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二 游侠传第六十二 第2节
在武帝朝,朝廷下令将各地的豪绅、大侠迁徙至茂陵(武帝的陵寝)县集中居住,郭解家贫,家产不够迁徙的标准。官吏有皇帝颁发的诏令,不敢不将郭解迁走。大将军卫青替郭解说情:“郭解家贫,不符合迁徙的条件。”武帝说:“郭解一介布衣百姓,竟然能让大将军为他说情,这本身就说明郭解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穷人!”遂将郭解强行迁徙至茂陵县,临出发时送行的当地豪杰出资上千万。轵县人杨季主的儿子当时是县府掾吏,企图阻拦送行的人,郭解哥哥的儿子当场将这位县府掾吏杀死,还砍下他的头颅。郭解进入函谷关后,关中的豪杰认识和不认识的,闻声争相与郭解交往。轵县人又杀了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上书告状,竟然有人在阙门下又杀人。武帝听说此事后,派官吏即刻追捕郭解。郭解逃亡,逃亡前将母亲与家人安置在夏阳县,郭解独身来到临晋县。临晋县人籍少翁过去不认识郭解,此次让郭解顺利出关。籍少翁放走了郭解,郭解又来到太原,所经过的地方,就告诉留宿的主人。官吏遂按照线索追查到了籍少翁,籍少翁自杀,这样又断了线索。很久不知道郭解的下落,于是追究郭解此前所犯下的罪行,被郭解所杀害的人,均在大赦令之前。
轵县有一位儒生陪着使者閒坐,有客人称颂郭解,这位儒生讲:“郭解触犯法律,作奸犯科,怎么能说是贤者?”郭解的客人听了此话,竟然将这位儒生杀害,还割去他的舌头。官吏以此事责问郭解,郭解确实不知道是谁杀的,杀人者也确实找不到。官吏上奏朝廷,此事与郭解无关,郭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在朝中廷议时,说:“郭解一介布衣,任侠江湖,行使杀伐权力,因为睚眦小事,竟然有人,敢为郭解杀人,郭解确实不知道此人是谁,但郭解犯下的罪,超过郭解知道是谁帮他杀的人。应该判郭解大逆罪。”朝廷遂将郭解灭族。
在此后,社会上任侠仗义的人仍然很多,难以计数。关中长安人樊中子,槐里县人赵王孙,长陵县人高公子,西河郡人郭翁仲,太原人鲁翁孺,临淮郡人倪长卿,东阳县人陈君孺,他们虽然侠义,但也表现出彬彬有礼的风度,有谦让君子之风。至于北道人姚氏,西道人诸杜,南道人仇景,东道人佗、羽二公子,南阳郡人赵调等徒众,这些人只是些混迹在民间的盗贼,不足挂齿!即使过去的大侠朱家提起他们来,也会感到不耻。
萭(yǔ)章,字子夏,长安人。长安地方繁华,街道里巷均有自己的豪侠,萭章住在城西柳市,号称:“城西萭子夏”。在京兆尹门下作为幕僚,一次随从京兆尹来到宫中,在宫中,诸侯、贵人争相与萭章攀谈,打招呼,作揖问候,竟然没有人理睬京兆尹。萭章感到不安,逡巡不敢向前。再后来京兆尹不让萭章跟随。
萭章与中书令石显的关系很好,也倚仗石显在宫中的权势,门前车马常络绎不绝。成帝初即位,石显因为在朝中专权,势力太大,被免官,贬回家乡居住。石显有亿万家产,要走了还留下来很多的家具器物,价值数百万,想送予萭章,萭章不敢接受。有客人问萭章为什么,萭章叹道:“我是一介布衣,与石君结为至交。石君现在家破,我不能在此时对石君有丝毫安慰,反而收受他的财物,这简直是把石氏的灾祸,当作萭氏发财的机会!”听到的人无不叹服萭章的见解,为此而称颂萭章。
河平年间,王尊担任京兆尹,打击京师中的豪杰、侠客,杀了萭章和制箭的张回、横行酒市的赵君都、贾子光,他们均为长安城中有名望的豪杰,为人报怨仇,家中养刺客。
楼护,字君卿,齐郡人。父亲是家传的名医,楼护从小跟随父亲在长安行医,出入豪门贵族家中。楼护可以记诵医经、本草、方术几十万言,长者都很喜欢楼护,他们说:“以君卿的才能,何不去学习做官的学问?”于是楼护辞别父亲,学习经书典籍,在京兆担任了几年官吏,很有政绩。
在当时,王氏正在朝中受到重用,宾客满门,五位封侯的王氏兄弟争相搏取名誉,他们的门客也都能受到王氏厚待。王氏的宾客间相互不相往来,只有楼护在各个王氏的门下走动,得到五位王氏的厚遇。楼护结交士大夫,想尽各种方法,在交往长者时,对他们亲热而又尊敬,因此众人都称赞楼护。楼护生得个子矮小,但善于言谈,议论中常能够引经据典,重视名节,听的人也是凝神专注,莫不动容。与谷永一起,楼护成为王氏五侯的座上客,长安人称他们是:“谷子云摇动笔札,楼君卿摇唇鼓舌。”意思是楼护的话经常能够发挥作用。楼护的母亲去世时,送葬的车辆有二三千乘,闾肆里巷中人为此称颂道:“五侯为楼君卿治丧。”
过了很久,平阿侯王谭举荐楼护为方正,后来楼护又担任了朝中的谏议大夫,出使郡国。楼护负责监督官府贷出去的钱款,随身携带了很多钱币和丝帛,经过齐郡,上书请求到先人的墓冢上去祭扫,同时会见族中的亲人,见面时楼护分别亲疏,送了一些束帛,一天内发出去的财物有百金之多。出使返回,回报出使经过,朝廷很满意,楼护受命担任天水郡太守。几年后楼护被免官,住在长安城中。当时成都侯王商是大司马卫将军,下朝以后,要来看望楼护,王商的主簿劝谏王商:“将军身份尊贵,不宜到百姓居住的里巷中去。”王商不听,还是来到楼护家里。楼护家里居住的房子很小,随侍王商的官属,只能站在外面,立在车下等候,王商与楼护交谈很久,天要下雨,主薄对西曹掾说:“大将军不听劝告,我们现在只好站在巷中淋雨!”王商回来后,有人将主簿的话讲给王商听,王商很生气,以其它事情免去主簿的职务,终身不再任用。
再后来楼护又被任命为广汉郡太守。平帝元始年间(公元1-5年),王莽在朝中担任安汉公,把持朝政,王莽的长子王宇和大舅子吕宽密谋,把血涂在王莽的门第上,想以此来警告王莽,将朝政归还给汉室。被人告发,王莽大怒,杀了儿子王宇,吕宽亡命出逃。吕宽的父亲和楼护关系一向很好,吕宽逃往广汉郡,来看望楼护,并没有告诉楼护自己是朝廷的钦犯。过了几天,逮捕吕宽的诏书来到,楼护拘捕了吕宽。王莽大喜,遂召楼护入朝,任命楼护为前辉光(原三辅),封为息乡侯,位列九卿。
王莽居摄政位,槐里县人巨寇赵朋、霍鸿等人起兵造反,率领盗贼侵入前辉光地界,楼护因此而被免职,贬为庶人。楼护在任上,所得到的俸禄赏赐馈赠,都随手用尽。等到免官回家,退居里巷,当时五侯都已先后去世,楼护自己又年老失势,门客不再上门。在王莽篡汉后,王莽以旧恩召见楼护,封楼护为楼旧里附城爵位。成都侯王商的儿子王邑,在朝中担任大司空,受到重用,王商原来的旧人,都投奔在王邑门下,只有楼护仍然安贫度日。王邑对楼护以父辈礼相待,礼敬楼护,不敢有丝毫怠慢。有时请楼护来家中赴宴,王邑为楼护敬酒,高举酒樽,口中称:“贱子敬酒。”在座的有上百人,大家离席伏在地上劝酒,而楼护却东向而坐,对王邑直呼其字,泰然说:“公子何其尊贵!”
在当时,楼护还有一位旧时的朋友吕公,没有儿子,来到楼护身边。楼护与吕公、吕公的妻子与吕妪一起吃饭。等到楼护免官回家居住,妻子开始讨厌吕公。楼护知道了,流着眼泪责备妻子,说:“吕公是我的老朋友,因为家贫,年纪又大,才来依附于我,从道义上讲,我也应该奉养他。”遂让吕公继续住在家里,直到送终。楼护去世之后,儿子继承了楼护的爵位。
陈遵,字孟公,杜陵(宣帝的陵寝)县人。陈遵的祖父陈遂,字长子,在宣帝还生活在民间时,与宣帝是好朋友,二人在一起玩耍博弈,宣帝几次欠下赌债。等到宣帝即位,重用陈遂,任命陈遂为太原郡太守,赐陈遂一封玺书,宣帝说:“制诏书予太原郡太守:你现在已经高官厚禄,当年欠下你的赌债,可以就此偿还了。你的妻子君宁当时就在旁边,知道这件事情。”陈遂赶忙谢恩,也用玩笑话回答:“这件事在昭帝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大赦令前(意思是可以赦免)。”二人的亲密关系,由此可见一斑。到了元帝朝,陈遂被任命为京兆尹,后来官至廷尉。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