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本纪 白话文翻译 第2节
这时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九州的大山得到整治,九州的河道已经疏通,九州的湖泽附近也修筑了堤坝,四海之内的诸侯都来朝贡。六府的物资管理得当,各处的土地都能正确勘测,根据各地情况谨慎征收赋税,都按照土壤的不同等级来征收。中央赐给诸侯土地、姓氏:“恭敬中央以德业为先,不要违背我的一贯作风。”
禹规定在天子国都以外五百里的地方称为甸服:一百里以内要缴纳整株庄稼,二百里以内要缴纳带穗的庄稼,三百里以内要缴纳去掉杆和芒的谷物,四百里以内要缴纳粟米,五百里以内要缴纳稻米。甸服以外五百里的地方称为侯服:一百里以内要为天子服役,二百里以内要管理国家事务,三百里以内要听候天子之命。侯服以外五百里的地方称为绥服:三百里以内要推行文教,二百里以内要奋力保卫王室。绥服以外五百里的地方称为要服:三百里以内要奉行天子常法,二百里以内只奉行天子刑法。要服以外五百里的地方称为荒服:三百里以内要以文德招抚,二百里以内的民众可以自由流动。
国土向东延伸到大海,向西覆盖到沙漠,从北方到南方,天子的声威教化可以传遍四海。于是舜帝赏赐禹玄圭,用来向全天下人宣布治水的成功。天下从此太平安定了。
皋陶担任司法官来治理人民。帝舜上朝,禹、伯夷、皋陶一同上前和帝舜说话。皋陶讲述他的主张说:“要注重道德修养,长远谋划,共同辅佐天子。”禹说:“正是这样,但是该怎么做呢?”皋陶说:“啊!要谨慎地约束自身,使族人宽厚顺从,让众贤士努力辅佐,由近及远,从自身做起。”禹下拜并赞赏他的话,说:“正是这样。”皋陶又说:“啊!这取决于善用人才,取决于安定百姓。”禹说:“唉!如果都是这样,只怕连帝尧也会感到困难。善用人才就是智慧,可以任用这样的人做官;能够安定百姓就是仁惠,这样民众才会心怀感激。能够做到善用人才,又可以施恩惠于百姓,还担心什么驩兜,还流放什么三苗,还畏惧什么巧言令色的坏人呢?”皋陶说:“是的,啊!通常人有九种品德,听人说话也要看他的品德。”于是他说:“开始做事时,宽厚而威严,柔和而坚定,诚实而恭敬,善治而谨慎,顺服而刚毅,正直而温和,平易而廉洁,果断而踏实,强直而道义,能够彰显这些德行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每天能够表现出三种品德,从早到晚勤勉遵行,就可以被封为卿大夫。每天严谨恭敬地表现出六种品德,用来辅佐天子,就可以被封为诸侯。全部接受并普遍施行,就可以为具备九种品德的人安排职事,让才能出众的人得到官位,百官能够恭肃谨慎。不要宣扬骄奢淫逸和施行阴谋诡计,不称职的人在官位上,这就是扰乱天命。上天要讨伐那些有罪的人,会按照五刑分别执行啊!我说的这些话可以成功地实行吗?”禹说:“你说的话完全可以成功地实行。”皋陶说:“我不聪明,只想着治国之道啊!”
帝舜对禹说:“你也说一说好的建议。”禹下拜说:“啊,我该说什么呢?每天我只想着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皋陶追问禹说:“怎样才是勤勤恳恳地做好工作呢?”禹说:“洪水波涛漫天,浩浩荡荡地淹没高山,冲上丘陵,天下民众正遭受着洪水的威胁。我在平地行走时乘坐车驾,在水路行进时乘坐船只,在泥地行走时使用木橇,在山间攀爬时穿上底部有齿的鞋,沿着山势伐木设立路标。我和益为百姓送去稻粮和新鲜的肉食。我将九条大河疏导而引入四方大海,把田间沟渠疏浚而引入各大江河。我和稷为百姓送去应急的食物。在食物匮乏的时候,我们就从富裕的地方调来粮食补充不足的地方,或者迁徙民众。百姓于是安定下来,各国也太平无事。”皋陶说:“正是这样,这是美好的功绩。”
禹说:“啊!帝舜,身居帝位一定要谨慎,把你的心态摆正。用仁德辅政,天下人就都会拥护你。等待有识之士明白地奉行天帝的命令,上天就会降下祥瑞。”帝舜说:“啊!大臣啊,大臣啊!大臣应该做我的手足耳目。我想帮助天下民众,你们就要辅助我;我想要观察古人衣服上的纹饰,把日月星辰等图案,绣到衣服上,你们就要明辨等级;我要倾听六律、五声、八音,观察治乱兴衰,来采纳各方的意见,你们就要前去听取。如果我有做错的地方,你们要匡正辅佐我。你们不要当着面阿谀,退朝后又诽谤我。我敬重各辅臣。那些喜欢进谗言邀宠幸的奸臣,只要能够推行德政,他们就会被全部清除了。”禹回答说:“正是这样。如果您不这么做,使善恶并存,那么您就不会取得功业了。”
帝舜说:“不要像丹朱那样狂傲,只喜欢放纵游玩,没有水也要乘船,在家纵情声色,导致没有继承帝位。我不能像他那样。”禹说:“我娶涂山氏的女子为妻,四天后就离开家,她生下启我也没有回家看儿子,所以能够成功治理洪水。我开辟疆土划分五服,拓展到五千里外,设置十二州的长官,政教向外宣导至临近四海的地方,任命五个诸侯之长,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方法取得成绩。三苗凶顽而没有功绩,您一定要记住啊!”帝舜说:“我用仁德治理天下,让他们归顺是你的功劳。”
皋陶从此更加敬重禹的品德,他命令百姓都以禹为准则。如果有人不听从命令,他就对其处以刑罚。于是帝舜的德业更加昌明。
这时夔开始演奏乐曲,祖先神灵全部降临,诸侯相互礼让,鸟兽翩翩起舞,《箫韶》演奏九次而礼成,凤凰也成双飞来,百兽共同舞蹈,百官协调一致。帝舜因此作歌唱道:“奉行天命,实行德政,顺应天时,谨微慎行。”接着他又唱道:“大臣高兴啊,君主努力啊,百官事业兴盛啊!”皋陶拱手行礼叩头大声说:“一定要记住啊,带头干好事业,谨慎对待法令,一定要恭敬啊!”帝舜于是接着唱道:“君主圣明啊,大臣贤良啊,所有的事情都安乐啊!”他又唱道:“君主计较小事啊,大臣怠惰啊,所有的事情都败坏啊!”帝舜下拜说:“是这样,都去努力做事吧!”这时天下人都以禹所公示的度量和音律为准则,尊奉他为山川神主。
帝舜向上天推荐禹,立他为继承人。十七年后帝舜去世。三年丧期结束,禹躲避到阳城而将天子之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天下诸侯都离开商均而去朝见禹。禹于是登上天子之位,面向南方治理天下,国号为夏后,姓姒氏。
帝禹即位后向上天举荐皋陶,并且把政事交给他,可是皋陶死了。禹把英、六两地封给皋陶的后代,也有人被封在许。之后禹任用益,让他处理政事。
在位第十年的时候,帝禹到东方巡视,在会稽去世,把天下让给了益。三年丧期结束,益把帝位让给了帝禹的儿子启,自己躲避到箕山以南。禹的儿子启很有才能,天下人都希望他可以做天子。等到禹去世的时候,虽然把天下让给了益,但是益辅佐禹的时间还很短,天下人还不信服。所以天下诸侯都离开益而去朝见启,说“我君是帝禹的儿子”。于是启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夏后帝启。
夏后帝启,是禹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涂山氏的女子。
有扈氏不服从启的命令,启率兵讨伐,在甘激战。开战前,启作《甘誓》,于是召集六军主帅训诫。启说:“啊!六军的将士们,我向你们誓师:有扈氏蔑视天命,荒废政事,上天要断绝他们的命数。现在我恭敬地奉行上天的责罚。车左不能完成车左的任务,车右不能完成车右的任务,你们就是不遵守命令。御手不能驾驭战车,也是不遵守命令。遵守命令的,就在祖庙里给予奖赏;不遵守命令的,就在社坛前将其杀死,还要诛灭你们的子女。”最终启灭掉有扈氏。天下诸侯都来朝见启。
夏后帝启去世,他的儿子帝太康继位。帝太康失掉国家,他的五个兄弟逃到洛水转弯处等待太康归来,作《五子之歌》。
本篇未完,请继续下一节的阅读..