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齐民要术》 > 炙法第八十 > 第2节

炙法第八十 第2节原文解释

“捣炙法〔5〕: 取肥子鹅肉二斤,剉之,不须细剉。好醋三合,瓜菹一合,葱白一合,姜、橘皮各半合,椒二十枚作屑,合和之,更剉令调。裹着充竹丳上〔6〕。破鸡子十枚,别取白,先摩之令调,复以鸡子黄涂之。唯急火急炙之,使焦,汁出便熟。作一挺,用物如上;若多作,倍之。若无鹅,用肥豚亦得也。

“衔炙法: 取极肥子鹅一头,净治,煮令半熟,去骨,剉之。和大豆酢五合,瓜菹三合,姜、橘皮各半合,切小蒜一合,鱼酱汁二合,椒数十枚作屑,合和,更剉令调。取好白鱼肉细琢,裹作丳,炙之。

“作饼炙法: 取好白鱼,净治,除骨取肉,琢得三升。熟猪肉肥者一升,细琢,酢五合,葱、瓜菹各二合,姜、橘皮各半合,鱼酱汁三合,看咸淡,多少盐之适口。取足作饼〔7〕,如升盏大,厚五#-666dd;。熟油微火煎之,色赤便熟,可食。 一本:“用椒十枚,作屑和之。”

“酿炙白鱼法〔8〕: 白鱼长二尺,净治,勿破腹。洗之竟,破背,以盐之〔9〕。取肥子鸭一头,洗治,去骨,细剉;酢一升,瓜菹五合,鱼酱汁三合,姜、橘各一合,葱二合,豉汁一合,和,炙之令熟〔10〕。合取从背入着腹中,丳之,如常炙鱼法,微火炙半熟,复以少苦酒杂鱼酱、豉汁,更刷鱼上,便成。

“腩炙法: 肥鸭,净治洗,去骨,作脔。酒五合,鱼酱汁五合,姜、葱、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渍一炊久,便中炙。子鹅作亦然。

“猪肉鲊法〔11〕: 好肥猪肉作脔,盐令咸淡适口。以饭作糁,如作鲊法。看有酸气,便可食。”

【注释】

〔1〕“跳丸”,仅明抄如文,他本均误。按,跳丸是一种用球形小丸玩杂技的技艺,即耍技者两手快速地接连抛接几个小丸,不落地。也有用短剑抛接的。《文选·西京赋》:“跳丸、剑之挥霍。”即指此。现代杂技中还保留着这个“手技”节目,俗名“杂拌子”。这里是说其肉丸圆如弹丸,像跳丸,故有此名。《北堂书钞》卷一四五“丸炙”引《食经》有“交趾丸炙法”,作法是:“丸如弹丸,作臛,乃下丸炙,煮之。”“交趾”,恐误。

〔2〕“煮之作丸也”,疑有脱文,“丸”似应作“丸臛”,即肉丸汤。但《食经》文往往含糊不明。

〔3〕自本条以下至“猪肉鲊法”条,均《食经》文,不但文词与《要术》不同,叙述简涩,而且“腩炙”重出,又用“大豆酢”(卷八《作酢法》仅《食经》有之),用“蜜”(贾氏烹饪各法用醋,绝不用饧蜜,《食经》大量用之,北酸南甜,至今犹然),“一本”云云,“今世”怎样等等,都很明显。生僻字_古文自编30060号(bó),剖#-666ee;开腹,掏去内脏。

〔4〕#-666ff;和”,指什么?指豉汁、酒?指蜜中调水?都没有交代,《食经》文就是这样。

〔5〕捣炙: 连下文衔炙、饼炙,都是将肉类斫碎来炙,不同的只是炙的方法: 两条衔炙都是外加鱼肉或花油裹着炙,是一种“裹炙”;两条捣炙都是直接裹在炙具上炙,为防止不相黏,要抹上蛋清或调上面粉;两条饼炙实际是以油炸为炙。

〔6〕“裹”,金抄作“里”,他本作“聚”。下文有“裹作丳”,参照金抄改作“裹”。“充”,解作充满竹丳,勉强。《今释》疑“长”之误。

〔7〕“取足”,无论连上句或连下句读,同样费解,疑“足”应作“之”,谓“取之作饼”。

〔8〕酿: 这是烹调法中特别“术语”。《礼记·内则》以肉羹中杂和以切菜叫作“酿”。本条将鸭肉琢细杂和腌瓜等为馅,塞进鱼腹中为“酿”。清吴震方《岭南杂记》:“苦瓜 ……或灌肉其内。”现在宴席上有“冬瓜钟”,家庭常馔有茄子嵌肉馅等,实际都是一种酿菜。

〔9〕“以盐之”,疑应作“以盐入”或“以盐入之”。又,此鱼未去内脏,即使“生僻字_古文自编29993号生僻字_古文自编29966号”也要洗净鱼肠,何况不掏空腹腔,如何“酿”得进那么多的鸭肉和佐料?内脏必然在“破背”时挖去,决不是留着污脏吃的。《食经》文就是这样想当然,恐未必有脱文。贾文绝无此类疏失。

〔10〕“炙之”,《食经》亦以油煎为“炙”,这里应是加油炒,未必是错字。

〔11〕“猪肉鲊法”,与“炙法”毫不相干,应在卷八《作鱼鲊》篇中。这也许是错简。

【翻译】

《食经》说:“作跳丸炙的方法: 十斤羊肉,十斤猪肉,都切成细丝,加上三升生姜,五片橘皮,二升腌瓜,五升葱白,混#-666ff;在一起捣烂,作成像弹丸的丸。另外用五斤羊肉作成臛,放下炙过的肉丸,一起煮成肉丸(臛)。

生僻字_古文自编30061号炙豚的作法: 用一只小形的小猪,剖开#-666ee;腹,(掏去五脏),剔去骨头,割下厚些地方的肉,贴放在肉薄的地方,要铺排得厚薄调匀。另外取三斤肥小猪肉,二斤肥鸭子肉,一起琢细,再用三#-666ff;鱼酱汁,二升琢碎的葱白,一#-666ff;生姜,半合橘皮,和进这二种肉里,拿来铺在原先的小猪肉上面,要铺得均匀平正。用竹签子丳起来,相隔二寸丳进一根竹签。拿竹箬盖在肉上面,竹箬上面再盖上木板,木板上又用重东西压榨着。过一夜,到第二天早上,在微火上烤。烤时用一升蜜和上(水(?)),不断地刷在上面。烤到黄红色便熟了。过去用鸡蛋黄涂上,现在不再用了。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