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种第二 第2节原文解释
《周官》曰〔1〕:“草#-666aa;,掌土化之法,以物地相其宜而为之种。 郑玄注曰:“土化之法,化之使美,若氾胜之术也。以物地,占其形色,为之种,黄白宜以种禾之属。” 凡粪种〔2〕: 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咸潟用貆,勃壤用狐,埴垆用豕,强用
,轻爂用犬〔3〕。此“草#-666aa;”职〔4〕。郑玄注曰:“凡所以粪种者,皆谓煮取汁也。赤缇,
色也〔5〕;渴泽,故水处也;潟,卤也;貆,貒也〔6〕;勃壤,粉解者;埴垆,黏疏者;强
,强坚者;轻爂,轻脆者。故书‘骍’为‘挈’,‘坟’作‘蚠’〔7〕。杜子春‘挈’读为‘骍’〔8〕,谓地色赤而土刚强也。郑司农云〔9〕:‘用牛,以牛骨汁渍其种也,谓之粪种。坟壤,多蚠鼠也〔10〕。壤,白色。
,麻也。’玄谓坟壤,润解。””
《淮南术》曰〔11〕:“从冬至日数至来年正月朔日,五十日者,民食足;不满五十日者,日减一斗;有余日,日益一斗。”
【注释】
〔1〕《周官》: 即《周礼》。此处所引见《周礼·地官·草#-666aa;》,正注文并同《要术》。
〔2〕粪种: 郑众解释是用骨汁渍种,郑玄同意其说。但孙诒让《周礼正义》引清江永(1681—1762)有不同意见。江永认为粪种的“种”是种植的种,意即粪田,不是种子的种。所用应是以骨灰施于田,如果用骨汁渍种,像骍刚这些土壤,如何能使之化恶为美?
〔3〕以上这些土壤: 骍(xīng)刚,大概是黄红色黏质土。赤缇(tí),是黄而带红或浅红色的土。坟(fèn)壤,可能是黏壤,遇水才容易解散,干时则难解散。勃壤,可能是沙壤,与坟壤同为“壤”,但勃壤是干时也容易碎散的。渴泽,略同于现在所谓湿土,洼下原先有水,现下水干了。咸潟(xì),盐碱土。埴垆,一种石灰质黏土,并夹杂着很多石灰结核。强(hǎn),可能是比垆土还要坚硬的重土。轻爂(piāo),大概是一种轻漂的沙土。
〔4〕“草#-666aa;”,原文已明确记其职掌,此处不应再有“此‘草#-666aa;’职”的解释,贾思勰不致有此赘词,且他处亦无此例。此句疑是后人读《要术》的行间旁记,而误被刻书人阑入。
〔5〕(quàn):浅红色。
〔6〕貆(huān): 通“獾”。 貒(tuān): 猪獾。
〔7〕蚠(fén): 通“鼢”。
〔8〕杜子春(约前30—约58): 西汉末东汉初人,受《周礼》于刘歆,曾作《周礼》注,已佚。东汉明帝时,年将九十,传其学于郑众、贾逵(30—101)。
〔9〕郑司农: 郑众(?—83),东汉经学家,曾任大司农,世称“郑司农”。郑兴、郑众父子均通经学,世称“先郑”,而称郑玄为“后郑”。
〔10〕蚠鼠: 即鼢鼠。营地下生活,前肢爪特别长大,用以掘土,洞道复杂,长可达数十米。对庄稼和堤防为害极大。
〔11〕《淮南术》: 《隋书·经籍志三》记载梁有《淮南万毕经》、《淮南变化术》各一卷,亡。《淮南术》当亦此类书。此处所引,亦载《淮南子·天文训》。
【翻译】
《周礼》说:“草#-666aa;,掌管‘土化’的方法,察看物和地的适宜配#-666ff;,决定种哪种作物。郑玄注解说:“‘土化’的方法,是将土壤化恶为美,像氾胜之的技术。察看物和地,是察看作物和土地的颜色和性状,种哪种作物,比如黄白色的土宜于种谷子之类。” ‘粪种’的方法是: 骍刚土用牛骨汁,赤缇土用羊骨汁,坟壤土用麋骨汁,渴泽土用鹿骨汁,咸潟土用貆骨汁,勃壤土用狐骨汁,埴垆土用猪骨汁,强土用
汁,轻爂土用狗骨汁。这是“草#-666aa;”的职掌。郑玄注解说:“凡是用作‘粪种’的,都是煮过取它的汁来用。赤缇是浅红色土;渴泽,从前有水的地土;潟,盐碱土;貆是猪獾;勃壤,容易解散如粉末的土;埴垆,黏而带疏的土;强
,很坚硬的土;轻爂,轻漂的土。旧秘阁藏本‘骍’原来是‘挈’字,‘坟’原来是‘蚠’字。杜子春将‘挈’读为‘骍’,说是赤色而刚强的土。郑司农解释:‘用牛,是用牛骨煮出汁来浸种子,所以叫作“粪种”。坟壤,是地下有许多鼢鼠,(把土给掘松了)。壤是白色土。
是大麻子。’玄认为坟壤是遇水湿才会碎解的土。” ”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