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麾之称的由来原文解释
【原文】
今人守郡,谓之“建麾”,盖用颜延年1颜延年:颜延之,字延年,今山东#-666aa;,东晋时期文学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诗:“一麾乃出守”,此误也。延年谓“一麾”者,乃指麾
2指麾:指挥。“麾”和“挥”通用。之“麾”,如武王
3武王:周武王。“右秉白旄以麾”之“麾”,非旌麾之“麾”也。延年《阮始平
4阮始平:阮咸,字仲容,今河南#-666aa;,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诗云“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者,谓山涛
5山涛:字巨源,今河南#-666aa;,官至司徒。荐咸为吏部郎,三上武帝
6武帝:晋武帝,西晋的第一个皇帝。不用,后为荀勖
7荀勖:字公曾,今河南许昌#-666aa;,晋初时期的大臣。一挤,遂出始平,故有此句。延年被摈,以此自托耳。自杜牧
8杜牧:字牧之,今陕西西安#-666aa;,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为《登乐游原》诗云:“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始谬用“一麾”,自此遂为故事。

【翻译】
现在的#-666aa;将任职地方州郡的长官,称为“建麾”,大概是借用了颜延年的诗:“一麾乃出守”一句,这是错误的用法。颜延年所说的“一麾”,乃是指麾的“麾”,也就是周武王“右秉白旄以麾”的“麾”,而不是旌麾的“麾”。颜延年在其《阮始平》一诗中说“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说的是山涛举荐阮咸为吏部郎的事情,为此事三次禀奏晋武帝而晋武帝都没有采纳,之后阮咸被荀勖排挤,于是便出任为始平太守,所以颜延年才写下了这个诗句。颜延年也是因为被排挤而出任始平太守的,所以他也以此首诗来寄托自己的情志。自从杜牧作了《登乐游原》一诗:“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才开始出现谬用“一麾”的情况,从这个时候开始将地方州郡长官称为“建麾”也成了一种典故。
原文 | 翻译 |
今人守郡,谓之“建麾”,盖用颜延年诗:“一麾乃出守”,此误也。延年谓“一麾”者,乃指麾之“麾”,如武王“右秉白旄以麾”之“麾”,非旌麾之“麾”也。延年《阮始平》诗云“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者,谓山涛荐咸为吏部郎,三上武帝不用,后为荀勖一挤,遂出始平,故有此句。延年被摈,以此自托耳。自杜牧为《登乐游原》诗云:“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始谬用“一麾”,自此遂为故事。 | 现在的#-666aa;将任职地方州郡的长官,称为“建麾”,大概是借用了颜延年的诗:“一麾乃出守”一句,这是错误的用法。颜延年所说的“一麾”,乃是指麾的“麾”,也就是周武王“右秉白旄以麾”的“麾”,而不是旌麾的“麾”。颜延年在其《阮始平》一诗中说“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说的是山涛举荐阮咸为吏部郎的事情,为此事三次禀奏晋武帝而晋武帝都没有采纳,之后阮咸被荀勖排挤,于是便出任为始平太守,所以颜延年才写下了这个诗句。颜延年也是因为被排挤而出任始平太守的,所以他也以此首诗来寄托自己的情志。自从杜牧作了《登乐游原》一诗:“拟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才开始出现谬用“一麾”的情况,从这个时候开始将地方州郡长官称为“建麾”也成了一种典故。 |
【原文注释】
〔1〕颜延年:颜延之,字延年,今山东#-666aa;,东晋时期文学家,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2〕指麾:指挥。“麾”和“挥”通用。»
〔3〕武王:周武王。»
〔4〕阮始平:阮咸,字仲容,今河南#-666aa;,西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5〕山涛:字巨源,今河南#-666aa;,官至司徒。»
〔6〕武帝:晋武帝,西晋的第一个皇帝。»
〔7〕荀勖:字公曾,今河南许昌#-666aa;,晋初时期的大臣。»
〔8〕杜牧:字牧之,今陕西西安#-666aa;,晚唐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