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资治通鉴》 » 唐纪 » 唐纪六十 > 唐纪六十 翻译

唐纪六十 翻译

起屠维作噩(公元829年),尽昭阳赤奋若(公元833年),凡五年。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上之下

太和三年(己酉,公元829年)

春季正月,亓志绍与成德联合兵力抢劫贝州。

义成行营兵三千人起先屯驻在齐州,后来被派到禹城,他们在途中溃乱叛变,新任横海节度使李祐讨伐并诛杀了他们。

李听、史唐联合兵力攻击亓志绍,把他打败。亓志绍率领他的五千部众逃奔镇州。

李载义奏报攻打沧州长芦镇,并且攻克了。

甲辰日,昭义奏报亓志绍的剩余部众一万五千人来本道投降,把他们安置在洛州。

二月,横海节度使李祐率领诸道的行营兵攻击李同捷,把他打败,进攻德州。

武宁捉生兵马使石雄,作战非常勇敢,并且爱护士卒。节度使王智兴残暴无道,虐待士卒,军中想要驱逐王智兴,而拥立石雄。王智兴知道了,乘石雄立下战功的机会,奏请朝廷任命他为刺史。丙辰日,朝廷任命石雄担任壁州刺史。史宪诚闻知沧景即将被平定,非常恐惧,他的儿子史唐就劝说他入朝。丙寅日,史宪诚派史唐带着表章请求入朝,并且请求以自己所管辖的魏博六州听命于朝廷。

石雄既已离开武宁,王智兴就把军中与石雄关系亲密的将士一百多人全部杀死。夏季四月戊午日,王智兴上奏称石雄动摇军心,请求朝廷把他杀了。皇上知道石雄没有罪,下令赦免死刑,长久流放白州。

戊辰日,李载义上奏称进攻李同捷的治所沧州,已经攻进了外城。李祐领兵攻占了德州,城中将士三千多人逃到了镇州。李同捷写信给李祐,请求投降,李祐把他的信件一并上奏给皇上,此时谏议大夫柏耆正奉诏前来向行营将士宣达皇上的慰问之意,他喜欢夸大声威,以威严控制各将,诸将早已对这种作风深恶痛绝。等到李同捷向李祐请求投降,李祐派遣大将万洪代替自己镇守沧州。柏耆怀疑李同捷是诈降,于是率领几百名骑兵赶到沧州,以一点小事为借口诛杀了万洪,把李同捷与他的家属一起送到京城。乙亥日,柏耆到达德州将陵县,有人说王庭凑想要出奇兵夺取李同捷,柏耆就把李同捷斩首了,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城,沧景各地才全部平定。

五月庚寅日,皇上加封李载义为同平章事。朝廷征发各道的军队攻打李同捷,打了三年,仅能攻下。而柏耆直接进入沧州城,把擒获李同捷的功劳视为自己的功劳。各位将领都憎恨他,争相上表检举弹劾他。辛卯日,把柏耆贬为循州司户。不久之后李祐就去世了。

壬寅日,代理魏博节度副使史唐上奏,改名为孝章。

六月丙辰日,皇上下诏:“镇州四方的行营,各自回归本道休息,专务保卫边境安全,不要相互往来。只有王庭凑表示愿意效命顺从朝廷时,才可以替他转达上奏朝廷的章表,其余的都不要接受。”

辛酉日,皇上任命史宪诚为兼侍中、河中节度使;任命李听兼任魏博节度使;又下令分出魏博的相、卫、澶三州,任命史孝章担任节度使。

起初,李祐听说柏耆杀了万洪,非常吃惊,病情因此加重。皇上听说后说:“李祐如果死了,就是被柏耆害死的!”癸酉,赐柏耆自尽。

河东节度使李程上奏称得到王庭凑给朝廷的书信,请求献出景州;李程又上奏说亓志绍已经自缢而死。

皇上派遣中使把河中节度使的旌节赐给史宪诚,癸酉日,到了魏州。当时李听率领军队从贝州返回,驻扎在馆陶县,拖延时间,没有前进。史宪诚竭尽魏博府库的财物来整理行装。甲戌日,军中发生动乱,史宪诚被杀,牙内都知兵马使灵武人何进滔被拥立为留后。李听领兵到了魏州城下,何进滔抗拒他,不让他进城。秋季七月,何进滔出兵攻打李听。李听没有防备,被打得大败,军队溃散逃走,日夜兼程,到达浅口镇时,损失逃亡的士卒超过了一半,辎重兵器全都舍弃了。昭义的军队前来救援,李听仅仅单身逃脱,回到义成的治所滑台。河北地区长期用兵作战,粮食经常供给不足,朝廷对此非常厌烦苦恼。八月壬子日,任命何进滔担任魏博节度使,又把相、卫、澶三州重新划归魏博管辖。

横海的治所沧州在经历了连年战乱之后,遍地都是骸骨,城镇乡野都非常空旷,留存的户口不到原有的十分之三四。癸丑日,皇上任命卫尉卿殷侑担任齐、德、沧、景节度使。殷侑到镇后,和士卒同甘共苦,招抚百姓,鼓励他们耕田种桑,流散的人口渐渐回乡恢复本业。在这之前,本军三万人的军需都依靠朝廷度支提供给养,殷侑到镇一年后,依靠在当地征收的租税,能够供给一半军需;两年后,就请求度支停止所有赐予;三年后,户口大大增加,仓库盈满。

王庭凑通过邻近的藩镇稍微透露出请求归顺朝廷的意图。壬申日,皇上下诏赦免王庭凑以及成德将士的罪行,恢复他的官职和爵位。

皇上征召任命浙西观察使李德裕担任兵部侍郎,裴度举荐李德裕担任宰相。恰逢吏部侍郎李宗闵获得宦官的相助,甲戌日,李宗闵被任命为同平章事。

皇上生性简约朴素,九月辛巳日,命令神策护军中尉以下的官员不可以穿纱縠绫罗做的衣服。皇上在处理朝政以外的空闲时间,只是以读书观史自娱,对于女色、音乐和游玩打猎的事从来不留意。一次驸马韦处仁戴上了夹罗巾,皇上对他说:“朕喜欢你家门第清雅朴素,所以选择你做驸马。像这样贵重的头巾,让其他达官贵人去戴,你就不要戴了。”

壬辰日,皇上任命李德裕担任义成节度使。宰相李宗闵厌恶李德裕威胁到自己的职位,所以把他调出朝廷。

冬季十月丙辰日,皇上任命李听担任太子少师。

宰相路隋向皇上进言说:“宰相的责任重大,不应该兼管钱粮的琐碎事务,如同杨国忠、元载、皇甫镈那样的,都是奸臣的作为,所以不值得效法。”皇上认为有道理。宰相裴度于是请求辞去度支的职务,皇上准许了。

十一月甲午日,皇上去圜丘祭天。宣布大赦天下。命令各地不得进献奇技淫巧的东西,禁止生产细密华美的布帛,并把制造这类物品的纺织机全部烧毁。

丙申日,西川节度使杜元颖上奏称南诏国入侵边境。杜元颖因为自己曾经担任过宰相,文才高雅,自视清高,不通晓军事,一心积蓄财产,削减克扣士卒的衣食费用。西南戍边的士兵缺衣少食,就都到南诏国境内抢劫盗取财物来供应自己。南诏国反而用衣物和粮食来资助他们。所以蜀中的虚实动静,南诏国一概知晓。南诏国自从嵯颠谋划大规模入侵西川以来,边境的州郡屡次上报给杜元颖,杜元颖却不相信他们。嵯颠的大军到了边城,城中却毫无防备。南诏军队任用蜀兵作为向导,袭击并攻陷了巂州和戎州。甲辰日,杜元颖出动军队与南诏大军在邛州的南边展开交战,蜀兵大败,南诏就攻陷了邛州。

武宁节度使王智兴入朝觐见天子。

皇上下诏征发东川、兴元、荆南三道的兵马去救援西川。十二月丁未朔日,又征发鄂岳、襄邓、陈许等道的兵马继续支援。

皇上任命王智兴担任忠武节度使。

己酉日,皇上任命剑南东川节度使郭钊担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权且兼任东川节度使的事务。嵯颠从邛州率领军队直接来到成都城下。庚戌日,攻陷了成都外城。杜元颖率领部下退守牙城,来抵抗南诏大军,多次想要逃遁离城。壬子日,把杜元颖贬为邵州刺史。

己未日,皇上任命右领军大将军董重质担任神策军、诸道西川行营节度使,又征调太原、凤翔两道的军队救援西川。此时南诏的军队又在入侵东川,进入梓州西边的外城。郭钊的兵力薄弱,不能应战,就写信谴责嵯颠。嵯颠回信说:“杜元颖入侵骚扰我国,所以兴兵报复。”嵯颠与郭钊结成友好关系后率兵退去。南诏军队在成都西城滞留了十天,开始的时候还安抚蜀地百姓,街市上的店铺安然如故。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就大肆掠夺男女、各种工匠数万人,以及各种珍奇货物而去。蜀地的百姓恐惧,往往跳江而逃,水面的浮尸沿江漂流而下。嵯颠亲自为大军殿后,走到大渡河时,对俘虏的蜀人说:“过了这条河往南就进入我国境内,允许你们哭别故乡祖国。”众人都放声痛哭,跳水淹死的人数以千计。从此以后,南诏国工匠的技艺可以与蜀中媲美。嵯颠派遣使者上表,声称:“我国近年来一直向朝廷按时上贡,哪里敢擅自侵犯边境,只是因为杜元颖不体恤士卒,士卒痛恨他,才争着为我做向导,希望我此行能杀死虐待士卒的统帅。我没想到此行没能把他杀死,不能安抚蜀地的士卒,希望陛下杀了他。”丁卯日,皇上再次把杜元颖贬为循州司马。同时下诏命令董重质以及诸道救援西川的兵马都各自返回。新任西川节度使郭钊到了成都,与南诏国订立了盟约,约定两国互不侵犯。皇上下诏派遣中使携带朝廷的礼品赐给嵯颠。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周纪一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