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酱等法第七十 第2节原文解释
〔2〕“不多”,疑“多不”倒错,或者“多”是衍文。
〔3〕“之”,《今释》疑“火”字烂成。这里是指用灰盖火,不是用灰盖蒸豆,作“火”#-666ff;适。
〔4〕豆黄: 《要术》指蒸过的大豆。以后农书通常指罨过长着黄色菌丛的豆为“豆黄”。
〔5〕草(jú): 不能肯定是何种植物。或谓即马芹子,但下文《八和齑》草橘子和马芹子并举,则在《要术》并非一物。所谓三指一小撮,则是用它的子实。
〔6〕马尾罗: 用马鬃毛织成“纱”做成的筛罗。
〔7〕豆黄三斗,曲末一斗,黄蒸末一斗: 豆和曲的配比是三比二小些,即豆多麦小(后二者都是曲,都是小麦罨制的),这比较#-666ff;理。好处是淀粉较少,糖#-666dd;不致积累过多,不致影响蛋白质分解速度。今人旧法制酱,豆麦常是对半配合,有糖分过多延缓蛋白质分解之弊。
〔8〕曲: 这里包括黄蒸。
〔9〕“挼”,虽然《要术》中有作“按”字用的,这里仍疑应作“按”。不过《要术》这样的用例很少,也可能是“按”字袭上文“痛挼”写错。
〔10〕从篇首蒸豆、和曲,到这里罨黄全都长满了衣,全是调制作酱材料的过程,此后加盐水才是作酱。这个作酱材料,酿造学上称干酱醅,俗称“酱黄”。把它密封在瓮中二三十日,实际是一种罨黄法。作酱原料豆麦中的淀粉,由淀粉酶分解成糖,再由酒化酶把糖分解成酒精;酒精一部分发散在空气中,一部分与酸类化合起酯化反应,产生香气,少部分存留在酱醪中;重要的是蛋白酶将豆麦中的蛋白质徐徐分解,转化为氨基酸类而产生鲜味。糖化、酒化、蛋白质分解以及酸化、酯化等变化,其中最缓慢的变化是蛋白质分解变成氨基酸,所以作酱的时间特别长。《要术》的豆酱在冷天酿制,要一百二三十天才成熟,就是因为最后一道“工序”—蛋白酶的工作拖拉。现在群众作酱,伏天晒四五天就可以尝新,泥封也要晒一个月以上才能真正成熟。《要术》讲的是在冷天作酱,所以时间很长。但上文用碎豆作酱,碎豆未经罨黄,未知怎样作法。
〔11〕萎蕤(ruí)葵: 萎蔫了的葵,指适当萎蔫的葵菜腌制成的葵菹。腌菜须要晒到适当干萎后才能爽脆有鲜味,不然,烧熟后又软又糊,比鲜菜还差。这是说萎葵腌制的葵菹和日中晒成的豆酱都是美好的菜。
〔12〕酱醅加水下酿后,开始时发酵旺盛,须要每天彻底搅拌几次,十日后进入后发酵阶段,每天只要搅拌一次就够了,三十日后发酵终了,停止搅拌,这是合理的。搅拌的作用,由于酵母菌和细菌在酱醪中不停地营呼吸作用,搅拌为了供给充分的空气,释出二氧化碳,有利于菌类的繁殖,顺利进行糖化、酒精发酵和蛋白质分解作用,最后酿成有鲜味和香气的甜美豆酱。
〔13〕白叶棘子: 指白叶酸枣的枝条。《唐本草》注说:“棘(即酸枣)有赤白二种。”“白棘,茎白如粉,子叶与赤棘同,棘中时复有之,亦为难得也。”酱被怀孕妇人冲坏,这不一定是迷信。因为微生物很复杂,又很敏感,酱在恒定的小环境中,没有外来干扰时,可以保持稳定,一旦有外来人带进存在于身上或衣物上的有害微生物时,立刻会侵袭到酱中,使其发生变质。不但怀孕妇人,一切外来人都可引起;也不但是酱,凡利用微生物酿造的酒、醋、豉等都有可能。古代酿造工艺过程,多有#-666mm;忌,不一定全是迷信。
【翻译】
作酱,十二月、正月是上好的时令,二月是中等时令,三月是最差的时令。用不渗漏的瓮器,瓮器渗漏就会坏酱。曾经腌过菹菜和作过醋的瓮也不能用。 放在#guoxue666-com;处的石头上太阳能晒到的地方。夏天下雨时,不要让雨水浸着瓮底。用一个生锈(另一个本子作“生缩”)的铁钉子,背着“岁杀”的方向钉在瓮底下的石头下面,以后就是有怀孕的妇#-666aa;吃这酱,也不会烂坏。
用春天种的黑大豆,春大豆颗粒小而均匀,晚大豆粒子大而大小混杂。 装在大甑中干蒸。蒸汽上来后一直蒸着半天左右,起甑倒出来,把原来在上面的倒在下面,装上去再蒸。不这样倒过,生熟会不均匀。 等蒸汽全面上遍了,就用灰盖住(焰火),让煻灰火整夜不熄地烧着。用干牛粪堆成圆堆,中央开个孔,烧起来没有烟,火力像好炭一样。如果能够多多收积干粪,常常用来烧煮食物,既没有灰尘,又不会过猛伤火,远远比烧草要好。 咬开来看看,如果豆黄颜色发黑熟透了,就取下来,在太阳底下晒干。夜间要聚拢来,盖好,不让它受潮湿。 准备要舂去皮的时候,再装到甑里去蒸,蒸汽上遍了就下下来,晒上一天。明天早起,簸扬拣择干净,然后满臼地舂捣,不会碎。如果不经过再蒸,直接干舂,就会碎,而且不容易舂净。 舂过,再簸,拣去碎的。烧得热汤,拿豆黄放在大盆里浸着。过了很久,搓去黑皮,淘汰洁净,热汤不够,可以添些,千万不要倒掉换汤;换汤会走失豆味,酱也就不好了。 再捞出来蒸过。淘豆的汤汁,用来煮碎豆作成酱,供给随时吃。酿大酱用不着汤汁。 大约蒸一次熟饭的时间,取下来,放在洁净的席子上,摊开,让它冷透。
事前,先拿白盐、黄蒸、草、笨曲在太阳下面晒,晒到极干燥。黄色的盐使酱发苦。盐如果潮湿,使酱变坏。用黄蒸可以使酱发红味道美。草
可以使酱芳香;用时搓过,簸去杂草泥土。笨曲和黄蒸,#-666dd;别捣成粉末,用细筛筛过—用马尾罗过筛更好。 酿造比例一般是: 三斗豆黄,一斗曲末,一斗黄蒸末,五升白盐,三指一小撮的草
子。盐少了酱会发酸,以后就是加盐,味道也好不了。如果用#-666nn;曲,一升#-666nn;曲可以当四升笨曲用,因为#-666nn;曲的消化力强。豆黄堆高量,不括平,盐和曲轻轻地量,括平。 三种量好了,都放进盆里,面对着“太岁”的方位拌和,面对着“太岁”,使酱不生蛆虫。 要搅拌均匀,用手使劲揉搓,让蒸豆黄的水#-666dd;都润透曲末。然后也面向“太岁”的方位装进瓮中,用手按捺紧实,到满瓮为止;如果只有半瓮,就难得罨熟。用盆子盖住瓮口,拿泥涂封严密,不让它漏气。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