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纪五十四 翻译 第2节
丙辰日,振武上奏称吐蕃五万多名骑兵抵达拂梯泉。辛未日,丰州上奏称吐蕃一万多名骑兵抵达大石谷,抢夺入京进贡后回到本国的回鹘人。
左神策军吏李昱从长安富人那里贷款八千缗,三年期限到了却不偿还。京兆尹许孟容把李昱抓起来,并给他套上枷锁,定下期限,命他偿还。许孟容说:“要是期限到了,你还没能彻底还清,就会被处死。”左神策军全军极为震惊。左神策军中尉对皇上申诉,皇上派中使宣布旨意,命许孟容将李昱交还本军,许孟容不愿意把他送回。中使又一次到来,许孟容说:“我不能接受诏命,应该处死。但是,我担任京城一带的长官,要是无法管制地方的豪强,如何能让京城清静严整呢!只要没将钱彻底还清,李昱就不可以从我这离开。”皇上赞许许孟容刚强正直,就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京城为之震惊恐惧了。
皇上派中使开解王承宗,让他把薛昌朝送回德州。王承宗不肯接受诏命。冬季十月癸未日,皇上颁制罢黜王承宗的官职爵位,任命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左右神策、河中、河阳、浙西、宣歙等道行营兵马使、招讨处置等使。
翰林学士白居易上奏,提出:“国家发兵讨伐的时候,应该派出将帅完成使命。近年来开始任命中使为监军。从古到今,还没有调集全国的兵力,特意命中使统领的先例。如今,神策军既然不肯设置行营节度使,那么吐突承璀就是统领本军的主帅了。吐突承璀又担任诸军招讨处置使,他就是统帅各军的都统了。我担心各地获悉这一消息之后,一定会窥视朝廷;周围各族得知这一情况后,一定会嘲笑中国。陛下可以容忍被后世互相传说,委派宦官担任一军主帅、各军都统全都从陛下开始的的吗!我还担心刘济、张茂昭以及范希朝、卢从史甚至于各道将领全都将接受吐突承璀的调遣安排作为耻辱,军心既然不齐,又如何可以立下功劳呢!这是帮助王承宗实现计划、挫败各位将领的声望啊。陛下考虑到吐突承璀辛劳,给他尊贵的地位就足矣了;怜惜他一片赤诚,让他富裕就足矣了。至于军队以及国家的权力,常常事关政治清明或是祸乱丛生,朝廷的制度,是从祖宗那里继承下来的,难道陛下可以容忍顺应属下的喜好,进而破坏自家的法令制度;纵容他人的贪欲,进而有损于自己至高无上的英明吗!陛下为何不暂时考虑一下,却要招致万世之后的嘲笑呢!”当时,谏官、御史等谈论吐突承璀被任命的官职名分太重的连续不断,皇上完全不予理会。戊子日,皇上亲临延英殿,度支使李元素、盐铁使李鄘、京兆尹许孟容、御史中丞李夷简、给事中吕元膺、穆质、右补阙独孤郁等人竭力进言称对吐突承璀授予的官职是不恰当的。皇上迫不得已,第二天,免除了吐突承璀四道兵马使的官职,只是把处置使改成宣慰使而已。
李绛曾经竭力进言说宦官骄傲蛮横,损害朝中政务,谗言诬蔑忠贞之士。皇上说:“这一类人怎么胆敢说他人的坏话呢!就算他们这么做,我也是不会相信的。”李绛说:“这一类人大部分都不懂得仁义,不能明辨是非,贪求利益,只要可以收到贿赂,就可以把盗跖、庄赞颂成清廉善良之人;要是不称他们的想法,就能够将龚遂、黄霸诋毁成贪婪残暴的人,可以利用狡诈的智谋,捏造难辨真假的事端,无时无刻不围绕在周围,把谗言渐渐渗透其中,陛下有的时候也一定也会相信他们的。从古至今,宦官败坏国家的事情,全都记载在典籍之上,陛下怎么能够不提防他们的感染呢!”
己亥日,吐突承璀带领神策军自长安出发,下令恒州周围的藩镇分别出兵招抚讨伐。
起初,吴少诚宠信他的大将吴少阳,称他堂弟,委派他出任军职,吴少阳进入吴少诚家中就与至亲一样。经过几番晋升,他已官至申州刺史。吴少诚生病,病得认不出人。家里的仆人鲜于熊儿就谎称是吴少诚的命令,传召吴少阳暂代彰义节度副使,负责军中及地方事务。吴少诚有个名为吴元庆的儿子,被吴少阳杀死。十一月己巳日,吴少诚过世,吴少阳自己担任彰义留后。
这一年,云南王寻劝过世,他的儿子劝龙晟即位。
田季安获悉吐突承璀带领兵力讨伐王承宗,于是聚集自己的徒众说:“朝廷的大军不曾跨越黄河已经二十五年了,如今忽然越过魏去讨伐赵。要是赵变成俘虏,魏也会变成俘虏了,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他的将领中有人自队伍之中站出来说:“希望可以给我五千名骑兵,以此消除您的忧虑!”田季安高声呼喊道:“真是壮士!我决定发兵,阻挠者立斩!”
幽州牙将绛州人谭忠为刘济到魏去出使,了解到魏的企图,于是通知田季安说:“按照某人的打算,这是引来天下的兵力啊。为什么呢?现在,朝廷的大军越过魏讨伐赵,没有任用老臣宿将,而是把兵权交给宦官,没有调集全国的军队,反倒派出大批的秦军,您知道这是谁的主意吗?这都是天子自己的主意,打算以此对臣子夸耀,并让他们敬服啊。要是官军在尚未攻打赵之前就先被魏击败了,这就表明皇上的计谋不如臣子的计谋,皇上如何能在天下人面前不觉得羞愧呢!皇上既觉得羞愧又非常愤怒,就肯定会任用善于谋算的人来策划长远的计策,依仗骁勇善战的将帅来训练精锐的士兵,之后再全力出兵,横渡黄河。官军吸取前车之鉴,一定不会越过魏而讨伐赵;权衡比较魏和赵罪责的大小,也肯定不会先讨伐赵而后讨伐魏。这可以说上不上,下不下,直接对着魏来了。”田季安说:“既然这样该如何是好?”谭忠说:“当朝廷大军进入魏境内的时候,你要好好犒劳他们。在这个时候,你要将所有兵力安排在边境,号称攻打赵,但是可以暗中给赵人送去书信说:‘要是魏攻打赵,河北一带的仗义之士便会称赵出卖朋友;要是魏支援赵,河南一带的忠义之臣就会称魏背叛君主了。出卖朋友和背叛君主的名声,是魏所不能容忍及接受的。要是您可以暗中将城防解散,馈赠魏一座城池,魏就可以用这座城当作对天子报捷的证据,这才能够让魏在北面服侍赵,在西面可以成为朝廷之臣,对于赵而言,只是有很小的损耗,对于魏而言,获得极大的利益,难道您就对魏的主张没有丝毫想法吗!’要是赵人没有拒绝你的主张,这就奠定了魏的霸主基业。”田季安说:“非常好!先生的到来,实在是上天眷顾魏啊。”因此田季安采纳了谭忠的计谋,与赵暗中协商,获得堂阳县。
谭忠返回幽州之后,计划游说刘济攻打王承宗。恰巧刘济聚集众位将领道:“天子知道我对于赵有恨意,现在命我征讨赵,赵邺肯定会全力防备我。出兵征讨和不出兵征讨,哪一个更有利呢?”谭忠赶快回答道:“天子最后是不会让我们去讨伐赵的,赵也不会防备燕。”刘济气愤地说:“你何不直接说我与王承宗造反呢!”他下令把谭忠关押在牢狱里。刘济命人观察成德的边境,果真没有设置防备。过了一天,诏书果真送到,命刘济“全力防守北部边境,不要让我再因为胡人而担心,进而能够一心一意对付王承宗”。刘济于是打开监牢,召见谭忠道:“事态的确如你所判断的那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谭忠说:“卢从史看起来和卢龙交好,实际上却是嫉恨卢龙;看上去他不与赵来往,事实上却是结交赵。他为赵如此筹划道:‘燕将赵当成自己的屏障,尽管怨恨赵,但是一定不会伤害赵,所以无需防备。’这样的做法,一是表明赵不敢抵抗燕,二是可以让燕被天子怀疑。既然赵人不防备燕,潞州人就会跑去对天子汇报说:‘燕对于赵的怨恨极深,赵遭到讨伐却不防备燕,这表明燕反而是和赵交好的。’这就是我清楚天子最后也不会命您攻打赵,而赵也不会防备燕的根源所在。”刘济说:“现在如何是好?”谭忠说:“燕、赵结下仇怨,天下人尽皆知。而今,皇上发兵攻打赵,你却发动燕的全部兵力,坐以待敌,但是连一个人都不曾渡过易水,这样就正好让潞州人以为燕用小恩小惠收买赵,所以对皇上诋毁卢龙不忠,在这两个方面他们都能实现目的。这就导致燕尽管怀有信守忠义的愿望,最终还是召来偏袒赵的口实,既无法让赵人感激,而且白白导致辱骂之声喧哗不止罢了。请您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吧!”刘济说:“我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了。”因此,他命令军中将士说:“五天之内,全体出动,落后的人要被剁成肉酱示众!”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