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纪一 翻译
起强圉协洽(公元947年)正月,尽四月,不满一年。
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上
天福十二年(丁未,公元947年)
春季正月丁亥朔日,文武百官在大梁城北遥辞晋主,之后改穿白衣纱帽,恭迎契丹主,全都伏倒在路边请罪。契丹主头戴貂帽,身穿貂裘,里面裹有铁甲,在高岗上停下马,命投降的百官站立起来,更换衣服,安抚劝慰百官。左卫上将军安叔千一个人从百官之中站了出来,用胡语与契丹主交谈。契丹主说:“你就是安没字吧?之前你在邢州镇守的时候,已经多次表达对我的忠诚,我并没忘掉。”安叔千叩拜表达谢意,然后欢呼跳跃着退下。
晋主与太后已经来到封丘门外迎接,契丹主推辞不见。
契丹主走进大梁城门的时候,百姓们都惊呼着逃走了。契丹主登临城楼,派翻译晓谕百姓:“我同样是人,你们无需惧怕!我会让你们得以休养。我本没有心思南来,是汉兵将我引到此地的。”来到明德门,契丹主下马叩拜后进入宫中。命他的枢密副使刘密暂代开封尹。日落时,契丹主从都城离开,驻守在赤冈。
戊子日,擒获郑州防御使杨承勋,把他押送至大梁城,责怪他杀死父亲、叛离契丹,命身边的人将他剁碎吃掉。不久,任命他的弟弟右羽林将军杨承信为平卢节度使,并将他父亲的旧属下尽数交给他统领。
高勋对契丹主指控张彦泽杀害他的家人。契丹主也对张彦泽劫掠京城的行径十分痛恨,于是把张彦泽与监军傅住兒一并抓起来。契丹主将张彦泽的罪行告诉百官,并问:“张彦泽是否应该处死?”百官全说:“应当处死。”百姓也纷纷将状牒呈递申诉张彦泽的罪行。己丑日,下令将张彦泽、傅住兒押至北市斩首,命高勋监斩。张彦泽先前杀害的士大夫的子孙,全都带着丧杖,跟在后面大骂,用丧杖狠狠扑打张彦泽。高勋下令将他的手腕砍断从镣铐中取出尸体,剖腹取心来祭悼被他残杀的人。百姓们争先将他的脑袋砸碎,挖出他的脑髓,将他剁碎并吃下去。
契丹将景延广押送回国,庚寅日,在陈桥镇留宿,夜间,趁着看押人松懈之机,景延广自缢身亡。
辛卯日,契丹封晋主为负义侯,将他安置在黄龙府。黄龙府,就是慕容氏的和龙城。契丹主的使者对李太后说:“听闻重贵是没有听从母亲的命令才落得如今的下场,您可以自求方便,不要与他同行。”太后说:“重贵服侍我十分恭谨。他的失误在于,背离了先君的意愿,阻断两国的交欢。现在有幸承蒙大恩,保住了身家性命,我身为母亲要是不跟随儿子,又能到哪里去找寻归宿呢!”
癸巳日,契丹将晋主和他的家人迁至封禅寺,派大同节度使兼侍中河内人崔廷勋率军看守。契丹主多次派使者前去看望问候,晋主每次听说使者到来,全家都惶恐不安担心忧虑。当时雨夹雪下了十多天,寺外断了供给,全家老小饥寒交迫。李太后派人询问寺内的和尚:“我曾经在这里给几万名和尚供给斋饭,如今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还记得我吗?”和尚以“契丹居心叵测,不敢进献食物”为由推辞。晋主只能偷偷哀求看守,才获得一点食物。
这一天,契丹主率军自赤冈来到宫中。都城各门和宫禁大门,都派出契丹兵看守,昼夜不解除武器。并在大门口杀狗,在庭院中立起长竿将羊皮挂上以此来诅咒。契丹主对百官们说:“从此往后,不整治甲兵,不购买战马,减免赋税,减少徭役,天下就太平了。”废弃东京建制,将开封府降为汴州,原府尹为防御使。乙未日,契丹主改穿中原服饰,文武百官日常作息全都与旧有的典章制度一致。
赵延寿、张砺一同推举李崧的才能。正遇上威胜节度使冯道自邓州入朝,契丹主向来对二人的声名有所耳闻,所以礼待他们以示重视。不久,就任命李崧为太子太师,出任枢密使,任命冯道为太傅,在枢密院侍候,担任顾问。
契丹主分别派出使者,将诏书赏赐给晋的每一个藩镇。晋的各个藩镇纷纷争相上表称臣,凡是被召见的没有不快马加鞭赶来的。只有彰义节度使史匡威坚守泾州不肯领受命令。史匡威,是史建瑭的儿子。雄武节度使何重建斩杀前来传诏的契丹使者,带领秦、阶、成三州归降于蜀。
起初,杜威带领晋军归降契丹后,契丹主将足有百万件之多的武器盔甲全部收缴之后储存在恒州,命人驱赶几万匹战马回到国内,派杜重威带领其麾下部卒跟从自己南下。来到黄河岸边,契丹主见到前来归降的晋兵太多,担心会发生变故,于是打算用自己的骑兵将他们全都驱赶进黄河里。有人谏止道:“晋兵在别的地方的还有很多,他们要是得知投降的都死了的话,必定都会抵抗到底的。不如先安抚他们,再慢慢考虑万全之策。”契丹主于是命杜重威率领他的降兵在陈桥驻守。正逢连日降雪,官家没有分发粮饷,士兵们饥寒交迫,都对杜重威怨恨不已,聚在一起哭泣。杜重威每次出门,路旁的士兵都纷纷骂他。
契丹主还是打算杀掉晋的降卒。赵延寿对契丹主说:“皇帝亲自迎着飞流石来夺得晋国江山,是希望亲自据有呢,还是打算为别人夺取呢?”契丹主变了脸色道:“我统帅全国南征,五年没有解下衣甲,这才刚刚得到,怎么能是为了别人!”赵延寿说:“晋南方有唐,西方有蜀,常常彼此仇恨,皇帝也是知道的吧?”契丹主答:“我知道。”赵延寿又说:“晋国东自沂州、密州,西到秦州、凤州,绵亘广袤几千里,边境与吴、蜀相连,经常派兵戍守。南方暑气重湿度大,北国人无法居住。他日您北归的话,如此广阔的晋国疆域无人把守,吴、蜀必定会乘虚入侵,这样的话,难道不是为了别人而夺取江山吗?”契丹主说:“这是我没有想到的。那么应当如何处理呢?”赵延寿说:“陈桥的降兵,可以分开戍守南部边疆,这样吴、蜀就无法变为后患了。”契丹主说:“我之前在上党,失策于不能决断,将唐兵交给晋。没有想到反过来和我成仇,北面与我交战,辛勤数年,才战胜他们。现在有幸落入我的手中,不乘这个时候将他们彻底铲除,难道还要留作后患吗?”赵延寿说:“之前将晋兵留在河南,没有将他们的妻子子女当作人质,因此才产生这种忧患。现在要是将他们的家全部迁至恒、定、云、朔各州之间,每年派他们轮流戍守南部边疆,哪里用得着担心他们发生变乱!这是上策。”契丹主高兴地说:“好!就按大王说的去做。”于是陈桥降兵才得以幸免,分别遣送他们回营。
契丹主杀死右金吾卫大将军李彦绅、宦者秦继旻,是因为他们曾经为唐潞王杀害东丹王。并且将他们家族的财产奖赏给东丹王的儿子永康王兀欲。兀欲瞎了一只眼,为人雄健,乐善好施。
癸卯日,晋主和李太后、安太妃、冯后和弟弟石睿、儿子石延煦、石延宝一同朝北迁移,后宫左右侍从有一百多人。契丹命三百名骑兵护送并防范他们,又命晋中书令赵莹、枢密使冯玉、马军都指挥使李彦韬和他们一起走。
晋主在路上,食物供给难以为继,有的时候和太后一起断食,而那些昔日的臣子居然没有人敢前来迎接觐见。只有磁州刺史李穀在路旁迎接拜谒,君臣相对泪流不止。李穀说:“我无能,有负于陛下。”于是将自己全部的家产献上。
晋主抵达中度桥,见到杜重威的兵寨,感慨道:“天啊!我家对不住谁了,居然被这个贼人破败!”大哭离开。
癸丑日,蜀主任命左千牛卫上将军李继勋为秦州宣慰使。
契丹主任命前燕京留守刘晞为西京留守,永康王兀欲的弟弟留珪为义成节度使,兀欲的姐夫潘聿撚为横海节度使,赵延寿的儿子赵匡赞为护国节度使,汉将张彦超为雄武节度使,史佺为彰义节度使,客省副使刘晏僧为忠武节度使,前护国节度使侯益为凤翔节度使,暂代凤翔府事,焦继勋为保大节度使。刘晞,是涿州人。不久何重建依附蜀,史匡威不接受史佺的接替,契丹的形势略微受到扼制。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