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纪三 翻译
起旃蒙作噩(公元925年)十一月,尽柔兆阉茂(公元926年)三月,不满一年。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
同光三年(乙酉,公元925年)
十一月丙申日,蜀主返回成都,百官和宫中众妃嫔都来到七里亭相迎。蜀主走到妃嫔队中仿照回鹘人的队形进入宫中。丁酉日,蜀主来到文明殿接见大臣,泪水将衣襟沾湿,君臣相对而视,竟然并无一人说一句解救国家危难的话。
戊戌日,李绍琛来到利州,将桔柏的浮桥修好。昭武节度使林思谔在这之前已经放弃城池逃往阆州,这时又派使者前来请求投降。甲辰日,魏王李继岌来到剑州,蜀武信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寿率领遂、合、渝、沪、昌五州前来归降。
王宗弼抵达成都后,来到大玄门上,安排士兵自卫。蜀主和太后亲自前去慰问,王宗弼十分傲慢,没有向蜀主行拜臣的礼节。乙巳日,王宗弼将蜀主、太后及后宫诸王劫持,将他们迁到西宫居住,将他们的玺印没收,又命令蜀主的亲信官吏前往义兴门领取内库的金帛,将他们全部遣送回家。王宗弼之子王承涓拿着剑进入皇宫,带了几名受到蜀主宠爱的姬妾返回家中。丙午日,王宗弼自称暂代西川兵马留后职务。
李绍琛行进到绵州,仓库和民居已经被蜀兵放火烧毁,蜀兵又将绵江浮桥切断,因为江水很深,又缺少舟船,李绍琛对李严说:“我方孤军深入,只有速战才有利于我们。乘蜀军已被吓破胆的时机,只需派骑兵一百人迅速通过鹿头关,他们都没有出来投降的时间;如果等修好桥再发动进攻,就务必要在此处住上几天,有人告诉王衍在鹿头关坚守,挫败我军士气,若被延缓十天,那么就很难预测胜负了。”于是就与李严骑马渡江,跟从他们的士卒只有一千人渡了过去,也有一千多人被淹死,于是他们攻入鹿头关。丁未日,唐军将汉州占据,在那里停留了三天,后续大军才到达。
王宗弼派使者带着钱财、马牛和酒前来慰劳唐军,并给李严送来蜀主的信,信中说:“您一到我就投降。”有人对李严说:“您第一个提出讨伐蜀国的计策,蜀国人对您的恨深入骨髓,您一定不要去。”李严并不听从,很高兴地直奔成都。他到成都以后,对那里的官吏和百姓安抚慰恤,告诉他们大军立即就会到来。蜀国君臣和后宫全都悲痛哭泣。蜀主带李严去见太后,将其母亲和妻子托付给他。王宗弼仍然在城上坚守,李严命令他将全部高台撤除。
己酉日,魏王李继岌抵达绵州,蜀主指派翰林学士李昊起草降表,又指派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锴起草降书,命令兵部侍郎欧阳彬带着这些文件迎接李继岌和郭崇韬。
王宗弼声称蜀国君臣早就有归服朝廷的打算,然而蜀主受到内枢密使宋光嗣、景润澄、宣徽使李周辂、欧阳晃的迷惑,他已把这些人杀掉,将他们的首级装起来交给了李继岌。又谴责了文思殿大学士、礼部尚书、成都尹韩昭的谄媚阿谀,而且将他在金马坊门枭首示众。内外马步都指挥使兼中书令徐延琼、果州团练使潘在迎、嘉州刺史顾在珣和皇宫的贵戚们都十分惶恐,拿出家中所有的金帛姬妾贿赂王宗弼,才得以免除一死。只要是王宗弼平时不喜欢的人,一律抓来杀掉。
辛亥日,李继岌来到德阳。王宗弼派使者奉上笺表,声称已把蜀主迁到西边的住宅,对城中军队进行了安抚,以等候朝廷的军队。又派其子王承班给李继岌和郭崇韬送去蜀主的妻妾及珍贵玩物,请求能将他任命为西川节度使。李继岌说:“这些东西都是我家的,怎么能说是进献呢!”留下了送来的东西,让来人回去了。
李绍琛留在汉州八天等候李继岌,甲寅日,李继岌来到汉州,王宗弼迎接拜见。乙卯日,李继岌来到成都。丙辰日,李严带领蜀主和百官、仪仗和卫士出到升迁桥投降。蜀主穿着白衣服、口中含着玉璧、手中牵着羊、头上攀绕草绳,百官们穿着丧服、光着脚、用车子载着空的棺椁,大声号哭等候处置。李继岌接受了蜀主献上的玉璧,郭崇韬将蜀主脖子上的草绳解开,焚毁了那些空的棺椁,以皇帝的名义将他们的罪过赦免。蜀国君臣全都面向东北面拜谢皇帝。丁巳日,大军进入成都。郭崇韬严厉禁止士卒侵扰抢掠,街市上的贸易正常进行。从朝廷出兵到将蜀地攻克,用了共七十天。得到十个节度、六十四个州、二百四十九个县,俘获士卒三万人,铠仗、钱粮、金银、缯帛等的总数以千万计。
高季兴得知蜀国已被消灭时,正在吃饭,失手掉落了勺子和筷子,说:“这是老夫的过错!”梁震说:“无需担忧。唐主得到蜀国以后会越发骄傲,用不了多久就会灭亡,怎么知道这对我们来说不是福分呢!”
楚王马殷听说蜀国被灭,上表声称:“我已经营好衡麓地区作为我告老退隐的地方,希望将印绶交出以使我的有生之年得到保全。”皇帝下了一道嘉奖诏书抚慰他。
平定蜀国的功劳,以李绍琛为最多,爵位也高于董璋。然而董璋平时和郭崇韬关系好,因此郭崇韬经常将董璋召来一起商议军务。李绍琛内心十分不平,对董璋说:“我有平定蜀国的大功,你们都是才能平庸的跟随者,反而在郭公门下低声私语,图谋排挤陷害别人。我凭借都将的身份,难道不能用军法杀掉你吗?”董璋向郭崇韬报告了这些话。十二月,郭崇韬上表将董璋任命为东川节度使,将其军职解除。李绍琛越发感到气愤,说:“我冒着锋利的兵刃,历经险阻,将东川、西川平定,董璋却坐享其成!”于是找到郭崇韬说:“东川是十分重要的地方,任尚书兼有文武之才,应当上表让他担任统帅。”郭崇韬很生气地说:“李绍琛打算造反吗,为什么敢违背我的指挥!”李绍琛恐惧退下。
起初,皇帝派宦官李从袭等人随从魏王李继岌讨伐蜀国。虽然李继岌是都统,但是军中的谋划经营、委任官职等全部出于郭崇韬之手,郭崇韬整日判决事务,将吏宾客们往来不断,门庭若市,然而都统的住处除大将们早晨前来谒拜外,牙门里冷清萧索,李从袭等觉得很羞耻。等到攻破蜀国,蜀贵臣将领们争相用宝物、妓乐贿赂郭崇韬及其子郭廷诲,而魏王所得到的,不过是马匹、束帛、唾壶、麈柄等物而已,李从袭等人越发感到不平。
王宗弼自命为西川留后,向郭崇韬行贿请求担任西川节度使,郭崇韬表面上答应了他。过了很久,王宗弼也未能得到这个官职,于是带着蜀人前来拜见李继岌,陈说了很多理由,请求将郭崇韬留在蜀地镇守。李从袭等人因此向李继岌进言说:“郭公父子为人专横,如今又让蜀人请求让自己担任统帅,他的志向难以揣测,大王不可不防备他。”李继岌对郭崇韬说:“主上像依靠大山一样依靠侍中,不能让侍中离开庙堂,怎么肯把元老丢弃在这蛮夷之地呢!况且这些并非我敢于知道的,请诸位前往京城述说。”从此李继岌和郭崇韬开始彼此猜疑。
刚好宋光葆自梓州来到这里,诉说了王宗弼将宋光嗣等诬杀之事。另外,郭崇韬向王宗弼征收用来慰抚军队的钱数万缗,王宗弼吝惜不给,士卒们怨恨愤怒,在夜里,放火喧闹。郭崇韬想将王宗弼杀掉以表明自己的清白,己巳日,郭崇韬告诉李继岌,抓住王宗弼、王宗勋、王宗渥,对他们的不忠之罪加以谴责,将他们灭族,并将其家产全部没收。王宗弼被杀后,蜀人争相吃王宗弼的肉。
辛未日,闽忠懿王王审知去世,其子王延翰以威武留后自称。汀州平民陈本纠集三万多人将汀州包围,王延翰派右军都监柳邕等率领士卒二万人前往征讨。
癸酉日,王承休、王宗汭来到成都,魏王李继岌责备他们说:“你们在大镇驻守,拥有强大的兵力,为什么不抵抗?”他们回答说:“畏惧大王的神明威武。”李继岌问:“那么为什么又不投降?”回答说:“大王的军队尚未进入境内。”李继岌问:“你们共有多少人进入羌地?”回答说:“一万两千人。”李继岌又问:“如今有多少人回来了?”回答说:“两千人。”李继岌最后问:“可以偿还死去的一万人的命了。”便把他们连同儿子全部斩杀。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