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后汉书》 »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 > 显宗孝明帝纪 原文 > 第2节

显宗孝明帝纪 原文 第2节

三月,临辟雍,初行大射礼。《仪礼》大射之礼,王将祭射宫,择士以助祭也。张虎侯、熊侯、豹侯,其制若今之射的矣。谓之为侯者,天子射中之,可以服诸侯也。天子侯中一丈八尺,画以云气焉。王以六耦射三侯,乐以《驺虞》九节;诸侯以四耦射二侯,乐以《狸首》七节;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乐以《辨苹》五节;士以二耦射豻侯,乐以《辨蘩》三节。

秋九月,沛王辅、楚王英、济南王康、淮阳王延、东海王政来朝。

冬十月壬子,幸辟雍,初行养老礼。诏曰:“光武皇帝建三朝之礼,而未及临飨。三朝之礼谓中元元年初起明堂、辟雍、灵台也。眇眇小子,属当圣业。《尚书》康王曰:“眇眇予末小子。”孔安国注云:“眇眇犹微微也。”闲暮春吉辰,初行大射;令月元日,《东观记》曰:“十月元日。”复践辟雍。尊事三老,兄事五更,安车软轮,供绥执授。侯王设酱,公卿馔珍,朕亲袒割,执爵而酳。《孝经援神契》曰:“尊事三老,父象也。”宋均注曰:“老人知天地之事者。”安车,坐乘之车;软轮,以蒲裹轮。软音而兖反。三老就车,天子亲执绥授之。《说文》:“绥,车中把也。”五更,老人知五行更代事者。《汉官仪》曰:“三老、五更,皆取有首妻男女全具者。”续汉志曰:“养三老、五更,先吉日,司徒上太傅若讲师故三公人名,用其德行年耆高者,三公一人为三老,次卿一人为五更,皆服絺纻大袍单衣,皂缘领袖中衣,冠进贤,扶王杖。五更亦如之,不杖。皆齐于太学讲堂。其日乘舆先到辟雍礼殿,坐于东厢,遣使者安车迎三老、五更,天子迎于门屏,交拜,导自阼阶。三老自宾阶升,东面。三公设几杖。九卿正履。天子亲袒割俎,执酱而馈,执爵而酳。五更南面,三公进供,礼亦如之。明日皆诣阙谢,以其于己礼太隆也。”酱,醢也。珍谓肴羞之属,即《周礼》“八珍”之类。郑玄注《仪礼》云:“酳,漱也,所以洁口。”音胤。祝哽在前,祝噎在后。老人食多哽噎,故置人于前后祝之,令其不哽噎也。升歌《鹿鸣》,下管《新宫》,《鹿鸣》,《诗·小雅》篇名也。新《宫》,《小雅》逸篇也。升,登也。登堂而歌,所以重人声也。《燕礼》曰:“升歌《鹿鸣》,下管《新宫》。”八佾具修,万舞于庭。佾,列也。谓舞者行列也。《左氏》传曰:“天子八佾,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万亦舞也。《诗》云:“公庭万舞。”朕固薄德,何以克当?易陈负乘,《诗》刺彼己,《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也。永念惭疚,无忘厥心。三老李躬,年耆学明。五更桓荣,授朕《尚书》。《诗》曰:‘无德不报,无言不酬。’《诗·大雅》也。其赐荣爵关内侯,食邑五千户。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厥身。其赐天下三老酒人一石,肉四十斤。有司其存耆耋,礼记曰,六十曰耆,七十曰耋。《释名》曰:“耆,指也,不从力役,指事使人也。耋,?也,皮肤变黑色如?也。”⑽恤幼孤,惠鳏寡,称朕意焉。”

中山王焉始就国。

甲子,西巡狩,幸长安,祠高庙,遂有事于十一陵。历览馆邑,会郡县吏,劳赐作乐。十一月甲申,遣使者以中牢祠萧何、霍光。帝谒陵园,过式其墓。《东观汉记》曰:“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又云:“霍光墓在茂陵东司马门道南四里。”式,敬也。礼记曰:“行过墓必式。”进幸河东,所过赐二千石、令长已下至于掾史,各有差。续汉志曰:“郡国及县,诸曹皆置掾史。”癸卯,车驾还宫。

十二月,护羌校尉窦林下狱死。

是岁,始迎气于五郊。续汉书曰:“迎气五效之兆。四方之兆各依其位。中央之兆在未,坛皆⑶尺。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服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服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黄帝后土,车服皆黄,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命》之舞。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服皆白,歌《白藏》,八佾舞《育命》之舞。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服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少府阴就子丰杀其妻郦邑公主,就坐自杀。郦,县,属南阳郡。郦音栎。

三年春正月癸巳,诏曰:“朕奉郊祀,登灵台,见史官,正仪度。仪谓浑仪,以铜为之,置于灵台,王者正天文之器也。度谓日月星辰之行度也。史官即太史,掌天文之官也。夫春者,岁之始也。始得其正,则三时有成。正谓日月五星不失其次也。三时谓春、夏、秋。《左传》曰:“务其三时。”比者水旱不节,边人食寡,政失于上,人受其咎。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尔雅》曰:“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蜮一名短弧,今之水弩,含沙射人为灾。言此者,欲令臣下顺时行政,勿侵扰也。详刑慎罚,明察单辞,单辞犹偏辞也。夙夜匪懈,以称朕意。”

二月甲寅,太尉赵喜、司徒李欣免。丙辰,左冯翊郭丹为司徒。己未,南阳太守虞延为太尉。

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炟音丁达反。为皇太子。赐天下男子爵,人二级;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流人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鳏、寡、孤、独、笃癃、贫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

夏四月辛酉,封皇子建为千乘王,千乘,国名,今青州县,故城在今淄州高苑北。羡为广平王。

六月丁卯,有星孛于天船北。天船,星名。续汉志曰:“天船为水,彗出之为大水。是岁,伊、洛水溢到津城门。”伏侯《古今注》曰:“彗长三尺所,见三十五日乃去。”

秋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尚书琁机钤》曰“有帝汉出,德洽作乐名予”,故据《琁机钤》改之。《汉官仪》曰:“大予乐令一人,秩六百石。”

壬申晦,日有蚀之。诏曰:“朕奉承祖业,无有善政。日月薄蚀,彗孛见天,水旱不节,稼穑不成,人无宿储,下生愁垫。储,积也。垫,溺也,音丁念反。虽夙夜勤思,而智慧不逮。昔楚庄无灾,以致戒惧;《说苑》曰:“楚庄王见天不见妖而地不出,则祷于山川曰:‘天其忘余欤?’此能求过于天,必不逆谏矣。”鲁哀祸大,天不降谴。《春秋感精符》曰:“鲁哀公时,政弥乱绝,不日食。政乱之类,当致日食之变,而不应者,谴之何益,告之不悟,故哀公之篇绝无日食之异。”今之动变,傥尚可救。有司勉思厥职,以匡无德。古者卿士献诗,百工箴谏。《国语》曰:“天子听政,公卿至于庶士献诗,师箴,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而后王斟酌事焉。”其言事者,靡有所讳。”

冬十月,蒸祭光武庙,礼记曰:“冬祭曰蒸。”蒸,众也。冬物毕成,可祭者众。初奏《文始》、《五行》、《武德》之舞。《前书》曰,《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其舞人执羽钥。《五行》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其舞人冠冕衣服法五行色。《武德》者,高祖四年作,言行武以除乱也,其舞人执干戚。光武草创,礼乐未备,今始奏之,故云初也。

甲子,车驾从皇太后幸章陵,观旧庐。十二月戊辰,至自章陵。

是岁,起北宫及诸官府。京师及郡国七大水。

四年春二月辛亥,诏曰:“朕亲耕藉田,以祈农事。礼记曰:“天子亲耕于东郊,为藉田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耜。”《五经要义》曰:“天子藉田,以供上帝之粢盛,所以先百姓而致孝敬也。藉,蹈也。言亲自蹈履于田而耕之。”续汉志云:“正月始耕,既事,告祠先农。”汉旧仪曰:“先农即神农炎帝也。祠以太牢,百官皆从。皇帝亲执耒耜而耕。天子三推,三公五,孤卿七,大夫十二,士庶人终亩。乃致藉田仓,置令丞,以给祭天地宗庙,以为粢盛。”京师冬无宿雪,春不燠沐,燠,暖也,音于六反。沐,润泽也。言无暄润之气也。烦劳群司,积精祷求。积精犹储积也。《说文》云:“告事求福曰祷。”而比再得时雨,宿麦润泽。其赐公卿半奉。有司勉遵时政,务平刑罚。”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