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四年 第2节原文解释
【注释】
〔1〕少安:杜注:“安于小,小不能远图。”
〔2〕焉用之:指焉用宋盟。
〔3〕大国:指晋国。
〔4〕唯:因。
【原文】
大雨雹。季武子问于申丰曰:“雹可御乎〔1〕?”对曰:“圣人在上,无雹,虽有,不为灾。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2〕,西陆朝觌而出之〔3〕。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4〕,于是乎取之。其出之也,朝之禄位〔5〕,宾食丧祭〔6〕,于是乎用之。其藏之也,黑牡、秬黍〔7〕,以享司寒〔8〕。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灾。其出入也时。食肉之禄〔9〕,冰皆与焉。大夫命妇,丧浴用冰。祭寒而藏之,献羔而启之〔10〕,公始用之。火出而毕赋〔11〕,自命夫、命妇,至于老疾,无不受冰。山人取之〔12〕,县人传之〔13〕,舆人纳之,隶人藏之〔14〕。夫冰以风壮〔15〕,而以风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遍,则冬无愆阳〔16〕,夏无伏阴〔17〕,春无凄风〔18〕,秋无苦雨〔19〕,雷不出震〔20〕,无灾霜雹,疠疾不降,民不夭札〔21〕。今藏川池之冰,弃而不用,风不越而杀〔22〕,雷不发而震。雹之为灾,谁能御之?《七月》之卒章〔23〕,藏冰之道也。”
【注释】
〔1〕御:止,防止。
〔2〕北陆:指虚宿与危宿。日在北陆时当夏历十二月。《周礼·凌人》:“正岁十有二月斩冰。”
〔3〕西陆:昴宿与毕宿。朝觌:早晨出现。昴、毕晨现为夏历四月。
〔4〕固:凝固。阴:寒气。冱:凝。
〔5〕朝之禄位:朝中各级官员。
〔6〕宾:迎宾。食:君王膳食。
〔7〕黑牡:黑色公羊。秬黍:黑色黍米。
〔8〕司寒:冬神玄冥。
〔9〕食肉之禄:有禄位分享祭肉的。
〔10〕献羔:用羔羊祭祀。
〔11〕火:大火星。指夏历三月火星黄昏出现。毕赋:分配完。
〔12〕山人:管山的小官。
〔13〕县人:地方官。
〔14〕舆人、隶人:均小官。
〔15〕壮:坚实。
〔16〕愆阳:过分的阳气。指冬暖。
〔17〕伏阴:潜伏的阴气。指夏寒。
〔18〕凄风:寒风。
〔19〕苦雨:连绵不断的雨。
〔20〕不出震:不损坏东西。
〔21〕夭札:短命及患流行病死。
〔22〕越:散。
〔23〕七月:《诗·豳风》篇名。其卒章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句,历叙取冰、藏冰、用冰。
【原文】
夏,诸侯如楚,鲁、卫、曹、邾不会。曹、邾辞以难〔1〕,公辞以时祭,卫侯辞以疾。郑伯先待于申。六月丙午,楚子合诸侯于申。椒举言于楚子曰:“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霸之济否,在此会也。夏启有钧台之享〔2〕,商汤有景亳之命〔3〕,周武有孟津之誓〔4〕,成有岐阳之蒐〔5〕,康有酆宫之朝〔6〕,穆有涂山之会〔7〕,齐桓有召陵之师〔8〕,晋文有践土之盟〔9〕。君其何用?宋向戌、郑公孙侨在,诸侯之良也,君其选焉。”王曰:“吾用齐桓。”
【注释】
〔1〕难:国内不安定。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