震慑吐蕃,也足可以使陛下平素的志向为之一快。”皇上说:“自从至德年间以来,我们跟回纥两国结成兄弟关系,现在一下子想让他们称臣,他们怎么肯和好呢?”李泌说:“他们想与大唐和亲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他们的可汗、国相一向相信我的话,如果一封信还不能协调好的话,只需要我再发一封书信就行了。”皇上听从了李泌的建议。

不久回纥可汗派遣使者上表称儿、称臣,李泌与他们约定的五件事情,一律听从。皇上很高兴,对李泌说:“回纥怎么会这样畏惧并屈服于你呢!”李泌回答说:“这是陛下的声威与福气所致,我又能有什么力量呢?”皇上说:“回纥已经和好,又应该如何招抚云南、大食和天竺呢?”李泌回答说:“与回纥和好,吐蕃便不敢轻易侵犯边界了。接下来招抚云南,就相当于砍断吐蕃右边的臂膀。云南自汉朝以来便是中国的臣属,杨国忠无缘无故地侵扰他们,以至于使他们背叛,臣服于吐蕃。他们被吐蕃繁重的赋役搅扰得困苦不堪,没有一天不想重新归属于唐朝。大食在西域各国里最为强盛,自葱岭起直抵西海边,地域几乎占去半个天下,它与天竺都仰慕中国,而又世代与吐蕃为仇,所以我知道这三个国家都是可以招抚的。”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