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汉书》 » 白话文 > 卷四 文帝纪第四 > 第2节

卷四 文帝纪第四 第2节

文帝元年三月,有关官员奏请立皇后。薄皇太后说:“立太子的母亲窦氏为皇后。”

文帝下诏说:“现在正是春暖花开时节,花草树木,世间万物正在享受欢乐,而百姓中鳏寡孤独者、穷困潦倒者还在死亡边缘上挣扎,没有人前去探视,作为百姓的父母官应该做些什么?讨论一下给予这些人抚恤、借贷。”又说:“老年人畏寒,没有丝帛不暖,吃饭,没有肉食,营养不够。今年初,有关官员已经前去慰问了这些老年人,没有带去布帛酒肉,怎么能够帮助天下孝子奉养双亲?听说有些官员为饥寒者施舍米粥,竟然将陈旧的粟、米施舍予他们,这怎么能够满足惠老的要求!要制定必要的措施。”有关部门安排了各县、道,对年龄在八十岁已上的老人,每人每月赐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九十岁已上,每人加赐帛二匹,绵絮三斤。需要救济的施予粟、米,地方官员到现场督查,或亲自带人将东西送往家中。不满九十岁的老人,由啬夫或者县里的官吏亲自送去。郡守安排郡府丞史到下边巡视督查,不认真执行的地方官吏,要予以责罚。罪犯,被判处有刑罚的,不能享受这些待遇。

楚元王刘交去世。

文帝元年四月,齐国、楚国发生地震,二十九座大山在同一天崩塌,大水从山涧中涌出。

文帝元年六月,汉文帝诏令郡、诸侯国,不要再向朝廷进贡。文帝施恩惠予普天下百姓,诸侯四夷关系融洽,远近欢娱。文帝开始考虑论功行赏那些从代国跟随到长安来的官员。文帝下诏说:“当初朝廷大臣诛杀吕氏党羽,迎接朕到长安来继位,朕犹疑不定,代国的大臣们均劝止朕,只有中尉宋昌劝朕到长安来,朕才得以保有奉祀宗庙,继承帝位。已经尊宋昌为卫将军,现在封宋昌为壮武侯。跟随朕到长安来的有六人,均升任为九卿。”又说:“当年跟随高皇帝进入蜀汉的有六十八位列侯,各增加食邑三百户;二千石以上的官吏,曾经跟随高皇帝的颖川郡太守尊等十人,赐予食邑六百户;赐予淮阳郡太守申屠嘉等十人食邑五百户,赐予卫尉足等十人食邑四百户。”封淮南王的舅舅赵兼为周阳侯,封齐王的舅舅驷钧为靖郭侯,封原常山国丞相蔡兼为樊侯。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冬天十月份,丞相陈平去世。文帝下诏说:“朕听说,在上古时,有上千个诸侯封国,这些诸侯各守护在封国中,按时入贡;民不劳苦,上下欢欣,没有违背道德的事情发生。而今汉朝的通(列)侯大部分住在长安,所受封的食邑距离长安很远,吏卒还要为他们输送消费的物资,花费高昂,非常辛苦,这些受封的通(列)侯也不能教导属下的臣民。现在要求这些通(列)侯回到封国去,如果在长安有职务不能回去的,须将太子送回封国。”

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天上出现日食。文帝下诏说:“朕听说,上天养育万民,为他们设置君王治理。如果君王的德能不够,施政不能做到公正,上天即会降下灾祸,警告君王。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天上出现日食,这是上天在责怪朕,这个灾祸的警示意义很大!朕侥幸得以奉祀宗庙,以朕的微眇之身,居于万民之上,天下是否能够治理的好,责任全在朕的身上,还有两三个辅佐朕的股肱大臣。朕感到,对下朕还不能治理好黎民百姓,对上辜负了上天的恩德,这还是由于朕的德能不够。接到朕的诏令后,你们要思考朕还有那些做的不到的地方,还有那些考虑得不周到,要坦率地告诉朕。地方上要举荐贤良方正有品德的人,鼓励他们向朝廷提出谏言,以此来弥补朕的不足。大臣们要恪尽职守,务求节省各项费用,努力施惠予百姓。朕既然不能以德能施惠于远方,就要孜孜不倦,以确保天下太平。现在还不能撤回边郡的军队,京城中还要有戍守的部队,暂时撤消卫将军率领的部队。太仆管理的马匹,除了满足必须役使的,其余部分,分配到驿站使用。”

文帝二年春天正月丁亥,文帝下诏说:“农业,是天下的大事,安排一块藉田,朕要亲自耕种,籍田里的收获用于供奉祭祀祖庙。百姓向政府借贷的谷种、粮食,还没有归还的,或者还未归还完毕的,一律不再归还,全部豁免。”

文帝二年三月,有关官员奏请文帝立儿子为诸侯王。文帝下诏说:“前朝赵国的赵幽王被幽禁至死,很可怜,朕已经立了他的太子刘遂为赵王。刘遂的弟弟刘辟强和齐悼惠王的儿子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在诛杀吕氏叛乱时有功,可以先立他们为诸侯王。”于是封了刘辟强为河间王,刘章为城阳王,刘兴居为济北王。而后文帝立儿子刘武为代王,立刘参为太原王,立刘揖为梁王。

文帝二年五月,文帝下诏说:“古代的圣贤治理天下,朝廷在交通要道要矗立旌旗,用于向朝廷提出意见,还要矗立木牌,用于向朝廷提出谏言,朝廷要广泛地采纳意见和谏言。现在的法律中,有妖言诽谤罪,限止了官吏们提供谏言的机会,君主因此而不能全面地了解下情。这样做还怎么招揽远方的贤者来辅佐朕?一定要废除。百姓对朝廷有不敬的言论,私下里所讲的话,又相互间告发,官吏们将这些看作是大逆罪,对一些刺耳的话,官吏们认为是诽谤罪。这其实是小民们不了解情况,因为无知而闯下大祸,朕认为不能因为此而惩罚他们。从今以后,对犯有类似错误的百姓不再治罪。”

文帝二年九月,开始授予各郡守铜虎符和竹子做的符节。

文帝下诏,说:“农业是天下大事,是百姓赖以存活的根本大事,如果百姓不务本业而追逐商业,那么国计民生就会出现问题。朕对此深感忧虑,现在朕要亲自率领百官耕田,做出表率来劝导百姓重视农业。赐天下百姓今年免交一半的田赋。”

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冬天十月丁酉晦,天上出现日食,这一次是日全食;十一月丁卯晦,天上出现日蚀,这一次是日偏食。

文帝下诏说:“此前下诏,要求通(列)侯们回到封国,有些还没有动身。丞相是朕的股肱大臣,要做出表率,率先带头回到封国。”遂罢免周勃的丞相职务,让周勃回到封国。十二月,文帝任命太尉颖阴侯灌婴担任丞相。撤销太尉,由丞相兼任太尉责任。

文帝三年夏天四月,城阳王刘章去世。淮南王刘长杀了辟阳侯审食其。

文帝三年五月,匈奴入侵,在北地郡、河套以南地区烧杀抢掠。文帝乘坐御驾来到甘泉宫,派遣丞相灌婴反击匈奴,匈奴被击退。文帝征调中尉率领汉军步兵,隶属于卫将军,保卫长安。

文帝从甘泉宫出发,来到高奴县,又来到太原郡,接见原代国旧臣,给予赏赐。对有功官员论功行赏,对原来熟悉的邻里乡亲,分别赐予牛酒。免除晋阳县、中都县百姓三年的赋税。文帝在太原郡逗留了十几天。

济北王刘兴居听说文帝已经到了代国,要带兵反击匈奴,于是在济北国造反,调动军队进攻荥阳。文帝下诏撤回丞相率领的汉军,任命棘蒲侯柴武为大将军,率领四位将军和十万汉军平叛。祁侯缯贺为将军,守卫荥阳。到了秋天七月份,文帝从太原郡返回长安。下诏说:“济北王刘兴居背叛祖宗,反叛朝廷,连累属下的官吏和百姓,犯下大逆罪。济北国的官吏和百姓没有跟随反叛的,以及看到汉军到来后即投降的,一律赦免;是官吏、有封爵的,一律恢复官职、爵位。原来跟随叛王刘兴居,此后又背叛叛王,投降朝廷的,予以赦免。”到了八月,抓住了叛王刘兴居,刘兴居自杀。赦免其他参与刘兴居反叛的官员和百姓。

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冬天十二月,丞相灌婴去世。

文帝四年夏天五月,免除有属籍的刘氏宗族赋税,家里没有资产的给予救济。赐予诸侯王的儿子每人食邑二千户。

文帝四年秋天九月,封齐国悼惠王的七个儿子为列侯。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