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伯玉为相。子贡往观之,曰:“何以治国?”曰:“以弗治治之。”简子欲伐卫,使史黯往觌焉。还报曰:“蓬伯玉为相,未可以加兵。”固塞险阻,何足以致之!故皋陶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有贵于言者也;师旷瞽而为太宰,晋无乱政,有贵于见者也。故不言之令,不视之见,此伏羲、神农之所以为师也。故民之化也,不从其所言而从所行。原文解释
【原文】
蘧伯玉1蘧伯玉:蘧(qú)伯玉,名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为#-666aa;贤达。为相。子贡往观之,曰:“何以治国?”曰:“以弗治治之。”简子
2简子:即赵鞅,春秋时晋国大夫,谥号“简”。欲伐卫,使史黯往觌
3觌:觌(dí),偷看。焉。还报曰:“蓬伯玉为相,未可以加兵。”固塞险阻,何足以致之!故皋陶
4皋陶:舜的名臣,掌管刑狱。喑:声音嘶哑。大理:官名,掌管刑法。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有贵于言者也;师旷
5师旷:春秋时期晋平公的乐师。瞽:眼瞎。瞽而为太宰,晋无乱政,有贵于见者也。故不言之令,不视之见,此伏羲、神农之所以为师也。故民之化也,不从其所言而从所行。

【翻译】
蘧伯玉担任卫国的丞相,孔子弟子子贡前去拜访,问道:“先生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国家的?”蘧伯玉回答说:“靠不治来治理。”赵简子准备讨伐卫国,派史黯先去察看情势。史黯回来报告说:“蘧伯玉担当卫国的丞相,所以不可以出兵。”坚固的要塞和险峻的关隘怎么能起到这种作用!皋陶尽管聋哑,但做上了舜帝的司法官,天下没有出现暴虐的刑法,所以哑巴比多言更有珍贵的地方;乐师师旷双目失明而担任太师之职,晋国没有出现乱政,所以瞎子比那些视力好的#-666aa;有可贵之处。因此不动嘴就能实行政令、不眼观就能明察秋毫,这就是伏羲和#-666nn;农能成为后#-666aa;师表的原因。民众受感化,不是根据国君的言传,而是根据国君的身教。
原文 | 翻译 |
蘧伯玉为相。子贡往观之,曰:“何以治国?”曰:“以弗治治之。”简子欲伐卫,使史黯往觌焉。还报曰:“蓬伯玉为相,未可以加兵。”固塞险阻,何足以致之!故皋陶喑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有贵于言者也;师旷瞽而为太宰,晋无乱政,有贵于见者也。故不言之令,不视之见,此伏羲、神农之所以为师也。故民之化也,不从其所言而从所行。 | 蘧伯玉担任卫国的丞相,孔子弟子子贡前去拜访,问道:“先生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国家的?”蘧伯玉回答说:“靠不治来治理。”赵简子准备讨伐卫国,派史黯先去察看情势。史黯回来报告说:“蘧伯玉担当卫国的丞相,所以不可以出兵。”坚固的要塞和险峻的关隘怎么能起到这种作用!皋陶尽管聋哑,但做上了舜帝的司法官,天下没有出现暴虐的刑法,所以哑巴比多言更有珍贵的地方;乐师师旷双目失明而担任太师之职,晋国没有出现乱政,所以瞎子比那些视力好的#-666aa;有可贵之处。因此不动嘴就能实行政令、不眼观就能明察秋毫,这就是伏羲和#-666nn;农能成为后#-666aa;师表的原因。民众受感化,不是根据国君的言传,而是根据国君的身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