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唐纪 » 唐纪五十四 > 唐纪五十四 翻译

唐纪五十四 翻译

起屠维赤奋若(公元809年)七月,尽玄黓执徐(公元812年)九月,凡三年有奇。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上之下

元和四年(己丑,公元809年)

秋季七月壬戌日,御史中丞李夷简举报京兆尹杨凭之前在做江西观察使的时候贪赃枉法,奢靡无度。丁卯日,朝廷将杨凭贬作临贺县尉。李夷简,是李元懿的玄孙。皇上下令把杨凭的家财土地全部没收,李绛劝谏道:“按照惯例,要是不属于造反叛逆的大罪,就不该没收犯人的家产。”皇上因此就没有没收杨凭的家产。

杨凭的亲朋好友没有敢来给他送行的,只有栎阳县尉徐晦来到蓝田,与杨凭话别。太常卿权德舆往日和徐晦交好,因此告诉他道:“你给杨临贺送行,固然是因为情深意重,但是这样岂不是会牵连你吗!”徐晦回答道:“我从作为布衣平民的时候就受到杨公的知遇及提拔,如今他被贬谪驱逐远方,我怎么可以不与他辞别呢!要是您以后遭到别人进谗言而遭到放逐,我怎么敢自认为是和您不相关的人呢!”权德舆称颂不已,于是在朝廷中表扬他。几天之后,李夷简奏请皇上任命徐晦为监察御史。徐晦道谢的时候说:“我平生不曾和您见过面,您根据什么而推举我呢!”李夷简说:“你不辜负杨临贺,又怎么会辜负朝廷呢!”

皇上暗中询问各位翰林学士说:“如今打算任用王承宗为成德留后,割分德州、棣州两地另外建成一个军镇,以此削弱王承宗的权势,并且让王承宗对国家上缴两税,请求朝廷委派官吏,与对李帅道完全一样,你们觉得怎么样呢?”李绛等人回答道:“德州、棣州隶属成德,时间很久了,如今突然之间划分出二州,恐怕王承宗和他的将士会疑心担忧、怨恨不满,就可以找到托词了。况且,临近各道的情况也是如此,临近的各道考虑到日后也会被分割,也许就会暗中勾结,鼓动彼此了。要是他们将兵力集中起来对抗朝廷,处理起来就会更加困难,希望陛下能够仔细考虑。关于上缴两税、委派官员这两点无疑是正确的,希望借着吊祭使到王承宗那里去的机会,让吊祭使用个人的意见来劝导王承宗,让他上表陈请效仿李师道的例子,不让他知道这是出自陛下的想法。这样的话,要是王承宗幸好服从命令,自然是合乎情理的;要是王承宗不肯服从命令,也不至有损朝廷的体面。”

皇上又问道:“现在刘济、田季安全都生病,一旦他们去世,难道可以完全按照对待成德那样,把节度使一职交给他们的儿子吗!天下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呀!商议这件事的官员都说:‘应该借着这一时机铲除他们,要是他们不肯服从命令,就出兵讨伐他们,机不可失。’你们看怎么办呢?”李绛等人回答说:“群臣见到陛下西面攻陷蜀地,东面攻克吴地,易如反掌,所以阿谀逢迎、急于求成的官吏们争相进献策略,劝谏陛下开通河北一带。他们没有替国家做出长远的谋划、详细的计划,陛下也因为前段时间获得成功比较容易,所以对他们的话深信不疑。我等夙兴夜寐地考虑这件事,认为河北一带的形势和西蜀、东吴两地相异。为什么这么说呢?西川与浙西均不是变化无常的地区,他们周围临近的州道也全是国家可以自如指挥的臣属。只有刘生僻字_古文自编22582号、李锜萌生傲慢的密谋,但是他们的属下却都不赞成。刘生僻字_古文自编22583号、李锜只是利用物资财物诱惑属下,官军一到,他们的势力势必会分崩离析了。因此我等当时也曾劝谏陛下征讨他们,因为这样才能万无一失。但是成德却不是这样的情况了。其内部上下紧密团结在一起,已经很长时间了;外部到处蔓延,势力浩大。他们的将士和百姓对于他们累世赡养的恩德感激不尽,不懂得君主和臣下、正顺和造反的道理,劝谏他们,他们不会听从,震慑他们,他们不会服气,这是会给朝廷招致羞辱的。再说,相邻各道平时也许还会彼此猜疑、怨恨,等到获悉朝廷派人取代成德节度使的时候,就一定会齐心合力,这也许是为了各自的子孙后代打算,也考虑到今后自己会遭遇相同的境遇。要是其他数道中有人和成德彼此支援,战乱就会连续不断,国家的财产耗尽,力量衰竭,西部和北部的戎狄再借机见隙而动,他们导致的祸患难道能够说完吗!刘济、田季安与王承宗在事体方面没有差别,要是在他们过世的时候,有机可乘,应当等到事情发生的时候再谋取。如今诉诸武力,恐怕就有失妥当了。天下太平的大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希望陛下慎重地处理这件事。”

当时,吴少诚病得很严重,李绛等人又一次进言道:“吴少诚的病一定不能好转了。淮西的形势与河北不同,四周全是国家的州县,没有和贼寇的边境相邻,没有同党支援救助。朝廷委派淮西主帅,就是现在,要是淮西不肯从命,可以商议出兵征讨他们。我希望陛下可以放下恒冀这一不易实现的策略,转向申蔡这一容易成功的策略。要是对恒冀连续出兵的话,战事并不如意,而蔡州有裂隙出现,具备了出兵的条件,南北双方同时出兵,国家的财力物力难以为继。要是事情出自迫不得已,而务必要宽赦王承宗,那就会让陛下的恩德和仁义无法施行,朝廷的威势和号令立即废弃了。这就不如尽快颁赐对于王承宗的处治办法,来招揽恒冀的归慕之心,等候时机,一定可以在申蔡获得好处。”不久,王承宗由于很长时间没能得到朝廷任命,十分恐惧,多次上表自行申诉。八月壬午日,皇上就派京兆少尹裴武到真定安慰王承宗,王承宗接受诏旨的时候非常恭谨地说:“三军遭到逼迫,没来得及等候朝廷颁旨任命。请求献出德州、棣州以此表明我的诚意。”

丙申日,安南都护张舟上奏称打败了环王的三万兵力。

九月甲辰朔日,裴武回朝复命。庚戌日,朝廷任用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以及恒、冀、深、赵四州观察使,德州刺史薛昌朝为保信军节度使并德、棣二州观察使。薛昌朝,是薛嵩的儿子、王承宗的女婿,所以朝廷就势任用了他。田季安收到快马传来的报告,已经提前得知了朝廷的任命,于是派人通知王承宗说:“薛昌朝背地里和朝廷来往,因此他才获得节度使一职。”王承宗赶快派几百名骑兵赶赴德州,将薛昌朝押解至真定关押起来。中使颁布任命薛昌朝为节度使的旌节,途径魏州,田季安假装设宴慰劳中使,留住中使数天,等到中使到达德州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皇上认为裴武欺骗朝廷,还有人陷害他说:“裴武出使回来之后,先留宿裴垍家里,第二天早上,才入朝觐见。”皇上非常生气,把这件事讲给李绛听,打算把裴武贬谪至岭南。李绛说:“裴武落从前被困在李怀光军中,坚守节操,不肯屈服,如今怎么可能忽然就去做邪恶的事情呢!大概是贼人狡猾多变,让人难以识破这其中的真相。王承宗开始的时候担心朝廷征讨他,因此请求贡献两个州。在受到陛下的宽赦后,与王承宗相邻的各道都不希望成德成为割让土地、献给朝廷的先例,估计肯定有暗中游说、引诱、威胁王承宗的事情,让他无法遵守当初的心愿,这并非裴武的罪过啊。如今陛下派裴武到造反动荡的地区,出使回来之后,一句话说得不那么恰当,就赶忙把他驱赶至荒远的地区,我担心今后接受诏命出使敌庭的官员一定会把裴武作为前车之鉴,苟且谋求自己的便利,全都说一些恭维、模棱两可的话,不肯表露真心而述说利弊得失了。要是这个样子,可不利于国家啊。并且,裴垍和裴武长时间供职于朝廷,对于朝事的体统十分了解,怎么会在出使回来、没有见天子之前就先去留宿宰相家呢!我可以对陛下打包票裴武不会这么做,这可能是有喜欢进谗言的人想要迫害裴武和裴垍,希望陛下审察此事。”皇上停了许久才说:“或许是这个道理吧。”因此不再追究。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