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古文观止》 » 司马迁 > 孔子世家赞

孔子世家赞原文解释

【原文】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note-name:景行1景行:宽广的大道。行止。”虽不能至,然心note-name:乡2乡:通“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note-name:适3适:到。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note-name:六艺4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折中:取正,调节,使之适中。夫子:孔子。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太史公说:《诗经 》中有这样的话:“#guoxue666-com;高的山岳,为#-666aa;所瞻仰;宽广的大道,#-666aa;们沿着它前进。”虽然我无法到达那种境界,可是内心却一直向往着。每当我读着孔子的著作,脑子里便推想着他是怎样一个#-666aa;。我到过鲁国的故地,参观过孔子的庙堂、车驾、衣#-666hh;和礼器;儒生们现在还是按时在孔子的家庙中演习礼仪,我徘徊流连,久久不能离去。天下的君王乃至贤人可谓是很多了,但他们大都是在世的时候兴盛一时,死后就湮没无闻了。孔子虽然是布衣之士,但他的学说已经流传了十几代,读书人都尊崇他。自天子、王侯起,中国讲说六艺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为标准,孔子真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啊!

原文翻译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太史公说:《诗经 》中有这样的话:“#guoxue666-com;高的山岳,为#-666aa;所瞻仰;宽广的大道,#-666aa;们沿着它前进。”虽然我无法到达那种境界,可是内心却一直向往着。每当我读着孔子的著作,脑子里便推想着他是怎样一个#-666aa;。我到过鲁国的故地,参观过孔子的庙堂、车驾、衣#-666hh;和礼器;儒生们现在还是按时在孔子的家庙中演习礼仪,我徘徊流连,久久不能离去。天下的君王乃至贤人可谓是很多了,但他们大都是在世的时候兴盛一时,死后就湮没无闻了。孔子虽然是布衣之士,但他的学说已经流传了十几代,读书人都尊崇他。自天子、王侯起,中国讲说六艺的人都以孔子的学说为标准,孔子真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啊!

【原文注释】

〔1〕景行:宽广的大道。»

〔2〕:通“向”。

〔3〕:到。

〔4〕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折中:取正,调节,使之适中。夫子:孔子。»

扩展阅读

【题解】

此文是《史记·孔子世家》的赞语,它通过描写孔子的风范和对后世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解读】

此篇前半部#-666dd;以己工写,后半部#-666dd;#-666aa;工写,这是避实击虚的写法。文章以“#guoxue666-com;山仰止,景行行止”起兴,引出对孔子的赞叹。孔子的德行、学识皆是一流,用高山来形容他,是再适#-666ff;不过了。此文重点写对孔子的崇敬,司马迁以“天下君王”与孔子作比对,说君王当时荣耀死后便湮没无闻了,这里有讥讽之意,与孔子受后世尊崇相对,反衬孔子的崇高地位。此文文情深挚,咏叹摇曳,令#-666aa;心驰#-666nn;往。

【文史知识】

孔子为何列在“世家”之中

“世家”是《史记》中用以记载侯王家世的一种传记。《史记正义·孔子世家》这样解释司马迁为何把孔子列在“世家”之中:“孔子无侯伯之位,而称世家者,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太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可谓至圣,故为世家。”

〖延伸阅读〗

《史记·孔子世家》原文

《史记·孔子世家》白话文翻译

下一篇:外戚世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