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鸭第六十 第2节原文解释
《广志》说:“野鸭,雄的头红色,脚有距。鹜可以生一百个卵,有时一天生两个;有一种露华鹜,在秋冬产卵: 都出在蜀地。”
鹅、鸭,并一岁再伏者为种〔1〕。一伏者得子少;三伏者,冬寒,雏亦多死也〔2〕。
大率鹅,三雌一雄;鸭,五雌一雄。鹅初辈生子十余,鸭生数十;后辈皆渐少矣。 常足五谷饲之,生子多;不足者,生子少。
欲于厂屋之下作窠, 以防猪、犬、狐狸惊恐之害。 多着细草于窠中,令暖。先刻白木为卵形,窠别着一枚以诳之。 不尔,不肯入窠,喜东西浪生;若#-666ll;着一窠,后有争窠之患。 生时寻即收取,别着一暖处,以柔细草覆藉之。 停置窠中,冻即雏死。
伏时,大鹅一十子,大鸭二十子;小者减之。 多则不周。 数起者,不任为种。 数起则冻冷也。 其贪伏不起者,须五六日一与食起之,令洗浴。 久不起者,饥羸身冷,虽伏无热。
鹅、鸭皆一月雏出〔3〕。量雏欲出之时,四五日内,不用闻打鼓、纺车、大叫、猪、犬及舂声;又不用器淋灰,不用见新产妇。 触忌者,雏多厌杀〔4〕,不能自出;假令出,亦寻死也。
雏既出,别作笼笼之。先以粳米为粥糜,一顿饱食之,名曰“填嗉”〔5〕。不尔,喜轩虚羌(丘尚切)量而死〔6〕。 然后以粟饭,切苦菜、芜菁英为食。以清水与之;浊则易。 不易,泥塞鼻则死。 入水中,不用停久,寻宜驱出。 此既水禽,不得水则死;脐未#-666ff;〔7〕,久在水中,冷彻亦死。 于笼中#guoxue666-com;处,敷细草,令寝处其上。 雏小,脐未#-666ff;,不欲冷也。 十五日后,乃出笼。 早放者,非直乏力致困,又有寒冷,兼乌鸱灾也。
鹅唯食五谷、稗子及草、菜,不食生虫。 《葛洪方》曰:“居‘射工’之地〔8〕,当养鹅,鹅见此物能食之,故鹅辟此物也。” 鸭,靡不食矣。水稗实成时,尤是所便,噉此足得肥充。
供厨者,子鹅百日以外,子鸭六七十日,佳。过此肉硬。
大率鹅鸭六年以上,老,不复生、伏矣,宜去之。少者,初生,伏又未能工。唯数年之中佳耳。
《风土记》曰:“鸭,春季雏,到夏五月则任啖,故俗五六月则烹食之。”〔9〕
作杬子法: 纯取雌鸭,无令杂雄,足其粟豆,常令肥饱,一鸭便生百卵。 俗所谓“谷生”者。此卵既非阴阳#-666ff;生,虽伏亦不成雏,宜以供膳,幸无麛卵之咎也。
取杬木皮〔10〕,《尔雅》曰〔11〕:“杬,鱼毒。”郭璞注曰:“杬,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无杬皮者,虎杖根、牛李根〔12〕,并任用。《尔雅》云〔13〕:“蒤,虎杖。”郭璞注云:“似红草,粗大,有细节,可以染赤。” 净洗细茎〔14〕,剉,煮取汁。率二斗,及热下盐一升和之。汁极冷,内瓮中, 汁热,卵则致败,不堪久停。 浸鸭子。一月任食。煮而食之,酒、食俱用。咸彻则卵浮。 吴中多作者,至十数斛。久停弥善,亦得经夏也。
【注释】
〔1〕再伏者: 应指第二次孵化的小雏,非指一年两抱的母禽。第二次孵化在春夏间,天气转暖,青草已生,而且白昼放养时间长,苗鹅、苗鸭长得好,发育快,最适宜于留作种用。
〔2〕一伏: 指第一次孵化,是冷天下的蛋,天越冷,受精率越低,因而孵化率也低,而孵出的小雏也弱。 得子少: 子指受精卵。 三伏: 指第三次孵化,在冷天,所以成活率低,活着的也差。古时的鸭会孵卵,后世经过长期的#-666aa;工炕育,其就巢性退化。
〔3〕孵化期,鹅28—33天,鸭26—28天,大约说来是一个月。
〔4〕厌(yā): 即厌胜,古代的一种巫术。
〔5〕填嗉: 嗉指嗉囊。苗鹅、苗鸭生长特别快,而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全,#-666ii;能不完善,填嗉是将粳米充#-666dd;软化成糊状,使顺利进入嗉囊,易于消化吸收,并有刺激和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作用。
〔6〕“喜轩虚”,元刻《辑要》引作“噎辄虚”,殿本《辑要》根本无此注。按:“喜”亦通,“噎”更好,谓被干硬食物阻噎,但“辄”下应补“轩”字。“轩”谓#guoxue666-com;举,这里指昂头直颈;“虚”谓腹中虚空,即饥饿;“羌量”同“唴哴”,指喘气嘶叫。全句是“噎,辄轩虚羌量而死”,意思是说小鹅被干硬食物阻噎,而消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噎物无力消化,终致饥饿而痛苦地昂头直颈、喘气嘶叫而死。“喜”亦通,仍其旧。“丘尚切”,各本作“立向切”或“立句切”,或空白一格,或三字拼#-666ff;成一字,均误。按: 《方言》卷一:“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大#-666aa;小儿泣而不止,谓之唴,哭极音绝,亦谓之唴;平原谓啼极无声,谓之唴哴。”郭璞注唴,“丘尚反”。“羌”、“唴”同字,“羌量”即“唴哴”。《要术》“立向切”应是“丘尚切”形似之误,因据改。
〔7〕脐未#-666ff;: 脐没有#-666ff;拢。苗鹅腹部中心偏后有一脐眼,若干日就愈合不见,俗称“收皲”。
〔8〕射工: 古时传说的毒虫名,又叫“蜮”、“水弩”。据说能以口气或含沙射#-666aa;身或人影,射中生疮或发病,可致死。成语“含沙射影”,即指此物。参见《博物志》卷二、陆德明《经典释文》等。
〔9〕《玉烛宝典》卷五引《风土记》作:“,春孚雏,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全文参见卷九《糉
法》注释。“
”即“鸭”字,“孚”同“孵”。《要术》的“季”,虽亦可通,应以作“孚”为正,疑形似而讹。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