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隐公 > 隐公十一年 > 第2节

隐公十一年 第2节原文解释

亟:急,快。

先君:指郑武公。新邑:新建都邑。郑原在陕西,武公东迁至新郑。

既:已经。卑:衰微。

序:同“绪”,前#-666aa;#-666ii;业。

大岳:太岳,上古官名,掌四岳祭祀,是四方诸侯的领袖。

厌:厌弃。

【注释】

经:治理。

序:使#-666aa;民有次序等级,不致混乱。

无刑:不守法度。

#-666hh;#-666hh;罪。

度:估量。

相时:观察时机。

【注释】

卒:#-666kk;队每一百#-666aa;为一卒。豭(jiā):公猪。

行:步兵二十五#-666aa;为一行。

诅:祭#-666nn;使之加祸于某#-666aa;

政刑:政治与刑法。

【注释】

邬、刘: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蒍、邘:郑邑,在河南沁阳县。

苏忿生:周武王司寇。

温:今河南温县西南。原:在今河南济源县西北。絺: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南。樊:一名阳樊,在今河南济源县。隰郕: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欑茅: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向:在今河南济源县南。盟:即孟津,在今河南孟县。州: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陉:在今河南沁阳县西北。隤:在今河南获嘉县西北。怀: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

则:准则。

【注释】

息:国名,姬姓,侯爵,在今河南息县。违言:言语不#-666ff;而失和。

竟:同“境”。

征辞:指考察“违言”的缘起和是非。

韪:是。

【注释】

命:国家大事、政令。

臧否:善恶得失。

【注释】

大宰:即太宰,又称冢宰,天官之长,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官。

菟裘:在今山东泗水县境。

狐壤:郑地,所在不详。

止:被俘虏。因是自己国家的国君,所以讳言被获,而言止。

主:主祭#-666nn;

齐:通“斋”,斋戒。社圃:园名。

馆:住宿。寪氏:鲁大夫。

下一篇:桓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