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泄禁中语原文解释
【原文】
京房2京房:京房(前77—前37),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666aa;。汉元帝时立为博士,官至魏郡太守。学《易》于焦延寿,是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创始人。后与宦官石显争权,为石显所忌,下狱而死。汉元帝:即刘奭。幽:指周幽王(?—前771),周宣王之子。宠爱褒姒,废申后及太子,申侯联#-666ff;犬戎攻之,杀之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厉:指周厉王(?—前828),周夷王之子,施行暴政,民不堪命,被流放于彘。与汉元帝论幽、厉事,至于十问十答
3十问十答:事见《汉书·京房传》。。《西汉》
4《西汉》:指《汉书》。所载君臣之语,未有如是之详尽委曲者。盖汉法,漏泄省中语为大罪,如夏侯胜
5夏侯胜:东平(今属山东)#-666aa;。少学今文《尚书》,汉昭帝时征为博士,宣帝时受命以《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后因事下狱,遇赦后任太子太傅,奉诏撰《尚书说》《论语说》,年九十而卒,是今文《尚书》“大夏侯学”的开创者。出,道上语,宣帝
6宣帝:即汉宣帝刘询(前90—前49),武帝曾孙。责之,故退不敢言
7故退不敢言:《汉书·夏侯胜传》:“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人亦莫能知者。房初见帝时,出为御史大夫
8御史大夫:官名。秦置,其位次于丞相,职掌弹劾、纠察以及掌管图籍秘书。汉代沿用,与丞相、太尉#-666ff;称三公。郑君言之,又为张博
9张博:京房的岳父,与京房同死,被腰斩。《汉书·京房传》:“张博从房受学,以女妻房。房与相亲,每朝见,辄为博道其语。”道其语,博密记之,后竟以此下狱弃市。今史所载,岂非狱辞乎?王章
10王章:王章(?—前24),泰山钜平(今山东宁阳)#-666aa;。年轻时家贫,卧牛衣中,与妻子对泣。汉成帝时征为谏议大夫,迁京兆尹。当时帝舅王凤辅政,王章力言其不可用,应当另选忠贤。后被王凤陷害,下狱死。成帝:即汉成帝刘骜。王凤(?—前22):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兄。汉成帝立,以大司马、大将#-666kk;领尚书事,兄弟五人同日封侯,称为“五侯”。专断朝政,排斥异己。病卒。与成帝论王凤之罪,亦以王音
11王音:西汉大臣,元帝王皇后从弟。《汉书·元后传》:“初,章每召见,上辄辟左右。时太后从弟长乐卫尉弘子侍中音#-666ll;侧听,具知章言,以语凤。凤闻之,称病出就第,上疏乞骸骨。”侧听闻之耳。

【翻译】
京房和汉元帝议论周幽王、厉王之事,多至十问十答。《汉书》记载的君臣问答,没有这般详尽细致的。汉朝法律,泄漏#-666mm;省对话是大罪,比如夏侯胜出宫,传扬皇帝的话,汉宣帝责问他,故而不敢再说,旁#-666aa;也无从知晓。京房初见汉元帝时,出来对御史大夫郑君说了,又向张博讲了皇帝的话,张博悄悄记录下来,后来京房竟然因此下狱处死。现在史书所载,莫非是狱中的供词?王章和汉成帝议论王凤之罪,也是因为王音偷听而泄漏给王凤的。
原文 | 翻译 |
京房与汉元帝论幽、厉事,至于十问十答。《西汉》所载君臣之语,未有如是之详尽委曲者。盖汉法,漏泄省中语为大罪,如夏侯胜出,道上语,宣帝责之,故退不敢言,人亦莫能知者。房初见帝时,出为御史大夫郑君言之,又为张博道其语,博密记之,后竟以此下狱弃市。今史所载,岂非狱辞乎?王章与成帝论王凤之罪,亦以王音侧听闻之耳。 | 京房和汉元帝议论周幽王、厉王之事,多至十问十答。《汉书》记载的君臣问答,没有这般详尽细致的。汉朝法律,泄漏#-666mm;省对话是大罪,比如夏侯胜出宫,传扬皇帝的话,汉宣帝责问他,故而不敢再说,旁#-666aa;也无从知晓。京房初见汉元帝时,出来对御史大夫郑君说了,又向张博讲了皇帝的话,张博悄悄记录下来,后来京房竟然因此下狱处死。现在史书所载,莫非是狱中的供词?王章和汉成帝议论王凤之罪,也是因为王音偷听而泄漏给王凤的。 |
【原文注释】
〔1〕禁中:或称“#-666mm;内”“禁省”。天子所居,禁#-666aa;随意出入,故称。»
〔2〕京房:京房(前77—前37),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666aa;。汉元帝时立为博士,官至魏郡太守。学《易》于焦延寿,是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创始人。后与宦官石显争权,为石显所忌,下狱而死。汉元帝:即刘奭。幽:指周幽王(?—前771),周宣王之子。宠爱褒姒,废申后及太子,申侯联#-666ff;犬戎攻之,杀之于骊山之下,西周灭亡。厉:指周厉王(?—前828),周夷王之子,施行暴政,民不堪命,被流放于彘。»
〔3〕十问十答:事见《汉书·京房传》。
〔4〕《西汉》:指《汉书》。
〔5〕夏侯胜:东平(今属山东)#-666aa;。少学今文《尚书》,汉昭帝时征为博士,宣帝时受命以《尚书》授太后,迁长信少府,赐爵关内侯,后因事下狱,遇赦后任太子太傅,奉诏撰《尚书说》《论语说》,年九十而卒,是今文《尚书》“大夏侯学”的开创者。»
〔6〕宣帝:即汉宣帝刘询(前90—前49),武帝曾孙。»
〔7〕故退不敢言:《汉书·夏侯胜传》:“胜曰:‘陛下所言善,臣故扬之。尧言布于天下,至今见诵。臣以为可传,故传耳。’朝廷每有大议,上知胜素直,谓曰:‘先生通正言,无惩前事。’”
〔8〕御史大夫:官名。秦置,其位次于丞相,职掌弹劾、纠察以及掌管图籍秘书。汉代沿用,与丞相、太尉#-666ff;称三公。»
〔9〕张博:京房的岳父,与京房同死,被腰斩。《汉书·京房传》:“张博从房受学,以女妻房。房与相亲,每朝见,辄为博道其语。”
〔10〕王章:王章(?—前24),泰山钜平(今山东宁阳)#-666aa;。年轻时家贫,卧牛衣中,与妻子对泣。汉成帝时征为谏议大夫,迁京兆尹。当时帝舅王凤辅政,王章力言其不可用,应当另选忠贤。后被王凤陷害,下狱死。成帝:即汉成帝刘骜。王凤(?—前22):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兄。汉成帝立,以大司马、大将#-666kk;领尚书事,兄弟五人同日封侯,称为“五侯”。专断朝政,排斥异己。病卒。
〔11〕王音:西汉大臣,元帝王皇后从弟。《汉书·元后传》:“初,章每召见,上辄辟左右。时太后从弟长乐卫尉弘子侍中音#-666ll;侧听,具知章言,以语凤。凤闻之,称病出就第,上疏乞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