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竹第五十一 第2节原文解释
③《诗经·大雅·韩奕》“维笋及蒲”,孔颖达疏引陆机《疏》文与今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相同,但与《要术》引《诗义疏》大异。
④篃(méi):篃竹。《御览》卷九六三“篃竹”引《竹谱》:“篃竹,江汉间谓之箭竿,一尺数节,叶大如扇,可以为篷。”这是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Indocalamus)的竹。现在有的书以其中箬竹(I. tessellatus)为篃竹,竿细而矮,几乎实心,节间仅5厘米,1尺有几节,叶片很大,可作防雨等用具,也可包粽子。
⑤“米藏”,各本同,惟《渐西》本从吾点校改为“采藏”,今#-666aa;校注本从之,其实“米”不是错字。按: 下文引《食经》有米粥腌笋法,卷九《作菹藏生菜法》多用米饭或粥清腌藏瓜菜,“米藏”正是此类,是利用淀粉糖化产生乳酸防腐作用并发出酸香气的菹藏法,即今酸泡笋。
【翻译】
笋
《尔雅》说:“笋,是竹的芽。”
《说文》说:“筍,是竹的胚胎。”
孙炎(注解《尔雅》)说:“刚生的竹叫作笋。”
《诗义疏》说:“笋都是四月出生。只有巴竹笋,八月出生,一直到九月底还长出,这笋成都就有。篃竹,冬天夏天都出笋。刚长出几寸长时,可以采来煮过,用醋浸着,可以下酒下饭。也可以加米饭腌作酸泡笋,以及晒作笋干,准备冬天食用。”
《永嘉记》曰:“含竹笋①,六月生,迄九月,味与箭竹笋相似②。凡诸竹笋,十一月掘土取皆得,长七八寸。长泽民家,尽养黄苦竹③。永宁南汉④,更年上笋—大者一围五六寸⑤:明年应上今年十一月笋,土中已生,但未出,须掘土取;可至明年正月出土讫⑥。五月方过,六月便有含
笋。含
笋迄七月、八月。九月已有箭竹笋,迄后年四月。竟年常有笋不绝也。”
《竹谱》曰⑦:“棘竹笋⑧,味淡,落#-666aa;鬓发。、
二笋⑨,无味,鸡颈竹笋⑩,肥美。篃竹笋,冬生者也。”
《食经》曰:“淡竹笋法: 取笋肉五六寸者,按盐中一宿,出,拭盐令尽。煮糜一斗,#-666dd;五升与一升盐相和。糜热,须令冷,内竹笋咸糜中一日。拭之,内淡糜中,五日可食也。”
【注释】
①含(duò)竹: 也写作“
”,据吴末晋初的沈莹《临海异物志》和元代李衎《竹谱详录》卷六“
竹”所记,竹竿大如足趾,坚厚直长,竿内白膜上面长着茸毛,浙东沿海山中很多。但未详是何种竹。
②箭竹: 竹亚科的Sinarundinaria nitida。竿细劲,可作伞柄、箭竿等。笋供食用。
③黄苦竹: 苦竹属(Pleioblastus)的一种,竿皮黄色。苦竹笋,有的不堪食用;有的煮过减煞苦味,可以吃,就是《要术》四五月吃的。
④永宁: 县名,汉置,晋因之,治所在今浙江温州。长泽县,隋置,在今陕西;南汉县,刘宋置,在今成都北。《永嘉记》作者郑缉之是刘宋时#-666aa;,如以二地名为县,时代地区均大相乖违,殊谬。又据《晋书·地理志下》,永嘉郡统辖永宁(郡治所在)、安固、松阳、横阳,仅四县,根本没有长泽县、南汉县。所以这里的长泽、南汉都是永宁县属下的乡里名,不得率尔以县当之。
⑤一围五六寸: 周围有一尺五六寸粗。按: 这是《永嘉记》的习用语,卷四《插梨》引此书就有“子大一围五寸”。“一围”约#-666ff;一尺,参见《插梨》注释。所记是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其笋粗大达一尺五六寸是习见的。
⑥全年出笋,“正月”明显是“五月”形似之误。如果“讫”连下句读作“讫五月”,则“五月”二字应重复,不然,下文读成“方过六月,便有含笋”,则与含
笋“六月生”违戾,而且作“到”解释的“讫”,下文二见均作“迄”。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