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容斋随笔》 > 诸葛公

诸葛公原文解释

【原文】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note-name:三代1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note-name:徐庶之一言2徐庶之一言:指刘备屯于新野时,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并且强调说:“此#-666aa;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666kk;宜枉驾顾之。”徐庶,颍川(今河南中南部)人。东汉末年客寓荆州。玄德之三顾note-name:玄德之三顾3玄德之三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为:“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后来演变成三顾茅庐的佳话。玄德,即刘备,字玄德。,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note-name:孙氏4孙氏:指东吴政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note-name:益5益:益州。汉武帝时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其地大部在今四川省境内。可以取,言如蓍龟note-name:蓍龟6蓍龟:蓍(shī)龟,古#-666aa;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吉凶,因以指代占卜。,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note-name:后主7后主:即刘禅。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故废廖立note-name:廖立8廖立: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666aa;。蜀汉谋臣,因罪被废为民。得知诸葛亮死讯后,垂泪感叹,郁郁而终。而立垂泣,废李严note-name:李严9李严:李严(?—234),南阳(今属河南)#-666aa;。与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后因罪被废为民。诸葛亮病逝后,李严忧伤激愤而死。而严致死。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note-name:魏10魏:汉末曹操受封为魏公。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废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20—265)。尽据中州,乘操、note-name:丕11丕:即曹丕(187—226)。曹操次子,代汉称帝,为魏文帝。喜好文学。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note-name:六出征之12六出征之:诸葛亮为匡扶汉室,北定中原,自蜀汉建兴六年(228)至十二年(234),总#-666cc;发动了五次对曹魏的北伐战争。其中有两次出兵祁山。后世所称“六出祁山”,是不准确的。,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note-name:司马懿13司马懿:司马懿(179—251),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666aa;。曹魏重臣。曹芳即位,司马懿以太傅身份与丞相曹爽#-666cc;同辅政,后杀曹爽#-666ll;揽国政。其孙司马炎代魏建晋,追谥其为宣帝。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锺会note-name:锺会14锺会:锺会(225—264),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666aa;。书法家锺繇之子。曹魏景元四年(263),与邓艾征蜀有#-666ii;,官至司徒。后谋与蜀将姜维据蜀,为部将所杀。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note-name:使人至汉川祭其庙15使人至汉川祭其庙:诸葛亮卒后,葬于沔县(今陕西勉县)定#-666kk;山,后主诏令为其“立庙于沔阳”,这是最早的武侯庙。锺会所祭,应即此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魏延note-name:魏延16魏延:魏延(?—234),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666aa;。蜀汉名将。每随公出,辄欲请兵万人,与公异道会于潼关note-name:潼关17潼关:关名。以潼水而得名,在今陕西潼关县北,东汉建安年间于此建关,其地西近华山,南临商岭,北距黄河,东接桃林,为陕、晋、豫三省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制而不许,又欲请兵五千,循秦岭而东,直取长安,以为一举而咸阳note-name:咸阳18咸阳:战国时秦孝公建都咸阳,秦统一后为王朝首都。因其地在九嵕山南、渭水北,皆阳,故称咸阳。以西可定。史臣谓公以为危计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固将飞书告之,择日合战,岂复翳行窃步note-name:翳行窃步19翳行窃步:翳(yì)行窃步,暗中偷袭。翳行,潜行。,事一旦之note-name:谲20谲:谲(jué),欺诈。规:谋取。以规咸阳哉!司马懿年长于公四岁,懿存而公死,才五十四耳,天不note-name:祚21祚:赐福,佑助。汉,非人力也。“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note-name: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22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zhūn),语出杜甫《谒先主庙》(夔州时作)。霸气,《三国志·蜀书·蜀先主传》:“……谯周等上言:‘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璇玑下来应之,此为异瑞。……愿大王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歇,消歇。历数,天道,天命。屯,艰难,困顿。。”杜诗尽之矣。

阅读辅助提示:原文中出现的注释图标ICO为对应字词的注释内容,可以点击直接查看注释信息。

【翻译】

诸葛孔明是千秋伟#-666aa;,他行#-666kk;用兵,都本于仁义之道进行指挥,这是自三代以来,从未有过的。说来诸葛公谋略决策,全出于对蜀汉的忠诚,生于乱世,躬耕田野,倘若没有徐庶推荐,刘玄德三顾茅庐,则必定是保全性命,不求闻达。他初见玄德,指出不能与曹操正面较量,孙吴也只可与之相互为援而不可有所图谋,唯有荆、益二州可以夺取,他料事如#-666nn;,且终其一生没有改变。辅佐刘氏二十多年,君主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各族百姓悦#-666hh;,敌#-666aa;深为畏惧。对上以忠诚取信于君主,所以玄德临终时,甚至说出“如果我儿子没有才能,您可自行取代”的话;后主虽然昏庸懦弱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付于他而不起疑心。对下取信于#-666aa;,所以虽然他废黜廖立和李严,但他死后,廖立垂泪感伤,李严伤心而亡。后主身边充斥奸邪佞臣,而没有一个起心嫉妒陷害孔明的。曹魏占据中原,挟曹操、曹丕生前积威,猛将如林,却不敢西向发一兵一卒攻打蜀汉,而诸葛公六次出兵征讨曹魏,使魏国畏惧蜀国如惧老虎一般。司马懿查看诸葛亮行#-666kk;的营垒阵地,感叹孔明是天下奇才。锺会伐蜀,派人到汉川祭祀武侯庙,严#-666mm;士兵在其墓地附近砍柴,这难道仅是智力谋略就能达到的吗?魏延每次随诸葛公出征,就想请求领兵万人,另走异道进兵在潼关会师,诸葛公坚决不允许,魏延又想领兵五千,沿秦岭往东进击,直取长安,认为一举可以平定咸阳以西地区。史臣说诸葛公认为这是危险之计不予采纳,其实不然。诸葛公真所谓正义之师不用阴谋诡计,他正以数十万大#-666kk;,据守正道而讨伐有罪之敌,竖起大旗擂响战鼓,兵锋直指魏国都城,本就要飞骑传书告知敌方,择定日期决一死战,怎会偷袭暗渡,为一时之诡计以谋取咸阳呢!司马懿比诸葛公年长四岁,司马懿活着但诸葛公却死了,年仅五十四岁,天命不佑汉室,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甫的诗说得很清楚了。

原文翻译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以取,言如蓍龟,终身不易。二十余年之间,君信之,士大夫仰之,夷夏服之,敌人畏之。上有以取信于主,故玄德临终,至云“嗣子不才,君可自取”;后主虽庸懦无立,亦举国听之而不疑。下有以见信于人,故废廖立而立垂泣,废李严而严致死。后主左右奸辟侧佞充塞于中,而无一人有心害疾者。魏尽据中州,乘操、丕积威之后,猛士如林,不敢西向发一矢以临蜀,而公六出征之,使魏畏蜀如虎。司马懿案行其营垒处所,叹为天下奇才。锺会伐蜀,使人至汉川祭其庙,禁军士不得近墓樵采,是岂智力策虑所能致哉?魏延每随公出,辄欲请兵万人,与公异道会于潼关,公制而不许,又欲请兵五千,循秦岭而东,直取长安,以为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史臣谓公以为危计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固将飞书告之,择日合战,岂复翳行窃步,事一旦之谲以规咸阳哉!司马懿年长于公四岁,懿存而公死,才五十四耳,天不祚汉,非人力也。“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诗尽之矣。

诸葛孔明是千秋伟#-666aa;,他行#-666kk;用兵,都本于仁义之道进行指挥,这是自三代以来,从未有过的。说来诸葛公谋略决策,全出于对蜀汉的忠诚,生于乱世,躬耕田野,倘若没有徐庶推荐,刘玄德三顾茅庐,则必定是保全性命,不求闻达。他初见玄德,指出不能与曹操正面较量,孙吴也只可与之相互为援而不可有所图谋,唯有荆、益二州可以夺取,他料事如#-666nn;,且终其一生没有改变。辅佐刘氏二十多年,君主信任他,士大夫仰慕他,各族百姓悦#-666hh;,敌#-666aa;深为畏惧。对上以忠诚取信于君主,所以玄德临终时,甚至说出“如果我儿子没有才能,您可自行取代”的话;后主虽然昏庸懦弱无所建树,也把整个国家交付于他而不起疑心。对下取信于#-666aa;,所以虽然他废黜廖立和李严,但他死后,廖立垂泪感伤,李严伤心而亡。后主身边充斥奸邪佞臣,而没有一个起心嫉妒陷害孔明的。曹魏占据中原,挟曹操、曹丕生前积威,猛将如林,却不敢西向发一兵一卒攻打蜀汉,而诸葛公六次出兵征讨曹魏,使魏国畏惧蜀国如惧老虎一般。司马懿查看诸葛亮行#-666kk;的营垒阵地,感叹孔明是天下奇才。锺会伐蜀,派人到汉川祭祀武侯庙,严#-666mm;士兵在其墓地附近砍柴,这难道仅是智力谋略就能达到的吗?魏延每次随诸葛公出征,就想请求领兵万人,另走异道进兵在潼关会师,诸葛公坚决不允许,魏延又想领兵五千,沿秦岭往东进击,直取长安,认为一举可以平定咸阳以西地区。史臣说诸葛公认为这是危险之计不予采纳,其实不然。诸葛公真所谓正义之师不用阴谋诡计,他正以数十万大#-666kk;,据守正道而讨伐有罪之敌,竖起大旗擂响战鼓,兵锋直指魏国都城,本就要飞骑传书告知敌方,择定日期决一死战,怎会偷袭暗渡,为一时之诡计以谋取咸阳呢!司马懿比诸葛公年长四岁,司马懿活着但诸葛公却死了,年仅五十四岁,天命不佑汉室,不是人力可以挽回的。“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杜甫的诗说得很清楚了。

【原文注释】

〔1〕三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

〔2〕徐庶之一言:指刘备屯于新野时,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并且强调说:“此#-666aa;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666kk;宜枉驾顾之。”徐庶,颍川(今河南中南部)人。东汉末年客寓荆州。

〔3〕玄德之三顾:《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为:“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后来演变成三顾茅庐的佳话。玄德,即刘备,字玄德。

〔4〕孙氏:指东吴政权。

〔5〕:益州。汉武帝时置,为十三刺史部之一。其地大部在今四川省境内。

〔6〕蓍龟:蓍(shī)龟,古#-666aa;以蓍草与龟甲占卜吉凶,因以指代占卜。

〔7〕后主:即刘禅。

〔8〕廖立: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666aa;。蜀汉谋臣,因罪被废为民。得知诸葛亮死讯后,垂泪感叹,郁郁而终。

〔9〕李严:李严(?—234),南阳(今属河南)#-666aa;。与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后因罪被废为民。诸葛亮病逝后,李严忧伤激愤而死。

〔10〕:汉末曹操受封为魏公。汉献帝延康元年(220)曹丕废汉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220—265)。

〔11〕:即曹丕(187—226)。曹操次子,代汉称帝,为魏文帝。喜好文学。

〔12〕六出征之:诸葛亮为匡扶汉室,北定中原,自蜀汉建兴六年(228)至十二年(234),总#-666cc;发动了五次对曹魏的北伐战争。其中有两次出兵祁山。后世所称“六出祁山”,是不准确的。

〔13〕司马懿:司马懿(179—251),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666aa;。曹魏重臣。曹芳即位,司马懿以太傅身份与丞相曹爽#-666cc;同辅政,后杀曹爽#-666ll;揽国政。其孙司马炎代魏建晋,追谥其为宣帝。

〔14〕锺会:锺会(225—264),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666aa;。书法家锺繇之子。曹魏景元四年(263),与邓艾征蜀有#-666ii;,官至司徒。后谋与蜀将姜维据蜀,为部将所杀。

〔15〕使人至汉川祭其庙:诸葛亮卒后,葬于沔县(今陕西勉县)定#-666kk;山,后主诏令为其“立庙于沔阳”,这是最早的武侯庙。锺会所祭,应即此庙。

〔16〕魏延:魏延(?—234),义阳平氏(今河南桐柏)#-666aa;。蜀汉名将。

〔17〕潼关:关名。以潼水而得名,在今陕西潼关县北,东汉建安年间于此建关,其地西近华山,南临商岭,北距黄河,东接桃林,为陕、晋、豫三省要冲,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18〕咸阳:战国时秦孝公建都咸阳,秦统一后为王朝首都。因其地在九嵕山南、渭水北,皆阳,故称咸阳。»

〔19〕翳行窃步:翳(yì)行窃步,暗中偷袭。翳行,潜行。

〔20〕:谲(jué),欺诈。规:谋取。

〔21〕:赐福,佑助。

〔22〕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zhūn),语出杜甫《谒先主庙》(夔州时作)。霸气,《三国志·蜀书·蜀先主传》:“……谯周等上言:‘臣父群未亡时,言西南数有黄气,直立数丈,见来积年,时时有景云祥风,从璇玑下来应之,此为异瑞。……愿大王应天顺民,速即洪业,以宁海内。’”歇,消歇。历数,天道,天命。屯,艰难,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