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纪一 翻译 第2节
晋昌节度使赵在礼入朝,他的副将留在长安作乱,节度副使建州人李肃征讨并平息了叛乱,军营得以保全。
晋主断绝和契丹的来往,当时匡国节度使刘继勋为宣徽北院使,对于这件事的策划多有参与。契丹主来到大梁,刘继勋前来朝见,契丹主责备他。当时冯道也在殿上,刘继勋赶忙指着他说:“冯道是首相,与景延广实际谋划这件事。我的官职低微,哪里敢插嘴说话!”契丹主说:“这老头儿并非多事的人,你不要胡乱将他牵扯进来!”命人拘押刘继勋,押解至黄龙府。
赵在礼来到洛阳,对人说:“契丹主曾经说庄宗之乱是我引起的。看来我此行充满危险。”契丹主派契丹的将领述轧、奚王拽剌、勃海将领高谟翰在洛阳驻守,赵在礼入朝拜谒,在庭下叩拜,而拽剌等人全都盘腿坐着受礼。乙卯日,赵在礼来到郑州,得知刘继勋被拘押,惊恐万分,到了晚上,就在马槽旁自杀了。契丹主得知赵在礼自杀了,于是将刘继勋释放,刘继勋担忧愤恨而死。
刘晞在契丹曾经担任枢密使、同平章事等官职,来到洛阳,责怪奚王道:“赵在礼是汉家的大臣,你不过就是北方的一个酋长而已,怎敢如此怠慢他!”刘晞站在庭下挫挫他的威风。于是洛阳人稍稍安定。
契丹主广泛接受四面八方进献的贡品,大肆喝酒作乐,常常对晋的臣子说:“你们中原的事情,我都清楚;但是我国的事情,你们就不知道了!”
赵延寿请求给北国军队提供粮饷,契丹主说:“我国并没有这个规定。”于是就纵容胡骑兵四处出动,以放马为名,四处抢夺,称为“打草谷”。年轻力壮的百姓死在契丹兵的刀下,年老体虚的弃尸在野外,从东、西两畿直至郑、滑、曹、濮各州,几百里之内,财物牲畜几乎被抢夺一空。
契丹主对判三司刘昫说:“契丹三十万大军,既然已经平定了晋国,就应当发放丰厚的奖赏,应该尽快操办。”当时府库一空,刘昫不知道从哪里出这笔财物,于是就朝都城的士人百姓借钱,自将相之下都不能避免。又分别派数十名使者前往各州借款,全都用严刑逼迫,民不聊生。其实钱并没有分发给契丹士兵,全部都积聚到皇宫内库中,打算用车运回本国。于是内外怨恨、气愤,开始发觉契丹所带来的痛苦祸患,都打算将他们驱逐了。
起初,晋主与河东节度使、中书令、北平王刘知远彼此猜疑。尽管任命刘知远为北面行营都统,也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各军的行动,事实上他一点都无法干预。刘知远因此大量募集士兵。阳城一战,各军的散兵有几千人都归附他,又获得吐谷浑的财物牲畜,于是河东在各藩镇中最为强大,步兵、骑兵多达五万人。
晋主与契丹结仇,刘知远知道晋国必定出现危机,但是并没有进行劝谏。契丹多次深入侵犯,刘知远完全没有阻截、支援的打算。等到得知契丹已经攻克大梁,刘知远就分兵戍守四方边境来抵御入侵。又派客将安阳人王峻对契丹主进奉三道表章:一,恭贺契丹来到大梁;二,因太原是夷、夏人混杂居住共处的地方,守防士兵聚集,因此不敢离开镇守之地前去朝贺;三,原本应该进献贡品,但是正值契丹将领刘九一的军队自土门西入前往南川屯守,太原城中人心惶惶,等到将此军召还,道路通畅,才能够进献贡品。契丹主看到表章后赏赐诏书,予以表彰,等到亲自批阅诏书的时候,又在刘知远的姓名之上加上“儿”字,表示亲近,并赏赐木拐。依照胡人的传统,只是受到礼遇优待的臣子,才能被赏赐木拐,这相当于汉人赏赐几杖,只有伟王由于有其叔父的高贵地位,才获得这种赏赐。
刘知远又派北都副留守太原人白文珂进献珍贵的丝织品及名贵的马匹。契丹主清楚刘知远是在观望所以不来,等待白文珂返回太原的时候,契丹主命他转告刘知远:“你既然不侍奉南朝,也不事奉北朝,你想要等待的是什么呢?”蕃汉孔目官郭威对刘知远说:“胡虏对我们十分痛恨啊!王峻说契丹贪婪凶残失去人心,必定无法长时间占领中原。”
有人劝刘知远出兵攻打。刘知远说:“用兵有缓有急,应当因时采用适合的策略。如今契丹刚刚招降了十万晋国兵力,如同老虎一般据守着都城,局势没有发生新的变化,怎么能够轻举妄动呢!何况通过观察他们所贪求的不过就是财物,财物得足了,一定是会北归回国的。何况眼下冰雪已消,气候转暖,他们必定难以久留,应该等待他们退去,再去攻占那里,才能够确保万无一失。”
昭义节度使张从恩,由于自己辖区临近怀、洛二州,打算对契丹称臣,派使者先去和刘知远商量。刘知远说:“我凭借一个角落的土地,怎么敢抗衡偌大的天下!您可以先行一步,我自当随后跟从。”张从恩深信不疑。判官高防进谏道:“您作为晋室的懿亲,不可以草率改变为臣的气节。”张从恩没有听从。左骁卫大将军王守恩,与张从恩是亲家,当时身在上党,张从恩命节度副使赵行迁暂代留后,发公文派王守恩暂代巡检使,和高防一同辅助赵行迁。王守恩,是王建立的儿子。
荆南节度使高从诲派使者对契丹进献贡品,契丹派使者赏赐他马匹。高从诲也派使者去往河东,劝说刘知远称帝。
唐主立齐王李景遂为皇太弟。改封燕王李景达为齐王,出任诸道兵马元帅。改封南昌王李弘冀为燕王,为副元帅。
李景遂和宫中僚属宴饮聚会,赞善大夫元城人张易有所规劝,而李景遂正在和客人们赏玩玉杯,没有回头理他。张易气愤地说:“殿下重视宝物而看轻士人。”抢过玉杯就摔到地上,大家都变了脸色。李景遂于是端正脸色对张易道歉,从此越发重视张易了。
李景达性格刚强正直。唐主与宗室近臣喝酒,冯延巳、冯延鲁、魏岑、陈觉等人在这个时候极尽献媚丑态,有的时候借酒高声喧哗大笑。李景达屡次大声呵斥他们,又不断对唐主进谏,不应该与那些奸佞之臣亲近。冯延巳由于两个皇弟的封立并不是自己的想法,于是打算说些空话来表达自己有恩于他们。曾经在东宫设宴饮酒的时候,他假装喝醉了,抚着李景达的脊背道:“你不能忘掉我啊!”李景达非常生气,袖子一甩就来到宫中,汇报给唐主,请求除掉冯延巳。唐主百般安慰,这才作罢。张易对李景达说:“朝廷中这些宵小之辈彼此勾结,实在事关生死福祸。殿下想尽办法也无法除掉他们,屡次当面呵斥,让他们感到害怕并更加提防,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呢!”自此每一次游乐宴会,李景达大多以身体不适为托词而并不前往。
唐主派使臣恭贺契丹灭掉晋,并向契丹请求准许他前往长安修复陵墓。契丹没有答应,但还是派了使者回访。
晋密州刺史皇甫晖、棣州刺史王建,全都避开契丹而率众投奔唐。淮北地区的贼帅也大多请求依附,听命于唐。
唐虞部员外郎韩熙载上书,提出:“陛下要恢复祖先的基业,现在正是时候。要是胡虏之主北归回国,中原有了新主,那就不好对付了。”当时唐正在福州召集军队,没有时间顾及北方。唐人都因此而感到遗憾,唐主也非常后悔。
契丹主召见晋的所有官员聚集在庭中,询问他们道:“我国国土广阔,方圆几万里,有二十七个君长。如今中原的风俗和我国很不一样,我想选拔一个人担任中原的君主,怎么样?”百官都说:“天上不存在两个太阳。不管是夷族还是华夏的人心,都是愿意拥护您做皇上的。”像这样劝进两次。契丹主于是说道:“既然你们都愿意让我成为皇帝,那么眼下要处理的事,什么是首要解决的?”百官答道:“陛下才刚刚获得天下,应该大赦。”二月丁巳朔日,契丹主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在皇宫正殿登上皇位,庭下设置大典乐器及仪仗卫队。百官全来朝贺,汉人身穿礼服,胡人依旧穿着胡服,站在汉人文、武两班之中。契丹主颁布制书称大辽会同十年,宣布大赦。并说:“从今往后,节度使、刺史,不得再设立亲兵卫队,购买战马。”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