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666 » 《伤寒论》 > 平脉法第二 > 第2节

平脉法第二 第2节

心属南方,脉象是怎样的呢?老师答:心,在五行属火,在六气为少阴,它的脉象洪大而长,这是心的平脉。心有病时,如能出现洪大脉象的,病就要痊愈了。假如脉来时微小,去时洪大,与来盛去衰的洪大脉相反,这就叫作反,是病在里。脉来时前小后大,邪从里出表,这就叫作复,是病在表。寸脉微而前小的,就容易出汗;尺脉微而后大的,就会出现关格不通不得小便,此时头部没有虚汗的尚可以治疗,头部出虚汗的,就属于死证了。〔52〕

肺属西方,脉象是怎样的呢?老师答:肺,在五行属金,在六气为太阴,它的脉像羽毛一样轻浮而见于皮上。肺有病时见到这种脉象,或者见到和缓从容的脉象,皆容易痊愈。如果见到数脉,病情就会加重。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数脉是南方火盛之象,火克西方肺金,理应发生痈毒脓肿,这就是难以治疗的病症了。〔53〕

问:在二月的时候患者出现像飘浮的羽毛似的脉象,为什么就可以断言到秋天时患者会死亡呢?老师答:二月份的时候,脉应当濡弱,反而出现像飘浮的羽毛似的脉象,预示秋天时患者会死亡。二月是肝当令的时候,肝在五行属木,脉象应当濡弱,反而出现像飘浮的羽毛似的脉象,这属于肺气旺盛的现象,肺在五行属金,金旺克木,因此就知道到了秋天的时候患者会死亡。其他月份所出现的异常脉象和预后,都依此类推。〔54〕

老师说:给肥胖的人诊脉时,要注意思考出现浮脉的原因;给瘦弱的人诊脉时,要注意思考出现沉脉的原因。肥胖的人脉应见沉象,现在反而出现浮象;瘦弱的人脉应见浮象,现在反而出现沉象,因此要追究产生这些异常脉象的原因。〔55〕

老师说:寸脉下行不到关部,是阳气竭绝;尺脉上行不到关部,是阴气竭绝,这都是不治之症,绝对会死的。如果要计算他的死亡时间,大体可以根据月令节气和疾病相克的理论来推断。〔56〕

老师说:脉搏中已出现病象而人尚未感觉到有病痛,这叫作行尸。因为这种人已经没有生命的旺气了,如果突然昏眩跌倒而不省人事的,往往就会短命而亡。人感觉有病痛,而脉搏中却无病象,这叫内虚。这是因为体内缺乏水谷精微之气营养的缘故,虽然会感觉到身体的病痛,但不会有大的妨害。〔57〕

问:脉体大而盛又忽然下沉的,叫作滑脉,这种脉象主什么呢?老师答:沉为纯阴的征象,大而盛为正阳的征象,二者并见,为阴阳两相和谐的征象,这就是所说的滑脉。而且关脉、尺脉自然平调,阳明胃脉微微出现沉象的,饮食自然正常。少阴肾脉微微呈现滑象的,这里所说的滑也就是有力而浮的意思,这是少阴邪实的表现,患者的大腿内侧必然有汗出,而且阴部也是潮湿的。〔58〕

问:我曾经被别人所提出的问题难住过,这个问题就是脉紧是怎样造成的?老师说:如果错误使用汗法,使患者大汗出,或者误用吐法,汗吐伤津,气随津泄,肺胃阳气不足,阴寒内生,寒性收引所以出现紧脉。如果患者有咳嗽的症状,并且是因为喝了冷水之后才咳,于是胃中寒凝而脉象紧硬。如果患者下利不止或者医生误用了下法,往往会损伤胃肠阳气,阳虚生内寒,使胃中虚冷,气血无阳气的鼓动,也会出现紧脉。〔59〕

寸口脉可以候知荣卫之气的盛衰,卫气盛,称其为高,卫气太过,可表现为暴躁狂妄,形体肥壮;荣气盛,称其为章,荣气太过,可表现为气色荣泽光亮有余。荣卫两者均太过有余,有余之邪相互搏结中,称其为纲,荣卫太盛表现为刚强有力,身筋拘紧而不舒和,所以脉象也强盛有力。卫气虚弱,称其为惵,卫气虚弱者,会表现为心中悸动恐怯。荣气虚弱,称其为卑,荣气虚弱者,表现为心有羞愧自卑之感。荣卫两者俱虚,称其为损,荣卫俱虚者,会表现为五脏六腑虚弱,#-666ii;能减退。卫气不盛不弱而调和,称其为缓,仅卫气均而不与荣和,表现为肢体活动不能自如。荣气不盛不弱而调和,称其为迟,仅荣气和而不与卫气调,表现为全身沉重不展,多困易睡。卫气、荣气各自均和而不相协调,称其为沉,荣卫不调,可表现为腰直不展,腹痛,困倦多眠,懒惰少动。〔60〕

寸口部的脉象迟缓,脉象缓主阳气旺盛,这个人面色鲜亮,天庭明亮,声音清越,毛发柔长。脉象迟主阴血旺盛,骨髓生长,血液充盈,肌肉有力柔韧而结实。像这样阴阳调和,营卫畅行,刚柔相济,就是强健的身体了。〔61〕

〖相关知识〗

本篇讲的是趺阳脉的临床应用,是关于趺阳脉的最早记载,这也是仲景倡导人迎寸口趺阳诊脉法的体现,趺阳脉在足背动脉,主要体现有无胃气,因为诊脉不方便,现在一般不采用了,仲景在原序中郑重指出:“……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所谓窥管而已,夫欲死别生,实为难矣……。”对那些马虎草率诊视病人的不良医疗作风给予严厉的批评。可见古人对趺阳脉的切诊是重视的。

趺阳脉滑而紧,滑主胃中谷气壅实,紧主脾脏邪气强盛,胃实与脾强相搏击,造成自相伤害,这就像用手握持刀刃,因此就造成了创伤一样。〔62〕

寸口的脉浮而大,浮主正气虚,大主邪气实,浮大脉出现在尺部的为关证;浮大脉出现在寸部的为格证。关证的表现就是不得小便,格证的表现就是呕吐上逆。〔63〕

趺阳脉候胃气,趺阳脉出现伏涩之象,伏为重按推筋着骨,沉伏在里;涩为往来艰涩不流利。脉伏为胃气虚弱,受纳、腐熟无力则出现呕吐、水谷不化,涩脉主血虚津伤或食积,趺阳肺涩一般因食积在胃,所以不欲进食。这种上吐并伴有小便不利的病症叫作关格。〔64〕

脉象浮而大,浮主卫虚受风,大主邪气强盛,风与其他邪气相#-666ff;而伤人,多可形成瘾疹,身体就会出现瘙痒。出现瘙痒的,标志着风邪外泄迹象,若风邪长久不能外泄,便成大麻风之病,可表现为眉毛、头发脱落稀疏,身生疮疡,流腥臭脓液等。〔65〕

寸口部的脉象弱而迟,弱主卫气衰微,迟主荣中有寒。荣就是阴血,血#-666dd;有寒邪郁而化热就会出现发热。卫就是元气,元气衰微会出现气虚发热,但这种热是虚热。虚热内扰,患者心中就会有饥饿的感觉,虽有饥饿感,但是因为气虚,推动无力,患者会出现腹中虚胀,并不能进食。〔66〕

趺阳脉大而紧的,应当即刻出现下利,这是难以治疗的病症。〔67〕

寸口部的脉象弱而缓,弱主阳气不足,缓主胃中谷气有余,嗳气又吞酸,饮食突然不能下咽,这是气机壅滞于膈上的缘故。〔68〕

趺阳脉紧而浮,浮主气虚,紧主寒邪盛。脉浮就会出现腹部胀满,脉紧就会造成腹部绞痛,浮紧并见,气虚与寒盛相#-666ff;,就会出现肠鸣辘辘而气机通畅,气机通就会使#-666ee;膈部的壅滞之气得以活动下行。如果少阴脉摸不到的时候,这个患者的外阴部就会出现虚肿。〔69〕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

下一篇:伤寒例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