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第五十九 第2节原文解释
取谷产鸡子供常食法: 别取雌鸡,勿令与雄相杂,其墙匡、斩翅、荆栖、土窠,一如前法。唯多与谷,令竟冬肥盛,自然谷产矣。一鸡生百余卵,不雏,并食之无咎。饼、炙所须,皆宜用此。
瀹 音爚 鸡子法〔6〕: 打破,泻沸汤中,浮出,即掠取,生熟正得,即加盐醋也。
炒鸡子法: 打破,着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7〕、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孟子》曰:“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8〕
《家政法》曰:“养鸡法: 二月先耕一亩作田,秫粥洒之,刈生茅覆上,自生白虫。便买黄雌鸡十只,雄一只。于地上作屋,方广丈五,于屋下悬箦〔9〕,令鸡宿上。并作鸡笼,悬中。夏月盛昼,鸡当还屋下息。并于园中筑作小屋,覆鸡得养子,乌不得就。”
《龙鱼河图》曰:“玄鸡白头,食之病#-666aa;。鸡有六指者亦杀#-666aa;。鸡有五色者亦杀#-666aa;。”〔10〕
《养生论》曰〔11〕:“鸡肉不可食小儿,食令生蚘虫〔12〕,又令体消瘦。鼠肉味甘,无毒,令小儿消谷,除寒热,炙食之,良也。”
【注释】
〔1〕所谓“生”,所指不明。如指小雏,桑树落叶在十月、十一月间,小雏孵出后天气一天天冷起来,不易成活,下篇孵鹅鸭雏就说“冬寒,雏多死”,鸡亦不例外。如指鸡卵,则待春暖下抱,隔时太长,而且其卵受冻,影响孵化率。注文说体型小,毛短云云,明显指鸡,那么,凡是桑落蛋或桑落时孵出的小雏,难道都会是这种鸡?又不无可疑。
〔2〕鸱(chī): 鹞鹰。
〔3〕“穰”,各本同,《辑要》引作“黍穰”。按: 《要术》称“穰”,概指黍穰。此外,谷称“谷”,麦称“麦
”,稻称“稻秆”,豆称“豆萁”,麻称“麻
”,各有稭秆专名。此说始见于卷一《种谷》引《氾书》“烧黍穰则害瓠”。
〔4〕翮(hé): 翅膀。
〔5〕鹌(ān)鹑(chún): 体长约五六寸,为鸡形目中最小的种类,体型酷似雏鸡。今各地每有饲养。
〔6〕“爚”,南宋本作“”,无此字,金抄作“揄”,亦误。按:“爚”音药,卷八《菹绿》“白瀹豚法”注“瀹”(yuè)即“音药”。“爚”与“瀹”同音,故改为“爚”。
〔7〕“盐米”是指盐颗,但《要术》中用盐极多,没有“盐米”之名,疑“米”应作“末”,指经过捣研的细盐。
〔8〕见《孟子·梁惠王上》,文同。
〔9〕箦(zé): 竹席。
〔10〕《御览》卷九一八引《龙鱼河图》基本同《要术》,《初学记》卷三〇引该书多“鸡有四距亦杀#-666aa;”。
〔11〕《养生论》: 《隋书·经籍志三》道家类注称:“梁有《养生论》三卷,嵇康撰。亡。”《晋书·嵇康传》亦称其著有《养生论》,为养生#-666hh;食之作。书已佚。
〔12〕蚘(huí)虫: 即蛔虫。
【翻译】
种鸡,选取桑树落叶时生的为好,体型小,毛短,脚细短的就是。这种鸡伏巢性强,叫声少,善于孵小鸡。 春夏生的不好。体型大,羽毛好看,脚又粗又长的就是。这种鸡爱游荡,爱乱叫,产蛋少,抱蛋容易厌倦,既然不耐心伏巢,因此就无从繁育小雏。
春夏孵出的小雏,二十天之内,不要让它出窠,用干饭喂饲。出窠早了,难免有老鹰、乌鸦的为害;喂给湿饭,会拉白屎。
鸡栖息的地方,应该就地作成鸡笼,笼里面支设横木条,(让鸡栖息在上面)。这样,虽然鸣声被阻隔了,不清朗,但是安稳,容易长肥,又可以避免狐狸的祸害。如果让它们栖息在树林上,遇到风寒,大鸡会冻伤冻瘦,小鸡甚至冻死。
烧柳树柴枝,会杀死小鸡,小的死去,大点的瞎眼。这也和“在家里烧黍穰,地里的瓠就会死去”的两物相克一样,道理难明白。
养鸡使肥得快,不爬屋,不糟蹋园菜,不怕乌鸦、老鹰、狐狸的方法: 另外筑起土墙,(围成一个饲养场地,)开个小门;场地里面搭个小厂棚,让鸡可以避雨躲太阳。雌鸡雄鸡都斩去翅翎,不让它们飞出去。常常多收积秕谷、稗子、胡豆之类,喂养它们;又要作个小槽贮着水(,让它们喝)。(沿着厂棚的墙边)用荆条编成矮篱笆,离地一尺#guoxue666-com;,让鸡栖息在上面。经常把鸡屎扫干净。在墙上凿些孔作鸡窠,也离地一尺高(,正好对着矮篱笆和篱笆一样高)。墙窠里面,只有冬天要垫进草,因为不垫草鸡蛋会受冻;春夏秋三季就不必垫草,让母鸡直接蹲在土窠上,由它去产卵和抱卵;垫草反而会生虫。孵出的小雏,拿开放在外面地方,用笼子罩着。到像鹌鹑大小时,再移回围墙里去。准备养着自家吃的,又另外筑个小围墙,蒸熟小麦喂养它,二十多天便肥大了。
取得未经受精的鸡蛋供给时常食用的方法: 另外选得一些母鸡,不让它们和公鸡混杂在一处(,#-666dd;开饲养)。筑围墙,斩去翅翎,编荆篱笆栖息,凿土窠等方法,都跟上面说的一样。但要多喂饲谷类,促使在整个冬天长得又肥又壮实。这样,自然产的全是未经受精的蛋了。一只鸡产一百多个蛋,都不会孵化的,全都拿来吃,没有什么罪过。作饼作炙食所需要的,都该用这种蛋。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