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左传》 » 桓公 > 桓公二年 > 第2节

桓公二年 第2节原文解释

【注释】

楚:国名,芈姓,子爵,亦称荆。楚武王僭号称王,有北侵之志。蔡、郑二国近楚,故聚而会谋。

【注释】

饮至:会盟或讨伐归,#-666ff;饮于宗庙。舍爵:劝酒。策勋:把勋劳记录在简册上。

参:同“叁”。

【注释】

晋穆侯:名费生,晋第九代君王。条:晋地。在今山西安邑镇北。

仇:即晋文侯。

千亩:在今山西安泽县北。

#-666hh;:晋臣。

名以制义:名字是用来表示道义。

易:相反。

妃:相匹配、比美。

替:废,衰颓。

【注释】

〔1〕惠:鲁惠公。惠公二十四年为周平王二十六年,这年晋文侯仇卒,子昭侯伯即位。

〔2〕桓叔:即成师。曲沃:在今山西闻喜县东。

〔3〕靖侯:名宜臼,厉侯福之子。

〔4〕本:根本。末:枝叶。

〔5〕国:指诸侯之国。

〔6〕家:指#-666dd;封卿大夫之家。

〔7〕侧室:嫡子外的儿子。

〔8〕贰宗:大夫受封于诸侯,其嫡子为小宗,次者为贰宗,犹如卿的侧室辅佐嫡室。

〔9〕隶子弟:士卑,禄无法自赡,所以以子弟为仆隶。

〔10〕#-666aa;:平民。各有#-666dd;亲:言平民、工匠、商#-666aa;没有身份#guoxue666-com;低尊卑,故以亲疏为#-666dd;别。

〔11〕等衰:依次而下的等级。

〔12〕觊觎(jìyú):非分的冀望或希图。

〔13〕甸侯:周公以九州制为九#-666hh;,邦畿方千里,其外每五百里谓之一#-666hh;,侯、甸、男、采、卫、蛮六#-666hh;为中国,夷、镇、蕃三服为夷狄。晋系甸服之诸侯。

【注释】

潘父:晋大夫。

孝侯:名平,昭侯之子。

曲沃庄伯:桓叔成师之子,名鱓。翼:晋都城。

鄂侯:名郄。

哀侯:名光。

陉庭:在翼南边境。

启:导、引。

下一篇:桓公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